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的文章8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闵行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答案】A
2、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下列哪类游戏的玩具()。
A、智力游戏
B、表演游戏
C、体育游戏
D、音乐游戏
【答案】A
3、最早提出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思想的是()。
A、福禄倍尔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皮亚杰
【答案】B
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
A、长幼尊卑
B、民主平等
C、令出必行
D、相互包容
【答案】B
5、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2~16岁
【答案】B
6、下面哪项陈述不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多重角色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简单性
D、纯真美好
【答案】C
7、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
A、无条件刺激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
D、条件反应
【答案】D
8、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答案】D
9、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答案】C
10、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标准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D
11、小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课堂焦虑
D、考试焦虑
【答案】C
12、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
B、知、情、意、行
C、德、才、个性
D、胸襟、见地
【答案】B
13、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第2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崂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2、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
B、问题线索
C、问题内容
D、问题空间
【答案】D
3、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2~16岁
【答案】B
4、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答案】C
5、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答案】A
6、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于()阶段。
A、依从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答案】D
7、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x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答案】D
8、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
B、游戏
C、看书
D、识字
【答案】B
9、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答案】B
10、教学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
A、一个领域
B、一种活动
C、基本途径
D、唯一渠道
【答案】C
11、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
B、问题线索
C、问题内容
D、问题空间
【答案】D
12、决定教育目的因素是()。
A、生产力
第3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xx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阶段是形成个性、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世界观相联系的情感。
A、小学
B、初中
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答案】B
3、学习者对材料进行提取和利用时,需要()。
A、再认和回忆
B、聚类
C、分类回忆
D、推断
【答案】A
4、“白板说”是由下列哪个教育家提出的?()。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洛克
【答案】D
5、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答案】B
7、“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
A、《老子》
B、《学记》
C、《劝学篇》
D、《大学》
【答案】B
8、儿童观包括()共三类儿童观。
A、家族、国家和个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社会和国际本位儿童观
C、个人、家族和社会本位儿童观
D、国家、民族和世界本位儿童观
【答案】C
9、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答案】A
10、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答案】B
11、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第4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xx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x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答案】B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答案】C
3、在教师主持下全班同学x参与的活动叫()。
A、班会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主题活动
D、课外教育活动
【答案】C
4、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与()时期。
A、社会教育
B、社x教育
C、会堂教育
D、教会教育
【答案】C
5、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答案】B
6、下列强化中,哪种强化所花时间少,但是行为减退快?()。
A、连续强化
B、间歇强化
C、变化比例强化
D、变化间隔强化
【答案】A
7、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x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学生自愿选择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答案】C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B、结构课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布鲁纳
C、结构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D、结构课程论以学科结构为中心
【答案】C
9、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达的观点是()。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C
10、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
B、建立班集体
C、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和民主作风
D、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第5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海州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练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答案】B
2、由三代人结合而成的家庭或由两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属于()。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扩大家庭
D、不完整的核心家庭
【答案】B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4、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答案】C
5、中小学教师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x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x、直辖市
【答案】A
6、1944年出版的()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著作。
A、博比特的《课程》
B、查斯特的《课程编制》
C、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答案】C
7、学习某材料,10遍正好记住,那么一共学习()遍效果最好。
A、8
B、10
C、12
D、15
【答案】D
8、“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C
9、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答案】B
第6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xxx洪山x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
巧。这种教学方法是()。
A、指导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答案】B
【解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
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
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
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
2、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答案】A
【解析】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故选A。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提高素质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A、素质教育
B、法制教育
C、科学教育
D、创新教育
【答案】A
【解析】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
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故选A。
4、某生会背九九乘法口诀并懂得“三三得九”是3个3相加之和是9,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答案】D
【解析】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并懂得其中的具体含义,这种理解材料意义的学习方式为意义学习。信号学习。
是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中包含这类学习。如学生
听到铃声,知道进入教室上课。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
刺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离不开连锁学习。机械学习。如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的记
忆学习,就纯粹是机械学习,因为这里的学习材料本身没有意义。故选D。
5、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有()。
A、分科课程
B、校本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C
【解析】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故选C。
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A、旷课,夜不归宿
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C、多次拦截他人,索要财物
D、携带管制刀具
【答案】C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
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故选C。
7、我国学校以校长为首或以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
A、执行组织机构
B、决策组织机构
C、咨询组织机构
D、监督反馈组织机构
【答案】B
【解析】我国学校以校长为首或以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决策组织机构。故选B。
8、()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答案】B
【解析】执教是本职工作。故选B。
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答案】C
【解析】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故选C。
10、()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
A、情绪
B、情感
C、气质
D、性格
【答案】C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
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
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故选C。
11、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故选B。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C、对学校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具有教育价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当
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
