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标签:时间:

  这本书的确让人思考很多东西,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爱思考的人的话。

  书中前五部的标题十分的对称:

  一.轻与重

  二.灵与肉

  三.不解之词

  四.灵与肉

  五.轻与重

  其实在前面的五部里面昆德拉已经完全地表明了他对于生命的存在的思索,后面的两部只是一个任务性的总结和交代而已。书中的重要的问题我整理了一下,大概如下:

  一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轻还是重?轻代表的是舒适、轻松、没有责任和义务,而重则代表的是沉重、痛苦、对他人的爱和义务。如果你明白了他说的轻和重是什么,那么你就知道为什么书名叫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了。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

  然而,如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密的战争一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吗?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如果法国大革命永无休止地重演,法国历史学家们就不会对罗伯斯庇尔感到那么自豪了。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这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与那个永劫回归的罗伯斯庇尔绝不相同,后者还会砍下法兰西万颗头颅。

  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永劫回归观隐含有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们难于定论。我们怎么能去谴责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呢?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沉落了,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切,包括断头台。

  不久前,我察觉自己体验了一种极其难以置信的感觉。我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被他的一些照片所触动,从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成长在战争中,好几位亲人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我生命中这一段失落的时光已不复回归了。但比较于我对这一段时光的回忆,他们的死算是怎么回事呢?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正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她看到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分实在幼稚简单,至少有一点难以确定:哪一方是积极?沉重呢?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他对吗?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毫无疑问,米兰昆德拉是一个天才,用他的在短短的一两页中便把读者忽悠的晕头转向,颠三倒四,在迷迷糊糊中就被他灌醉了,然后缴械,举手投降。这两页我不知道读了有多少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是五体投地,因为他讲的东西似乎就是那么回事儿。而且我也从他那里学会了这个强大的忽悠技巧,如果……那么……,如果……就……,于是……。条件必须是高大上的,而且结论也必须是高大上的,那么你的文章也自然就是高大上的了。我就是这样被他忽悠瘸了,呵呵

  其实人家是有真货的,否则也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引用了尼采的轮回观,他说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视角去看生命的话,你就会觉得生命变得重似千斤,难以承受。相反的来说正因为生命和历史一去不返,所以再沉重的事情到最后都变得像一缕青烟一样那么的虚无缥缈。就像法国大革命,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等再残酷的事情到最后也只是变为了一份份研究文献,甚至成为市井小民无聊时的闲谈和笑话。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所以最后昆德拉的结论是沉重对于生命来说是有意义的,纵然有时是痛苦的,难以承受的。然后小说的节奏就开始了在轻与重之间徘徊从而凸显这一主题。

  米兰昆德拉的结论是对的,但是他的证明方式我称之为诡辩式的。他大侃特侃的时候,其实偷偷地把自己的前提假设藏在了背后,然后你就跟着他的思路被忽悠的云里雾里。他的证明逻辑的基本前提就是:上帝的存在=轮回的训在,然后通过假设轮回观的过于荒谬性来说明轮回观的错误。因为轮回观是假的,所以上帝也是不存在的。当然他的重点不是证明轮回观的正确与否,而是引出轻与重的问题。但是他的人生思想实实在在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上帝是不存在的。

  然而上帝的存在不等于轮回的存在,因为一个是真宗教,一个是假宗教。他证明了假宗教是假的,然后就说世界上没有真宗教,这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昆德拉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得到这个结果其实有点扯淡。因为如果真的有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话,那么世上所有发生的一切看似微不足道,在神那里却都是重要的。没有一件事情会被落下,纵然人不再想起来,纵然罪犯可能会逃脱世界上法律的制裁,纵然没有知道过你默默的爱心和付出,这都不再是问题。因为神都知道,看见了,并且记下来了。

  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希伯来书4:13和合本)

  二

  到底我们的所碰到事情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是必然的,那么它就是有分量的;如果是偶然的,那么它就是毫无分量的,甚至是不足挂齿的。

  “非如此不可吗?”

