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金刚直播_《金刚决疑》读后感范文

金刚直播_《金刚决疑》读后感范文

标签:
时间:

  憨山大师开篇说,“西域实有金刚宝。此宝最坚不可坏。且能坏一切物。谓取此宝以喻般若能断烦恼。般若。此云智慧。乃是佛的心。所谓佛智慧也。”这里以金刚喻般若,也即佛心,般若即智慧,佛陀的智慧,到彼岸,指此心极尽处也。以大唯识解释即一心佛觉。一心佛觉为万事万物的本源。《金刚经》就是讲心的经著,《金刚决疑》就是解觅心安心之疑惑。

  “佛原不是世间人。而今平空走到人间来。则人人见而生疑矣。及其日用行事。件件不与人同。说话不同。规矩不同。事事法法。与世间相反。故动而见疑。”佛空降至人间,佛是天人师,佛眼看世间,“彼实犹如虚空花”。凡夫以肉眼根识看一切真实存在。故佛说世人颠倒梦想,故对佛言难信难解故。不仅天人生疑,“弟子中上首如迦叶等,举皆疑佛”。三千年前释迦在世时时如此,三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佛法确为难信易行之法。

  为什么连诸弟子。闻者皆疑而不信佛?“ 以所说法。乍空乍有。乍是乍非。或赞或斥。全无一定之言。”佛也叫如来,经藏对于凡夫就是如来藏,佛所言是佛所证悟之内自证境界,是法界实相,是生命的背景,存在而不显。显现的只是藏识的变现,显现的是境及境中的一个点,一片境影,看到是法相,是局限和相碍的视角。以大唯识梦的视角就非常好理解了。梦位看是有,醒位看是空。从识境看是有生,从智境看就是非生。从小乘看布施持戒六度万行是善行善举,理当赞许。从高一级平台看这些都是有为法,皆属虚妄分别,其布施不及学习宣讲一句大乘佛法。《楞伽经》云“佛以智悲视世间,彼实犹如一梦境”,”不可说其生或灭,故不能说有或无”。有了大唯识的视角,就有了佛的视角和平台,方能理解佛的密义,也即大唯识是解佛密义之匙。

  幸亏佛的大弟子空生即须菩提火眼金睛,“有些见处。窥见世尊一斑。忽生赞叹。”佛看出弟子们有许多疑问,“决定因其疑而决破之。乃披露自己一片金刚真心。令诸闻者。群疑顿断。故此经。乃佛示自心,以断弟子学佛者之疑。”疑即疑情,禅宗有起疑情一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起疑情以发趣,继以根识追寻意识,追寻意,追寻法相背后的真相和背景,才能瑜伽行与佛经切合。起疑不能仅仅把疑情放在人道里,起疑情还要放在大乘,放在法界缘起里。破疑方能生信,疑的深,解的透,方能悟出真谛。

  疑问之一,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空生说大乘菩萨区别小乘是自度及度生,是下化众生,上求佛果。那么求至佛果应是心的安住处吧。可今满眼看见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无量无边,几时能度得尽?众生不尽,如何得成佛果?菩萨以求住之心急,此心不安,不能降伏。 特求安心之法。佛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即 “菩萨求心安作佛,不必别求。只要看住你的心念, 其心自安。起心动念即起烦恼,众生随语起疑。虽未吐露。而心已动念。谓之意言分别。正是名言习气耳。佛告的安心之法是看护好自己的念头勿起心动念。“ 歇即菩提。起心动念皆在所相里,在名言概念里,在遍计所执里,在分别事识心猿意马,刹那间万念生,在这个虚妄平台上,不可能歇,不可能无念。 “欲令一切众生。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是谓护念付嘱。” 歇即菩提,就是要把心安住在能相上,安住在上一级平台上,境影自然被境觉隐没含摄,心自安耶。从究竟看要无住生心。

