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 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
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 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另外,政府机构有必要增加一些与优惠政策相配套的服务项目,如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引导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创业这种新生事物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请谈谈你对创新或创业的个人看法 [篇3]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一、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要求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
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啥子行业来做才气更接近成功。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对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多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因此,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1、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2、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培养大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3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
4、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