  “非如此不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句歌词写得是一种沉重的决定,当这个决定无比沉重时,我们才知道自己做的是沉甸甸的,有实在意义的东西的。当小说的主人公不得不去接特蕾莎回来时,他觉得爱和责任把他逼到了墙角。这种必然性是沉重的,要付上代价的。

  相对而言生活中的那些偶然的事情就成为了没有意义的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相遇呢?他们的相遇好像是那么的偶然,那样的随意。我如此珍视的女人,甚至为了她愿意牺牲自己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女人,竟然来自于一个偶然的相遇!这太荒谬了,他甚至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托马斯除了胃的压迫感与归来后的失望感以外,觉不出一点儿同情。这个问题在这个夜晚困扰住了托马斯。

  邓丽君的那首《如果没有遇见你》其实就说了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被歌词深深打动的原因。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仅仅存在于一件偶然的事情上,这也太让人悬心了。想到这里的时候谁能够不捏一把汗呢?其实我们的出现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这个直接牵扯到的是整个的宗教观,哲学观还有我们的基础物理理论。

  如果从哲学上来看,其实它就把这个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分为了两类,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相信世界就是一堆物质在乱碰而已,它是完全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堆没有任何思想,美,自由的物质突然间碰撞出来了生命,后来这些生命进化成了我们。呵呵,扯淡!所以我相信世界宇宙是由一位无限智慧的上帝创造掌管的,这不是随机,不是巧合,不是概率的问题。一切都有他的美意,就如圣经上所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从宗教上来说,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在神学上争吵了上千年,并且在基督教中形成了两大流派,各执牛耳,互不妥协,甚至曾经为了这个问题互相杀害过自己的弟兄姐妹。这两派就是加尔文主义和阿民念主义,而且两派中都产生影响世界的大神学家或者是布道家。我们从他们生命的见证中可以知道它们的的确确是神的仆人就像加尔文和约翰卫斯理。然而现在的很多极端的基督徒还是不谦卑,称跟自己不一样的是异端这个很有趣,这让我想起来了物理上的争执。

  在物理的基础理论上,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个现代物理基石的严重不可调和性。就像爱因斯坦的那句非常有名的话:上帝还掷骰子吗?当人们发现测不准原理的时候,很多的传统的科学家都快疯了。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物质的世界是建立在这些我们永远不能掌握的事情上(他们觉得这就成了偶然性的了)。我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越准,那么我们就测量它的动量越加不准,反之亦然。哈哈,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上帝更大的智慧,人类在古代想建造通天的巴别塔,上帝让人类语言变乱没法沟通。现在人类妄想通过物理的世界建立一座可以预知一切的巴别塔,结果是明显的——神用测不准原理变乱了他们的语言。但是亚当的后裔们是不会妥协的,他们比较聪明,至少是比那些钻了牛角尖的基督徒(极端的加尔文主义或阿民念主义者)聪明多了。科学家们仔细地审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证据,发现他们的逻辑都非常的清晰,现在来看完全没有错误,但是的的确确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们就谦卑下来承认了自己的无知,相信这两个伟大的理论还有一些致命的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的问题,所以他们正在探索全新的超越这两个理论的物理理论,例如现在流行的弦论、平行宇宙说等等。

  然而很多“执着”的基督徒们还在那里争辩,到底一切都是神预定的呢还是人、天使、魔鬼可以自由选择呢?客观上来说圣经中支持加尔文主义和阿民念思想的经文是差不多对等的,我们却没有像人家世人一样谦卑下来,承认自己或者自己支持的圣徒的无知,执拗到底。如果神的智慧是超越预定论和我们认知的自由意志的范畴呢(而且肯定是完完全全超越的)?我们前辈们已经回归了圣经,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他们的基础上更加地回归圣经,建立更接近神心意的神学理论呢?我们却一直站在他们留下来的遗物上,指着说:这就是圣经。这是一种悲哀,人类认知的悲哀。我称之为不可沟通性,在大学写的《孤独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发给你看一看。

  当然我们现在是在写读后感,分析解剖这部天才之作,所以可能会鲜血淋漓,心是心,肺是肺,肝是肝。缺少了很多的美感。其实原作绝对是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我建议大家自己亲自去认识一下。那些美是自然的美,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的美,不是我们这样的呆板和直接,所以大家不要被我这把手术刀给忽悠洗脑了。

  三

  究竟我们的存在的意义是在于肉体还是灵魂?如果灵魂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那么我们的肉体是不是就只是一个皮囊而已?我们是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呢?如果肉体是这么的真实,而且沉重的让我们难以承受,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身体而负责。这时候身体的忠贞才会有意义。