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故选B。
13、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教育现象
B、解释教育问题
C、提出教育对策
D、揭示教育规律
【答案】D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
律。故选D。
1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
()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A、学校、家庭、社会
B、个人、家庭、社会
C、社会、个人、学校
D、国家、学校、个人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
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
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故选B。
15、为了总结、推广、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等而进行的公开课活动属于()。
A、观摩型听课
B、调研型听课
C、检查型听课
D、评比型听课
【答案】A
【解析】观摩型听课是为了总结、推广、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等而进行的听课活动,包括听公开课、示范
课、展示课等。观摩型听课目的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因而,一般x是观
摩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或某一方面有特色、有创新、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故选A。
16、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不具有的特点是()。
A、意志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局限性
【答案】D
【解析】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点是: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普遍性。故选
D。
17、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答案】D
【解析】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
基本功能。故选D。
18、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做什么?”这类问题常困扰她,据艾里
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她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答案】C
【解析】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年期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
总是会问“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
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问题。故选C。
19、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做什么?”这类问题常困扰她,据艾里
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她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答案】C
【解析】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年期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
总是会问“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
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问题。故选C。
20、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
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答案】A
【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
系统知识上效率比较高,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故选A。
21、“矮个子里挑高个”的评价是()。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A
【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
该群体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矮个子里挑高个”属于相对
评价。故选A。
2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成绩考评
【答案】B
【解析】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
定。其中,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和学生通过上课的形式完成教学工作的大部分任务。故选B。
23、下列选项不属于德育个体功能的是()。
A、生存功能
B、发展功能
C、享用功能
D、政治功能
【答案】D
【解析】德育的个体功能分为三种: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政
治功能属于德育的社会功能。故选D。
24、某教师在运行《磁铁》教学时,使用磁铁、回形针和硬币进行磁铁性质的演示,该教师遵循了()。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C
【解析】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己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
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的教学属于直观性教学。故选C。
25、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系统
【答案】B
【解析】人际沟通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主要有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两类,使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
沟通叫言语沟通,使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叫非言语沟通,它们是人际沟通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故
选B。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B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
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x属于元认知策略。
故选B。
27、四五岁~八九岁儿童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属于()。
A、社会法治趋向阶段
B、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C、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答案】C
【解析】他律道德判断阶段(四五岁至八九岁),其道德判断主要以他律为主要特征,即儿童道德判断受他
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故选C。
28、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
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
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C、王室衰微,思想控制不力
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包括:①根本原因: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②经济上:井田
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③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④文化上:礼贤下士,
“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⑤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29、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产外无任何目的,这属于()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生活本位论
C、文化论
D、教育无目的论
【答案】D
【解析】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
的。”属于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故选D。
30、某小学张老师应朋友要求,在所教班级推销教学辅导资料,其做法()。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B、符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
C、体现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D、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
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故选D。
31、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学历为先
B、科研为先
C、师德为先
D、经验为先
【答案】C
【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小学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故选C。
32、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答案】A
【解析】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是在交往中完成的。故选A。
33、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
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答案】A
【解析】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
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4、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了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和()。
A、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B、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答案】B
【解析】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
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
习。故选B。
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主张的是()。
A、提倡意义学习
B、提倡发现学习
C、主张非指导性教学
D、主张移情性理解
【答案】B
【解析】倡导发现学习的是布鲁纳。故选B。
36、小刚去买东西,人家多找了10块钱,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送回去,最后他想如果是别人的话,也应该不
会送回去的。这属于()自我防御机制。
A、压抑
B、转换
C、投射
D、文饰
【答案】C
【解析】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
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小刚这种将自己的想法
投射到别人身上的做法即为投射。故选C。
3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
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第斯多惠的这句名言正
是体现了启发性原则。故选B。
38、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后出现了学校。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答案】B
【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形态。故选B。
39、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稈、拓展型课程、研究别课程这是从()角度划分的。
A、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制度
B、课程的功能
C、课程的组织核心
D、课程的任务
【答案】D
【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塑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故选D。
40、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的规则”这
是()的观点。
A、杜威
B、布卢姆
C、布鲁纳
D、斯金纳
【答案】C
【解析】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的规
则”,这句话出自布鲁纳的教育论著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效的学习理论并不能告诉我们如
何教学,但是它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最可靠的起点,从中可以发现按师生的心理过程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阐明
教学的一般原理。杜威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斯金纳是操作条件作用
的代表人物,提出程序教学理论。故选C。
41、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x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具有活动内容
D、是否有活动工具
【答案】A
【解析】学校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与其他活动的主要x别所在。故选
