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前我总喜欢了解书籍作者履历,因为我觉得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经历,能够更快地进入剧本,也能客观辩证看待其表述内容对于当今这个时代的意义。
黄仁宇先生为美籍华人,年轻时在国内经历了国民党时期的军旅生涯,后去美国学习,逐渐交际圈也覆盖多个党派的人员,落魄时也打了不少杂工填补家用,此书完稿于1976年,当时国内的生态很难有发表的空间,国外发表也是一波三折。
回到书籍本身。此书以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为切入点对明王朝的兴衰展开论述。为什么选择这一年呢?在作者看来,这一年是古代中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开篇,此书以万历十五年的一件小事开启,众朝臣听信谣言赴午朝集会,引出了皇帝多年未午朝及怠政的背景。
此书吸引人的地方是其不同于许多传统严肃的编年体历史学术书籍,它以人物和故事为切入点展开历史的画卷;但它必然远强于故事书和野史,因为它有严格海量的历史考究。
万历十五年,皇帝年二十四,按理说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但他选择了怠政。他是个懒惰贪图享乐的昏君吗?恐怕不是,他不过是在报复自己的臣下,报复整个王朝。事实上,虽然他高高在上,却也不是自由的。他的行为受制于文官集团的权势,以立太子为例,他总想立自己宠爱贵妃的孩子为太子,却无法真正获得支持。在高度自理的官僚体系里,皇帝的存在似乎只是一个吉祥物,他能做的反抗也许只是怠政。
张居正
谁是这个高度自治文官集团的领袖呢?内阁首辅张居正名字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张居正才华横溢、知人善用,在不少人眼中是百年难遇的卓越改革家,他创新了官员的考核制度、改革了国家税收政策、梳理全国的土地资产……太多的功绩为人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张居正的高度集权、独断专行剥夺了文官集团越来越多人的生存空间,在其病逝后,矛盾彻底爆发、亲友也被疯狂打击。
申时行
张居正的接任者叫申时行,一个老好人。申时行没有张居正才干,但从某些角度来看他似乎更会做人,与前任独断的风格不同,他崇尚无为而治。从很多细节来看,他并不是没有才华,而是他看透了这个官僚体制,以他的政治资本若是过于张扬,则难免惹祸上身。所以无论是其言语或是行为都显得那么圆滑,而又在默默地维护王朝的秩序。
戚继光
明朝时期倭寇对东南沿海开展了疯狂的掠夺,令人差异的是这些几十、几百人的日本浪人队伍竟能屡屡击溃明朝数倍于自己的正规军,不得不让人感慨当时明朝军力之薄弱。而戚继光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登上时代舞台的。他建立起戚家军并严格训练,治理了东南倭患并成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成功当然靠的是其远大的智商与无双的谋略,但也离不开当时朝廷大力的支持。明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记载中戚继光或许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他实则擅长交际能让文官集团觉得这就是“自己人”,同时他也得到时任首辅张居正的完全信任。活络人脉需要打点,据说戚继光也利用职务赚了不少外快。东南成名后,戚继光也承担过护卫京畿的众人,然而似乎在其任期内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战役。
海瑞
海瑞是为人民传颂清官,但在黄仁宇眼中,他似乎给人一种极度偏执的印象,其实这也更显得其人格真实而丰满。在明朝,绝大多数官员的正常俸禄都难以维系其生活及交际开销的,所以衍生了不少为整个官僚体系默认的灰色收入项目。但海瑞作为正统的儒家卫道士眼里容易不得一粒沙子,他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虽祖上留有不少田地却也过得十分艰难。他的“偏执”似乎也带来了家人生活的艰苦、夫妻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同僚的排挤。在那个年代,海瑞是最高的道德标杆,但在一些人眼里他不同于张居正的才能卓越,而是“志大于能”的典型,很难说他的职业生涯给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福祉。
李贽是明王朝著名的哲学家,心学的重要代表,属于自由主义的典型。他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崇尚自由。书籍关于他的描述给我一种古希腊哲学家的散漫形象。书籍认为李贽名声大,有不少关于心学的论断说法,但缺少像王阳明那样系统的思想体系,缺少像“知行合一”这样的经典理论成果。
黄仁宇通过一个个人物、历史故事编织其那个年代的历史画卷,政治上,腐朽的官僚体系正在蚕食着这个国家的生命,皇帝在利益群体面前也失去了话语权;经济上,商品经济的抬头始终受限于这个国家落后的法律体系,仍试图以道德伦理来维持国家秩序;军事上,西班牙的无敌战队与英国开战的同时,被文官集团长年打压的武官队伍正上演了一个又一个以多败少的耻辱案例;文化上,高度禁锢的传统儒家文化体系限制了思想的自由,也全方面的压抑着这个社会的活力……
万历十五年,这个节点,不仅仅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近代华夏文明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社会的起点。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