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一个关于爱情,亲情,罪孽和救赎的故事。
作者的文风和文笔十分柔和,没有什么很犀利的描写,全文的叙述读起来很舒服,刚读起来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但是看完却回味无穷。
全文采用了第一人称,但读起来没什么代入感,反而像是听主角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像文中阿米尔给哈桑讲的故事一样。文中的环境描写,动作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都十分具体充实,反而在情节,剧情方面,叙述的事情就几个,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生活,阿米尔及父亲后来去美国的日子,以及多年以后阿米尔重返阿富汗的救赎之路。这三个部分为详细描写。
作者讲述故事的方式很舒服,他笔下的阿富汗看上去很真实,我们现在知道的阿富汗像是一个地狱的国度。但是作者写出了它曾经美好的样子。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反而因为彼此陪伴,显得比现在的孩子还更加幸福一点。
哈桑是个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无可挑剔的孩子,不管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事,都是个纯净得仿佛天使一样的人。作者从主角的视角叙述,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哈桑是不是真的就是个天使,因为阿米尔视角的哈桑实在是个集世间所有美好的品性于一体的人。
其实阿米尔性格中的很多部分都是一个人身上很正常的感情,比如阿米尔小时候很自私,又很胆小,没什么男子汉气概,做事最先想到自己。但是他身边有个哈桑,和这个近乎完美的人生活的时候,阿米尔身上正常的缺点就被放得很大。
但看完却觉得实际上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很清楚自己身上的罪孽,很有自知之明,最后转变之后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正视了自己的错并毕生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赎罪。这是一般人都很难做到的事。而最后他被阿赛夫打得半死时却发自真心地笑着,觉得自己内心真正舒坦了。那一刻我敬他是个汉子...
他多年困扰在内心的罪实际上也是他自己加上去的,也是哈桑给他的。一个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人是感受不到自己犯过的错,也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的。
但阿米尔很幸运,他身边有很多善良的人,他父亲,拉辛汉,阿里等等,这些人在影响着他,监督着他,爱着他,所以阿米尔能为自己的罪困扰那么多年,背负了内心谴责那么多年,等到他最终解脱的时候,他才成为了一个完整也伟大的人类。
追风筝的人,风筝实际上指的是人类最美好的那些情感∶善良,无私,爱意,责任,友谊。
作者描写哈桑追寻着风筝,但我们看到的一直在追寻风筝的人实际上是阿米尔,他一追就是几十年,大半人生。在这本书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文字话语之前,我觉得最触动我的却是两个画面。
第一个是哈桑和阿米尔坐上树枝,阿米尔看到哈桑双手张开,风筝直接投入他的怀抱的那个画面。一个是最终阿米尔带着索拉博放风筝,追着风筝奔跑的那个画面。作者描写哈桑是追风筝的高手,不用怎么追,风筝总能落入他手里,而阿米尔却只能去追寻,最后一段一连两个“我追”。体现出了实际上追风筝的人确实是阿米尔。
这两个画面重叠在一起,实际上也告诉了我们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很大却最后殊途同归。拥有着和被风筝爱着的那个人,和用自己一生追寻着风筝的人同样伟大。
那句被两个人一生铭记在心中的话语∶为你,千千万万遍。诉说着这两个人超越了普通情感之上更为深刻的感情,并震撼了千千万万的我们。
总的来说,《追风筝的人》感动我的还有很多地方,很多画面,比如哈桑的弹弓,多年之后他儿子同样掷起了弹弓拯救了他最重要的那个人,而阿米尔最后也拯救了他最重要的人的儿子。阿米尔的父亲宁死也不愿做违背自己道义的事,却也为着多年前犯下的错赎罪余生,成为了更为优秀的人。
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仿佛你就直接看着他们的故事。所以我看完第一反应是震撼,为他们的故事,也为那些显得尤为真实的角色。
阿富汗至今也不平静,战争摧残下的它就是个人间地狱,但是作者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阿富汗,他曾经的美好与现在的对比也让人对战争和那些披着人皮的恐怖分子更为痛恨,在这之间有人会站起来为了结束这一切而奔走,有人会为了曾经逝去的一切而更加珍惜眼前。
《追风筝的人》带给许多人的就是这样的力量。由人心中残留的爱引导出来的希望的故事。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