  疑问之二, 有没有众生?佛教菩萨度生。以布施为本。其所施者。皆众生也。今众生皆空。则所作布施。谁为受者?佛先解释何为众生?众生虽多,无非胎卵湿化四类,无非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说到底众生无非色心,在色不过是有色无色,在心不过为有想无想,到极致为非有非无。而色心众生又为四大假合,众生本无,妄见生有。 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菩萨认为有众生,是因为有菩萨凡夫之分别心,有我之执,有我则有我相,继而有众生相,寿者相。观无我,则离四相,离境相,转依为境觉。布施应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布施有相亦为虚妄。

  那么没有众生也就没有受者,没有受者亦无施者。在佛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说只有拥有法报化三身一体同时看的心的前提下众生就是佛,即无佛无众生。如只持化身为身,不开启法报身法身的有情才名众生,才因有众生之名而有佛。在此佛又开示安心之法为观无我为主。无我哪处觅心?所以在一层里阿难七处征心觅不可得。诸相即是非相。众生即非众生。

  疑问之三,可否以身相见如来?无相之因,不能契有相之果。明明见佛现证菩提果,佛还是有相。空生闻佛说佛非色相。遂起疑云。 佛说不可以色相身相见如来。以法身非相破之。《大乘密严经》有偈“佛体最清净,非有亦非无,远于能所觉,及离于根量。诸相妄所境,离相是如来。”真正的佛,不在根识的现量里。凡有相皆是虚妄境的产物,是泡影。见相离相,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以大唯识说之,一切相为如来藏识的变现,显现的都是果,在梦里找不到做梦的。佛是醒位是做梦的,显现的相如同梦中影像,似有,梦醒看是空。且佛是不见顶相,是法身实相。

  疑问之四,不可以色相见如来,那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具足。除破所见之相,亦破能见之见。所见之相无有,能见之见亦无。法身无我。报身非相。是为真佛。《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层看为色,此能见之见是虚妄见,是不实之见,是佛所破之见。而色即是空,空不异色的见,是在二重能相的见。站在境上看,才能看到境影的不实。看到相其实如阳炎不可得。

  “佛言。化身说即法身说。以三身不异故。即于此法能持四句。为人演说。其福最胜。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故。到此尘说刹说炽然说也。”三身不异,即六识实为一心的六识,七识为一心下的七识,八识为一心八识。就像一棵大树,根茎叶一体。叶子有长落,树却常青。鲜有人看到掉一片叶子,就以为树死了。根茎叶血脉相同。以此说明,在一层里只有生灭的相,而无生灭的实质。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读后感
    下载文档

    看过《金刚直播_《金刚决疑》读后感范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以说,人民的反抗和复仇权力,在《水浒传》中得到了有力的伸张……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这一百零八个梁山伯好汉保护老百姓,对迫害老百姓的贪

    入党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的入党才是一生一世的。一名音乐家他一定会用优美的音乐来陶冶人的性情,一名哲学家他一定会用精辟的理论来洗涤人的灵魂,一名画家他一定会用完美的作品来塑造人的品格,而一名监狱工作者就

    幼儿园园长年终工作总结篇1  XX年悄然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这一年的工作,我倍感欣慰。虽然说不上创造了一流业绩,但我立足于本职岗位锐意进取,推动幼儿园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教师们的教育教学

    护士节祝福语  1.你的笑很温暖,但是我不想看见;你的手很温柔,但是我一见就发抖;我渴望被健康紧紧拥抱,我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我希望护士都悠闲快乐!   2.像朋友一样的贴心温柔,像亲人

    美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各自有自己的教育优势。今天就和本站的小编一起来看看美国西部地区教育特色概述。  一、概况速览  西部地区各大州: 阿拉斯加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

    党史学习让我对我们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了我们党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往昔岁月,了解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加笃定了我们信仰的选择。以下是爱学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教育学习的内容16篇范文,供大

    爱学范文网主题栏目精选:“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敬请访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1000字【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1000字1曾经看过这

    为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高度重视“三个代表”一个党章、两个标准、三项规定&rdquo督促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纪律执行规定,增强党员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觉悟。以下是为大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