在接触《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怀着好奇的心理,因为从这个名字来看,我下意识就认为这本书可不是一本好书,原因是它直接将穷人和富人进行比较。但我的内心深处是好奇的,我也想接触一下新的思想。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打开了这本书。是我惊讶的是这本书非常特别,区别于大部分的书。其中的富爸爸思维也使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会提出许多观点,但与我以往读的书不同的是,它使我思考,使我有一种重新活过的一种感觉。“富爸爸”将我原来的那个世界打碎,然后又慢慢拼接起来。每当我读到一些与我接受的过的思想不同时,我都会问我自己:哪一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到底是这样吗?
首先是从说话方面,当我遇到一件事时,当你说“我做不到”和“我该怎么做”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就像富爸爸一书中写的“我可付不起”和“我怎样才能付得起”,这是两种思想的碰撞,两种说法都没有错,但我更喜欢后者。当我遇到一件事情时,我应当想到的是如何解决它,而不是直接放弃。还有就是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与金钱打交道,但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不愿意谈论钱,富爸爸说:不谈钱就像依赖钱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就好像一个人想打好篮球,他应该怎么做?谈论它,关注它,练习它。他应该不会这样:我想拥有非常好的篮球技能,但我不想谈论它,我也不想去打篮球,我只是拥有了一个篮球。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想要富有,但我们却不愿意谈论它。
另一方面就是理智与感情。以前我只是对这两个词有模糊的理解,并不清楚它们的意思。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平常做的大部分决定都是用感情决定的。当我在做一项决定时,其实是理智与感情的斗争。理智会说:这样做对我们最有利,我们就这样做。感情则会说:兄弟,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样做不好,我们还是这样做吧,大家开心就好了。感情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忠于它,但不要让感情控制你。
当然除了一些思想上的提升,也有一些关于财务知识上的认识。资产是能把钱放在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则是把钱从你口袋里拿出来的东西。家里买的房子并不是资产,而是负债。仔细想想,所言不虚。买完房子后,要还贷款,维修等,都是需要钱的,而这些钱是从你工资里面扣的,而你的工资则是用你的时间和生命换来的。人们总是不加思索的工作,而从不问一句为什么。人们总是不加思考地重复其他人告诉他们的东西。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老去,突然失去了工作,那情况该有多糟。
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毕业后得到一个好工作。这也是我的家里人对我的期望,但我却不那么认为。可能和我从小一直比较独立的原因。每当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时我人给我解答,我就自己想,我也会经常思考一些很奇怪的问题。在我上高一的时候,也可能正处于叛逆期,我那时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在我的生活中,无论是父母,老师,朋友都会对我说同一件事:以后找个好工作,努力赚钱。每当老师批评我们时,老师就会说:整天不好好学习,以后出去怎么:找个好工作?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工资?这些话我听了无数遍,那时我心中就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为什么一定要工作呢?我很喜欢工作吗?既然有人喜欢工作那就让那些喜欢工作的人为我工作好了。难道我是为他人工作而生的吗?难道我们是天生的打工的吗?我很不解,也非常气愤,也有许些不甘。从那时起,这个想法在我心中想一颗种子一样生了根。而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罗伯特说:为什么不做梯子的主人?
说实话,学校里的课程真的无聊透顶。我也相信学习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热爱的过程,而不是充满痛苦的,也不是充满无趣的。我有时候会听到许多的励志故事说,为了做成某事,几天不是饭,一天只睡几个小时。我真的不明白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成为励志故事,这简直就是自杀。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初三时的生活。每天三点一线,早起晚睡,极度困乏。毫不夸张的说,在吃饭的时候,让我闭上眼睛一小会儿,我就能睡着。我还记得有天晚上已经深夜了,我当时可能姿势没睡好,在打呼噜。我室友只是轻轻叫了我一声,我立刻就回答他了,当时他也吓了一跳。我更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只是闭了一下眼睛,当我睁开眼睛时我看到的是离我脸只有十几厘米的地板,那一次确实吓了我一跳。
在以往我认知的世界里,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我也挺喜欢丘吉尔的那句话:我时刻准备着学习,而不是被教导。我也希望“富爸爸”可以带给我更多的惊喜,让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也非常感谢罗伯特.清崎先生写了这本书。我也始终相信:用心的人改变生活,坚持的人改变命运。
用罗伯特的一句话:任何人都能成功,只要你选择这么做!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