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红教授的讲座围绕着【近代制度的变迁】这一主题,按三个步骤进行了细致充分的展开论述。
第一是个体的生命。她从人生命初始讲起,讲到从前的人们在家由产婆接生,而如今在医院生孩子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人之将死,往往选择在医院抢救至最后一刻,而不是抱着以前那样在家中结束人生之行的执念。杜老师在这一步骤的介绍中,是对比了人们即使在基本的出生与逝去这样的事情上也会体现出观念的变迁性,其背后是历史以及近代卫生制度的实践过程。
第二部分是杜教授关于日常生活的论述。生死固然基本,然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同样值得挖掘和研究。她非常通俗地从“吃喝拉撒”引入她的论题,即喝的水,排的粪这样的事物也有其背后的深刻学术内涵。一滴水从河流到杯盏,有着群众、政府关于水源争夺的纠纷、水商利益分配的均衡、水质保护的规则制订等等围绕制度进行的复杂的博弈;城市中的粪便处理则涉及“肥业”、资本、农民种植等等。制度,上至国家下至平头百姓都与其息息相关,我们看到的现成的规定只是其中的小小一部分,想要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则必须从日常生活观察制度,对制度立体化分析,理顺脉络。
我认为第三部分是杜教授本次讲座的重点部分,也是最具有启发性的一部分。杜教授在这里分为两个相呼应的小论点——日常生活的制度建构和制度的日常生活化。她认为,日常生活的制度建构过程其实是国家权力的扩展过程。近代中国是一个“弱国家,强社会”的状态,国家权力看似强大而具有压迫力,但没有深入到个体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中去,这一方面是社会强大的自发意识占据主导。这种情况下,制度建构就要考虑其中的行动者,包括谁是推动者,谁是创始人,日常生活中参与的个体等等,所以应该将制度建构过程理解为一个多元参与的过程。再以日常用水为例,国家若要推行自来水,可能是由专业群体决策,而官僚选择性执行,老百姓和井商为各自的利益与国家交涉,协商形成最终执行情况,有时还会根据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制度的日常生活化是相当重要但也最经常被忽视的。因为人们包括研者常常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将制度内化成基本思维直接忽略,换句话说,是直接作出对错判断而不是去思考对错的判断标准以及这个标准从何而来,铸造真理判断天平的又是怎样一群人。如果对此加以探究,我们就不难发现每套制度都有其制度逻辑,这种制度逻辑又是来自于它的技术原理,最后导向技术原理的出处,即话语体系,如今生活理性化和科学神圣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讲座的最后,杜教授对日常生活化作出了几点思考:日常生活化意味着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相互博弈相互调适的过程;日常生活化是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需要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日常生活化的过程可以使我们窥见制度运作复杂细节,从而更好地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制度的问题。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