A。
42、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答案】A
【解析】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
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
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故选A。
43、人格除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功能性的本质特征外,还包括下面哪一特征?()
A、两极性
B、动力性
C、统合性
D、遗传性
【答案】C
【解析】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存、教育环境,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2)
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其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
出一致性的特点。(3)统合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4)复杂性: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
多层面的特征。(5)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决
44、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起源说有生物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和()。
A、心理起源说
B、生理起源说
C、进化起源说
D、自然起源说
【答案】A
【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故选A。
45、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参与学校的民主
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
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故
选B。
46、下列对大学精神的解释中,不是蔡元培先生做出的是()。
A、“大学者,研究髙深学问者也”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答案】B
【解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是儒家思想中的大学精神的最高境
界,主要体现在“至善”。故选B。
47、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①个体是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②个体是身心发展具
有能动性。故选B。
48、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
价
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
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
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x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
【答案】D
【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
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
49、教育立法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出发,从已有的
经济基础出发。这体现了教育立法的()。
A、实事求是原则
B、统一、协调原则
C、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D、稳定连贯性原则
【答案】A
【解析】教育立法的原则包括: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稳定连贯原则;原则性
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教育法规内容统一、协调原则。其中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在制定教育法规时必须从教育
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
50、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是在()。
A、幼儿期
B、乳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C
【解析】少年期大致相当于11、12岁~14、15岁这时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渐占主要
地位,但是思维中的表象成分仍起着较大作用,这就是说少年的逻辑思维常需要感性经验作支持,思维的形
式还处于经验的阶段。故选C。
51、在学校课堂内由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被称为()。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国际课程
【答案】C
【解析】在学校课堂内由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故选C。
52、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
D、说理教育模式
【答案】B
【解析】体谅模式指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
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其代表人物是彼得·麦克菲儿。故选B。
53、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答案】C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
道德水平、习俗道德水平和后习俗道德水平。习俗水平上的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
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一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定向阶段。故选C。
54、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故选B。
55、教师常用表扬、称赞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进步,其针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自我效能感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强化理论
D、动机归因论
【答案】C
【解析】根据强化理论,强化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获得优秀成绩、取消令人厌
恶的考试等均是强化的手段。与题干表述一致。故选C。
56、某中学在新生入学后,做了一项学生课余爱好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依据学校教学计划,组建国
学、器乐、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其主要目的是()。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凸显教学风格
【答案】C
【解析】某中学通过调查学生课余爱好,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组建兴趣小组,其主要目的是因材施教,促进
学生个性发展。故选C。
57、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
A、反省
B、建构
C、顿悟
D、反射
【答案】C
【解析】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
生了顿悟和理解,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和情绪性。故选C。
5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
【答案】A
【解析】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外国最早
运用启发进行教育的教育家。故选A。
5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
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
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
选D。
60、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七艺”
D、文法、修辞
【答案】B
【解析】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考生需注意准确审题,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中国奴隶社会
时期的教育内容。故选B。
61、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属于遗忘原因的()。
A、衰退说
B、压抑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答案】C
【解析】提干中描述的现象又称“舌尖现象”。根据提取失败说,我们之所以对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一些事
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故选C。
62、下列课程中属于校本课程的是()。
A、小学语文
B、小学科学
C、小学课程标准
D、学校的古诗词选修课
【答案】D
【解析】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学校的古诗词选修课符合校本课程
所包含的范围。故选D。
63、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
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安置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A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题干所述“水
平测试”是为了根据此成绩进行编班,属于诊断性评价。故选A。
64、()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意向
B、态度
C、品德
D、个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概念。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
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故选C。
65、通过搜集被试者的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心理测验法
【答案】C
【解析】调查法是通过搜集被试者的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符合题干描述,故选C。
66、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A、定势
B、正迁移
C、记忆
D、负迁移
【答案】B
【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
极的促进作用。题干中,有英语基础的人学习德语更容易,体现的是正迁移。故选B。
67、小明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为此总是受批评。有一天,他表现很安静,就没受到批评。从那以后,他好
像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了。老师的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答案】B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表明行
为发生频率增加,属于强化,“没受到批评”说明是撤销厌恶刺激,因此为负强化。故选B。
68、小林的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
位。刘老师的做法()。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说明利用职位谋取私利
C、表现出刘老师善解人意
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
【答案】B
【解析】廉洁从教的要求: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抑
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廉洁从教,利用职位谋取私利。故选B。
6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C、教育提高人的修养
D、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答案】A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
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故选A。
70、在课程评价领域,()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B
【解析】在课程评价领域,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贯
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故选B。
71、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经济决定教育,同时教育对经济也有反作用。故选A。
72、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答案】B
【解析】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
象。故选B。
73、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
A、学年备课
B、单元备课
C、课时备课
D、学期备课
【答案】C
【解析】课时备课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等。课时备课是对教材容进行详细
设计的具体细节的备课,它是根据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深人到教材和教法的具体细节中去,挖掘孝材、研究
教法、理清思路、从知识到方法逐一设计。故选C。
74、历史上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复式教学
【答案】B
【解析】个别教学是现代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x采用个别教学。故选
B。
75、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