  小说中主人公托马斯和特丽莎一直因为一件事情两个人吵个不停,就是关于肉欲和爱情的观念。托马斯认为他是爱特丽莎的,而且他还有很多的情妇,他的这些情妇只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已,与爱情毫不相干。特丽莎就是因为他的这些情妇而感到惶惶不可终日,痛苦万分的。其实很多的男人很喜欢这样的状态,我只是“约炮”而已,肉体上爽一下就行了。大家都是抱着玩一下的心态,一夜情之后谁也不见谁,谁也不用负责任,何乐而不为?不单是现在很多男人是这种心态,甚至现在很多女孩子也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的,这是整个社会整体的道德堕落,也是末日的征兆之一。

  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被这样的哲学思想深深地毒害过,感谢上帝的保守和带领,没有闯下大祸。历史上的诺斯底主义把世界分为灵界的和物质的,并且把它们对立起来,认为灵魂至善物质至恶。物质的恶不会影响灵魂的善,所以我们在世界上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及时行乐。当这样的希腊哲学思想侵入基督教时,就产生了诺斯底派异端。因为物质是恶的,有罪的,所以基督肯定不是以肉体的形式存在于世上的,他是以灵体显在世界上的,也就是说诺斯底派不承认耶稣是真实的历史的有肉体的基督。(米兰昆德拉在书中就提到了诺斯底的观点,并且大为赞赏)约翰在书信中驳斥的就是这种异端。

  我当时的想法虽然与诺斯底派完全相反,然而本质上是一样的错误。我认为的是罪只能由灵魂中出来,肉体物质等等都是中性的,所以犯罪肯定是心先犯罪。比如人偷东西那是因为先有了贪心,人会强奸那是先有了淫念,人会打别人是因为先有了仇恨等等。如果我的良心上没有伤害别人的恶念,肉体行为上的那么肯定就是中性的了。所以我如果想和别的女孩子睡觉,那只是我的肉体需要而已,人家也愿意的话这算什么罪呢?这只是肉体上的一种需求与解决,并不涉及灵魂上的道德。所以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把自己的人生观建立在的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上,物质与灵魂对立的二元论上(纵然我的这种二元论正好是与诺斯底派相反的。)还有一些圣经真理的掺杂上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道德败坏,肆意妄为,还自我感觉良好,直到上帝把我从一个浪子引导到他的家中怀抱里,感谢主曾经重重地管教我,没有任凭我。

  梦境和现实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们”?我们的潜意识和梦境在引导着我们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活幻化出的这些无聊的东西?这个问题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近现代的心理学到最后的一个死结。

  如果你看整个小说的话,它描写了大量的梦境,有的匪夷所思,有的惊世骇俗,有的惊悚可怕,有的温柔甜蜜。这些梦境其实是在告诉读者作品中主人公的潜意识的形态,而且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这些潜意思,被束缚的下意识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动力。我们的意识包括自己日常的礼仪行为都被社会环境压抑住了,真实的我就像海洋水面下的冰山,我们表现出来的意识行为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所以如果你想要寻找自由寻找真我,那就去潜意识里寻找吧,去梦境中和你最基本的欲望中寻找吧。人最基本的欲望是什么?弗洛伊德说是性。大学时的我说是的。当然《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也说是的。

  从小(记事起)我就被男人的欲望驾驶着,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小时候那么爱表现爱出风头都是为了吸引女孩子的目光,当看到一些诱惑性的图片就会血脉喷张。然而因为社会的道德说教和教会的教诲,总是因为自己想这这些东西羞愧难当却又无法自拔。当我在大学里读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时候,发现他说的太对了,是的完全正确!原来这是我正常的欲望,我没有必要羞愧和不安,因为每个男人都是这样的。自慰不是什么罪,和女朋友开房也不是什么罪,这是人类进步繁衍的动力而已。直到去年上帝改变了我。

