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习近平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这既是对雷锋精神的历史定位,为新时代学雷锋指明了方向,又对我们坚定雷锋文化自信,把学雷锋不断推向前进,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他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笔者认为,要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必须要有坚定的雷锋文化自信,在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丽路上,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实的努力,繁荣兴盛雷锋文化,使其在新时代勃发生机,焕发新风采。
一、坚定雷锋文化自信,源自悠远深厚坚实的基础
雷锋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悠远深厚坚实的基础。
1、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以雷神精神为核心的雷锋文化在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举国上下焕发出高昂的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学习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和参观雷锋纪念馆时的讲话,为我们坚定雷锋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新时代复兴中国之梦,仍需要雷锋文化,新时代雷锋文化更大有可为,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2、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础
几千年来,辽阔丰袤的中华大地形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孕育了诸多内涵质地相同、个性特色不一、万紫千红的文化现象。雷锋文化正是在这片沃土上孕育和形成发展的。就精神层面来说,雷锋文化包含着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份,而其所形成的领袖题词、雷锋歌曲、雷锋传承等雷锋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承接和升华,也彰显了雷锋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日益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雷锋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3、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红色基础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征程中形成的以理想、信仰、奋斗为精神内核的红色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共产党人和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智慧和行动融铸的时代丰碑。雷锋忠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雷锋文化现象,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和延续。这是我们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坚实红色基础。
4、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是对雷锋的高度褒扬。周恩来总理“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为雷锋的题词,全面概括了雷锋精神。50多年来,从形成的闪烁历史和时代光芒的雷锋精神,到众多的领袖和题词、传唱经久的雷锋歌曲、雨后春笋般的雷锋传承活动、发行近亿册的雷锋日记、500多种的雷锋图书、已成经典的雷锋照片、400多所的雷锋学校、遍布全国的雷锋场馆。还有,国外对雷锋的尊崇等,充分证明了举国上下、中外人士对雷锋的认同,雷锋已经成为共和国的一面旗帜,一个时代楷模,成为人们认可、敬佩和学习的榜样。雷锋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结出了丰硕成果。这是我们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坚实社会基础。
5、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时代基础
现在,中国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雷锋精神和现已形成的雷锋文化,都闪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也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精神高地。新时代对弘扬雷锋文化提出了新需求新期待和新呼唤,为雷锋文化的发展展现了光明灿烂的愿景。这是我们坚定雷锋文化自信的时代基础。
二、坚定雷锋文化自信,要明确雷锋文化的历史定位
雷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50多年的过程。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先人志士和英模像雷锋那样受到那么多的领袖人物题词,没有哪一个先人志士和英模像雷锋那样发行那么多的日记、没有哪一个先人志士和英模像雷锋那样有那么多的以个人命名的学校、没有哪一个先人志士和英模像雷锋那样有那么多的纪念场馆。坚定雷锋文化自信,就要明确雷锋文化的历史定位。
1、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雷锋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关系
必须明确,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雷锋文化的源头和沃土,为雷锋文化的形成和光大提供了深厚充分的养分和强大支撑;雷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升华,也是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
2、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雷锋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的关系
必须明确,红色革命文化为雷锋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高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营养、条件,提升了雷锋文化的品位;雷锋文化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进一步弘扬,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体现,使红色革命文化更接地气,更连人气。二者是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的。
3、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雷锋文化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关系
必须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的中国当代主流文化,是全体中国人民个人行动的准则,为雷锋文化在新时代进一步勃发生机展现了更加美好的愿景。雷锋文化以其多年形成的丰富内涵和广泛社会影响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坐标体现,将助力深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动员引领和激励人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三、坚定雷锋文化自信,就要让雷锋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风采
“难得易失者,时也;易过难见者,机也。”(出自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这句话是说时机难得而易失、难遇而易逝,意在强调机不可失、珍惜机遇的道理。)现在,我们正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也站在弘扬雷锋文化的新起点。必须要顺势而起,顺势而上,顺势而进,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性、以更加积极的主动性,让雷锋文化愈加鲜活、充满生机。
1、坚定雷锋文化自信,就要始终坚守雷锋文化
雷锋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就要按照习总书记“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的重要指示,毫无动摇地坚守雷锋文化,不断把这个阵地建设好、巩固好,使其永远保持经久不息、历久弥新的魅力,在新时代凸显时代价值,更加熠熠发光。
2、坚定雷锋文化自信,就要永远传承雷锋文化
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民族力量的重要纽带。新时代既要坚持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润泽心灵,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又要坚持用雷锋文化化人,用雷锋文化育人,用雷锋文化树人,引导人们自觉用雷锋文化铸就灵魂,培养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准,让雷锋文化闪亮天南海北,引领社会风尚。
3、坚定雷锋文化自信,就要坚决捍卫雷锋文化
当前,我国文化面临着境内外敌对势力的“西化”侵蚀、封建残余的遗毒危害、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影响等风险,雷锋文化也是如此,必须要保持高度警觉。特别是时而发生的矮化、亵渎雷锋和雷锋精神的言行,不仅是对雷锋人格、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的矮化、亵渎,也是对人民大众的民族和感情的伤害。“英雄烈士名誉不容亵渎。”要按照习总书记“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要求,旗帜鲜明地对各种矮化、亵渎雷锋和雷锋精神、雷锋文化的言行坚决反击,必要时要以法律手段维护雷锋形象和雷锋文化。
4、坚定雷锋文化自信,就要不断丰富雷锋文化
雷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生动体现,是当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的中国文化的座标体现。作为一种文化,雷锋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是有着多种源源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也是深厚和广泛的。
“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出自宋·欧阳修《偃虹堤记》。苟,苟且。意为:建设不能只贪一时的虚名,而要考虑到造福于民的长远目标)。要着眼于雷锋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延续永存,继续从雷锋的事迹、雷锋的日记、雷锋精神的渊源,从他的日记、行动和短暂的人生轨迹,深入研讨和挖掘雷锋精神形成的根源、动因、过程,进一步不断丰富雷锋文化。特别是应在众多的雷锋培育人、见证人、早期传承人还在世之机,运用视频、文字等方式采录相关资料。同时,要深入研究50多年雷锋文化的实践,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等规律性、长效性的教育、机制、活动、现象等,探索新时代丰富发展雷锋文化的具有前瞻性的新途径、新举措,使雷锋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5、坚定雷锋文化自信,就要开拓发展雷锋文化
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雷锋文化也是如此。现在,雷锋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穿越时空,超逾地域。但新时代有新期待,需要新发展。新时代需要文化引领,也就是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括雷锋文化的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出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时代要让雷锋文化凸显时代价值,就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开拓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要在巩固坚持现在有效机制、形式的基础上,高站位,大视野,全领域,多地域,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宣传雷锋文化的新闻舆论、理论研究、社会宣传、讲座报告、文化产品等形式、手段,运用动态、静态等载体。一方面,要原汗原味地采取传统的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雷锋的事迹、日记、精神等。另一方面,要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多媒体、网吧、线上线下雷锋文化载体等,全方位、全时空、立体式动态宣传雷锋元素和弘扬学雷锋先进典型、雷锋文化常态活动现象等鲜活情况,使雷锋文化富于活力,不断扩大感召力和影响力,为建设小康社会助力、鼓劲、扬威,成为新时代引领、带动和激励更多的人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