A、体育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科技活动
【答案】C
【解析】摄影大赛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其性情并发挥他们
在艺术上的才能和创造力,属于文学艺术活动。故选C。
76、学科中心主义认为学校课程应该以()来编制。
A、学校硬件设施
B、学校软件设施
C、学科分类
D、学习者特征分类
【答案】C
【解析】学科中心主义强调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应以分科教学为核
心。基本观点有:(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
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标。故选C。
77、组织学生参加社x服务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答案】D
【解析】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社x服
务属于锻炼法。故选D。
7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故选A。
79、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答案】A
【解析】课程标准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
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的“一纲多本”的教
材使用原则中的“纲”指的是课程标准。故选A。
80、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共同性与方向性的关系
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x别。故选D。
8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答案】D
【解析】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
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
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故选D。
8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长期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答案】D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等方面。故选D。
8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知识、技能
B、知识、能力、技能
C、智力、思维、能力
D、环境、智力、个性
【答案】D
【解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1)环境;(2)智力;(3)个性。故选D。
84、()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答案】B
【解析】执教是本职工作。故选B。
85、承担“必须使适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的人是()。
A、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A
【解析】《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
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故选A。
86、多元智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班杜拉
B、加德纳
C、斯金纳
D、罗杰斯
【答案】B
【解析】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故选B。
87、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且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
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
A、民事处分
B、民事处罚
C、行政处罚
D、刑事处分
【答案】C
【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
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顿;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
相应的行政处罚。故选C。
88、讲授法的缺点在于()。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答案】C
【解析】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较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语言素
养。故选C。
89、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杰列大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解析】1903年,桑代克的著作《教育心理学》被称为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它标志着教
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故选D。
90、黄老师是初三(2)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罚款,少则10块,多
则100,两个班的学生x敢怒不敢言,黄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终身学习
B、教师育人
C、爱国守法
D、因材施教
【答案】C
【解析】黄老师对学生罚款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属于违法行为。故选C。
91、《神童诗》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的特点。
A、专制性
B、象征性
C、刻板性
D、等级性
【答案】D
【解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反映,表明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具有一定消极影响。故选D。
92、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选择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答案】B
【解析】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
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绩,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
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因此,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故选
B。
93、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以x为主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应当遵循分级管
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故选A。
94、在某堂植物课教学中,王老师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如橘子),又选用不可食用的(如棉
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果实的概念。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答案】B
【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
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故选B。
95、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
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尊重学生的理念
B、终身学习的意识
C、教学管理的能力
D、课程开发的能力
【答案】B
【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
野,更新知识结构。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目中,周老
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正是终身学习的体现。故选B。
96、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A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生从贵族到平民无所不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有教无
类”的教育思想。故选A。
97、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形象感染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D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
展。故选D。
98、“人的性格不是由他自己形成的,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这是()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辐合说
D、二因素论
【答案】B
【解析】这句话是欧文的观点,强调的是外部力量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属于外铄论的观点。故选B。
99、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
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
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
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x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
【答案】D
【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
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
100、教师法定的最基本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进修培训权
C、科学研究权
D、教育教学权
【答案】D
【解析】教师依法享有管理学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指导评价、进修培训、获取工资等权利。其中,教
育教学权是指教师有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必
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故选D。
第7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xx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张。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答案】C
2、()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
A、小学阶段
B、中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幼儿园阶段
【答案】B
3、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为中心。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思想
【答案】A
4、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答案】C
5、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称之为()。
A、榜样示范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人格感化法
【答案】A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x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答案】A
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答案】D
9、下列选项中,不受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是()。
A、教育领导权
B、受教育权利
C、教育目的
D、教育结构
【答案】D
10、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A、5±2个信息单位
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答案】B
11、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第8篇: 2023年洪山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3年xxx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答案】A
2、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答案】B
3、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答案】D
4、“拔苗助长”违背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5、中学生最主要的识记方法是()。
A、形象记忆
B、有意记忆
C、无意记忆
D、理解记忆
【答案】D
6、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教育传统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答案】B
7、幼儿园来园活动中进行健康检查的最终目的是()。
A、看儿童有没有病
B、防止传染病侵入幼儿园
C、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D、指甲是否剪干净
【答案】B
8、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
A、物理知识
B、数理知识
C、逻辑数理知识
D、以上x不对
【答案】C
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答案】C
10、教育心里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实际初
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