  我陷在这样的污秽中无法自拔,纵然已经结婚还是会看黄色网站会自慰,寻求婚姻以外的激情和满足。从初中起就有的顽疾,当我在属灵上有一场争战(和灵恩派的人士辩论启示论的问题时),神为了他自己的荣耀,把我从这种男人的邪情私欲中拯救了出来。我真的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从记事起就困扰我的邪情私欲突然间消失地无影无踪,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自由,耶稣说的:神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那时候有半年的时间自己一个人在温州,因为老婆怀孕了在老家养胎,所以没有任何的房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时候如果你也不自慰的话,你肯定会梦遗,做很多的绮梦,然后释放压力。(大家可以参考初中生物课本,或者红楼梦第六回,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那时有件事让我刻骨铭心,那天我去拜访教会的一名弟兄,当天晚上就在他的家里过夜。当我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非常淫乱污秽的场面,在梦中我想到这是得罪神的,就赶紧祷告主说:主啊,求你不要让我看到这些得罪你的东西!并且醒了过来认罪祷告,过了一会儿又睡去了。这次睡着睡着梦见魔鬼和我在辩论,我站在一个屋顶上,他站在一个对面的屋顶上。他细数我以前犯过的多么败坏的罪,并且说我这样的罪人根本不配上天堂,我越来越觉得可怕恐惧,但是我还有力量说:纵然我非常的败坏污秽,然而耶稣已经替我的罪死了。所以上帝已经称我为义了,然后我就醒了。醒过来的那一刻心脏特别疼,然后我就去敲昭民弟兄的门,让他为我代祷,然后就平安地入睡了。

  从那以后那半年独居的时间里没有了任何魔鬼的搅扰,我自己也没有主动去犯罪得罪神。我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以前在亚当的罪里,所以从我们有罪的经验中提取规律,就把这些完全扭曲的欲望行为当成了自然正常的本性,所以犯罪也不再脸红可耻,就像使徒保罗说的良心好像被烙铁烙惯了。当神用他奇妙的手把我从这样的泥潭中拉出来时,我才发现什么才是正常的和自然的,才知道真正的自由(人被造时未堕落以前的那种自由)是多么美好。那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性的需求的,老婆又不在身边,自慰是罪,梦遗也是罪,那不可能嘛。可是神让我经历了没有绮梦的,睡眠中单纯肉体上的遗精,到醒了我才知道。这个是我从初中进入青春期以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愿一切的荣耀都归给他!

  关于这段经历这里有详细的记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

  卑鄙的我在色情试探上的软弱

  所以灵魂和肉体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一体的,这是圣经中告诉我们的。无论身体还是灵魂哪一方面不按照上帝的律法行都是犯罪。而且人或者最根本的目的乃是荣耀神,而不是服侍自己这些败坏的欲望和邪情私欲。其实保罗在圣经中早就反驳了两千年后的弗洛伊德: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但神要叫这两样都废坏。身子不是为淫乱,乃是为主;主也是为身子。(哥林多前书6:13和合本)很显然这个“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表示的是一种扭曲的荒谬的死结,这个死结就是一直困扰弗洛伊德的:到底是潜意识的欲望(败坏的罪性)驾驭着我们的行为呢?还是我们的意识可以掌控驾驭自己的潜意识这座大的冰山呢?他到死都没有解开这个结。但是神为我们解开了,神说他要叫这两样都废弃,身子(活着)不再是为了淫乱,淫乱也不是为了活着,他给了我们全新的方向就是为了荣耀主!也给了我们荣耀上帝的能力——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和合本)他更新了我们让我们有能力去侍奉这位又真又活的神!

  四

  个体与整体哪一个是更为重要的?我们应该为了整个国家牺牲数以万计的微小的个体呢?还是纵然让这个庞然大物倒塌也要保证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呢?

  想起了有名的道德悖论:一个听话懂事的小孩子在一个废弃的铁轨上玩耍,还有十个小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在使用中的火车轨道上玩耍,这个时候火车来了,而你有机会把变化铁轨,让火车避开那十个孩子,然而代价是牺牲另一个在废弃车轨上玩耍孩子的生命,你会怎么做?

  有很多人觉得让这个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替那十个熊孩子的担当犯错误的后果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凭什么又有什么权利剥夺一个无辜者的生命?我知道很多的人都会义愤填膺说出这样的话,可能在很多人的心中一个孩子的正确要远远重于十个熊孩子调皮的生命,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但是我们如果加码呢?假如那个铁轨上是一百个人呢?上千个人呢?你要不要牺牲这一个无辜的孩子?可能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心中就开始游移不定。这时很多人觉得牺牲那一个换回这么多人的生命也是值得的。到底什么是轻什么是重?

