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是每个人的梦想,我们来看看美国人的婚礼是怎么样的。
美国人的婚礼一般比较简单。要说还有一点不简单的地方,就是婚礼前关于人情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次接到美国朋友婚礼请帖的时候,我们刚来美国没有几年,对美国的人情世故还不“练达”。那请帖印刷得相当讲究,措词也十分恳切。新郎官是我读书时候的好友,毕业以后还一直有来往。
这样的朋友结婚,着实应该送点什么。可是在送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却大伤了脑筋。送钱?太薄情,送物?太俗气,送首诗?送副字画?他们懂吗?
打电话问其它朋友才晓得,人家是在Robinson May“登了记”的。所谓“登了记”就是两个新人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列出清单,在礼品店里挂上号。挂号单上列出每一件应需物品的价格,由送礼人打电话去自己选。至于颜色、款式,主人早就选好,写在单子上了。这个“登了记”的商店的名字、地点和电话,再经朋友的朋友的嘴,转达给那些估计非参加婚礼不可,或是一定要赠送礼物的朋友,一来省得人家在送什么的问题上为难,二来,也省得送了人家不需要的东西(我跟太太结婚的时候,就曾经一下子收到十二个热水瓶和二十多条床单。)。我们打电话去一问,果然方便。随我们的预算,买了件主人需要的东西。由于电话上是信用卡交易,连那家店也不用去,店里会像模象样地包起来,提前替你送到新郎家里。
结婚典礼在教堂。我和太太一人做了一套礼服,算是我们为他们婚礼的最大花费,按照请帖上的时间,准时赶去。
接下来的,和电影上的一样。新娘挽着父亲的胳膊,在庄严的婚礼进行曲的伴奏和众人羡慕的目光的注视下走向新郎。牧师问几个似乎不用回答的问题,再念一段洋经,大礼毕。
大礼毕,两个新人便跳上事先打扮好的“娇车”。那车其实就是新郎官上学的那一部,无非洗了洗。由新郎开着,一溜烟“逃离现场”,渡蜜月去了。我和太太,甚至连新娘的面孔都还没有看清楚。留下的来宾,围着教堂大厅里长条桌上的自助餐,手里擎着纸杯,这里抓一口,那里抓一口,一会儿的功夫就喜笑颜开地散了。
回来的路上,我和太太似乎都觉得没有尽兴。可是仔细想一想,还是觉得人家的方式好,而且,越想越觉得好。本来嘛,进庙的,都是烧香的,来贺礼的,都是好朋友。人家结婚是人家的喜事,为什么不以人家为核心?为什么非得像我们那样,请三十几桌客人,光点烟就是个难关,点了吹、吹了点,一圈下来就得两个钟头。再加上一整天的迎来送往,屁股没沾凳,米水没打牙,到凌晨一点钟,等最后一个“闹洞房”的客人退了席,我们两个已经累得只剩下一口气了。及至“剪彩”时分,不到半截,两个都睡了。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