  现实的世界中也许的确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也许有很多的历史的确如此。我认为这个问题最恐怖的不是人到底选择了让哪一个生存或者让哪一个毁灭,最恐怖的乃是有些人在潜意识中愿意当这些生命的绝对控制者,就像这个问题的背后,它反映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你有权利,你有能力决定这一切,你可以决定谁生你也可以决定谁死,纵然很难选择(也许会很痛苦),然而这绝对会吸引很多人来尝试选择。因为人人都愿意来主宰一切。

  历史上有太多的人喜欢玩轻与重的游戏,拿自己的理想主义来和人民的生命比较轻重,在这个天平的取舍间,他们得到了一种莫大的满足。这是一种最恐怖却也是最吸引人的游戏,也许第一次做决定的时候会心跳加速、寝食难安,也许第一次牺牲很多自己的子民时,他们也会心痛不已,泪如雨下,自愧自责,但是经过几次这样的挣扎,这些棘手的在道德生命与政治经济间找平衡的问题反而成为证明自身伟大和卓绝不可或缺的药物。这也是他们自我神化最关键的一步,像希特勒、斯大林还有时代伟大的舵手和领袖(自己去脑补)哪个可以不是沉溺在这个游戏中,难以自拔呢?

  基督徒该怎样面对这个问题呢?我们如何回答呢?我的回答就是要谦卑,相信神!也要逃避自我作王,自我神化的诱惑,求主保守我们不要被权利的陷阱所迷惑!当然遇到道德悖论和瓶颈的问题,我们也无法逃避肯定是要做出选择的,但是不要依靠自己,乃是要相信神依靠上帝。因为神能为我们成就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迹,他超越一切之上!所以这样的问题对于不信耶稣的人是绝境,而对于我们则是试炼我们信心最佳的机会。

  求神给我们能力在我们个体与整体发生碰撞时,可以坚守信仰,但是温柔谦卑甘愿受屈,可以用忍耐、温柔、饶恕、慈爱、包容、受苦来荣耀我们的上帝!

  也求神给我们谦卑在有决定整体的权利时,甘愿把这样的权利交托给上帝,交托给祷告和真理,珍视每一个生命,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人,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向上帝交账!

  求神给我们爱心永远不会忘记弱者和每一个个体的痛苦,在每一个有神形象的人身上都能爱人如己。

  求神给我们勇气永远不会因为多数人的反对而背叛少数人坚持的真理,也给我们勇气敢于为那些处于劣势和逼迫中的微小个体发声。

  求神给我们智慧能够在个体和整体间找到平衡,在良心与利益间找到平衡,在今世的生活和永恒间找到平衡。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读后感
    下载文档

    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方志敏说过:“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七一来临,向先烈致敬!  放宽心开心点,有梦党会帮你圆;想吃吃,想睡睡,有事党会帮你忙;别怕苦,

    行政秘书工作总结 篇1回顾今年,作为公司的行政秘书,一年来,在公司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勤奋踏实地完成了本年度的本职工作,也顺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自身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

    每次的月考都能检测我们这个月的学习情况。今天爱学范文网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高一月考总结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月考总结与反思范文一  今天月考的试卷发了下来,我打开卷子看到上面的分数大吃一惊,

    只有目标和方向渐渐清晰起来,人们才知道了总结以后要怎样去工作。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场客服个人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站。  商场客服个人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

    履职尽责的意思是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职是你尽到自己职责,做好职责范围内应做的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协委员履职个人报告【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篇: 政协委员履职个人报告一、履职情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

    审批承诺书根据文件精神,涉及到发改委审批事项为备案、核准、审批这三大类,均为承诺限时办结件,不收取任何费用。为使行政审批公开透明,特向社会承诺如下:一、依法行政,规范服务。依据相关的法律规章政策,做好

    摘要:在很多人的看来,河南的经济发展得比较缓慢,人们的生活不够宽裕。的确,河南相比于靠海城市,缺乏地理优势;相比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也缺少了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但是河南的人文文化却发展得比较论文

    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心得体会4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心得体会篇1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x月xx日,在全镇干部职工、村主干会议上,我们专门组织学习了鼎政办[xxxx]xx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安监局、

    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