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硅酸钠的溶解度和熔点
硅酸钠的溶解度和熔点36.1 - 38.8%可溶,熔点 1089℃。 其实硅酸钠的溶解度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它不是简单的溶解,而是与水会发生反应的,而 且它自身的结构也不是很固定,所以它没有确切的溶解度的。 以下是它的一些资料,供你参考:
硅酸钠为无色单斜晶体。相对密度 2.614,熔点 1089℃,折射率 1.520。可溶于 水,不溶于醇。含水硅酸钠为白色至灰色粉末或块状,熔点 48℃,在 100℃时失 去结晶水,呈粘稠半透明的液体,能溶于水及碱类,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酸及 醇。液态硅酸钠随含杂质的不同可呈无色、棕黄色或青绿色等。硅酸钠实际是以 Si—O—Si 链联的低聚合度的无机聚合物,工业硅酸钠产品性质决定于 Si02 和 Na20 的比值,称为模数,模数在 3 以上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在 3 以下的称 为碱性水玻璃。
【中文名称】硅酸钠 【别名】偏硅酸钠,水玻璃,泡花碱 【英文名称】sodium silicate,sodium metasilicate.water glass 【分子式】Na2Si03,Na2Si03·9H20,Na20·nSi02·xH20 【物化性质】硅酸钠为无色单斜晶体。相对密度 2.614,熔点 1089℃,折射率 1.520。可溶 于水,不溶于醇。含水硅酸钠为白色至灰色粉末或块状,熔点 48℃,在 100℃时失去结晶 水,呈粘稠半透明的液体,能溶于水及碱类,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酸及醇。液态硅酸钠随 含杂质的不同可呈无色、棕黄色或青绿色等。硅酸钠实际是以 Si—O—Si 链联的低聚合度 的无机聚合物,工业硅酸钠产品性质决定于 Si02 和 Na20 的比值,称为模数,模数在 3 以 上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在 3 以下的称为碱性水玻璃。 【发展概述】硅酸钠早在本世纪 20 年代就开始在民用热水系统使用,作为铅管的缓蚀剂。 硅酸盐在水中水解后形成带负电荷的胶状粒子, 这些粒子迁移到阳极区形成保护膜。 保护膜 既可在清洗金属表面形成, 也可在有锈的金属表面形成, 但其具有多孔性。 硅酸盐具有无毒、 价廉及对球钢、铜、铝、合金有缓蚀功能,能抑制黄铜脱锌等优点,但用量高于磷酸盐,不 适用镁硬度高的场合。硅酸盐和磷酸盐复合使用可以提高缓蚀性能。 【制备】 (1)由纯碱和石英砂均匀混合,加热至 1150℃熔融后冷却、破碎后制得。用热水浸出、蒸发 后可得到不同浓度的液体产品,可按波美度分为 40、50 和 56 等。 (2)液体烧碱和石英砂在反应器中加温加压反应制得。
【技术指标】 美国给水工程协会标准 AWWAB404-80 规定:液体硅酸钠适用于处理市政用水 和工业用水,用以控制腐蚀和稳定水系统中的铁和锰。 悬浮物 ≤0.5 密度(15.6℃)/g·cm-3 ≥1.370 二氧化硅(Si02)/% ≥28. 模数 (3.25±0.03):l 此比
值中 Si02≥3.15 用本品处理过的水中无机物或有机物含量不允许影响健康。 【毒性与防护】无毒。 【包装及储运】液体用 250kg 铁桶装。
【用途】用作饮用水系统处理剂,防止管道腐蚀。硅酸盐作为缓蚀剂的有效程度 取决于水的特性,硅酸盐在家用热水系统,特别对镀锌管和铜管的热水循环系统 的缓蚀有明显效果。水最佳 pH 范围是 8.0~9.5。加药量不足会促进腐蚀,有 点蚀的可能,过量则会影响感官指标。正常使用量 8~16mg/L。
范文二:草酸钠MSDS
草酸钠物料安全资料(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 草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oxalate
中文名称2:草酸二钠盐
英文名称2:Ethanedioic acid disodium salt
中文名称3:乙二酸钠
英文名称3:Oxalic acid disodium salt
分子式: Na2C2O4
分子量: 134.00
CAS NO: 62-76-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草酸钠 ≥99.5% 62-76-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生态学数据:对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有较强的还原性。灼烧则分解为碳酸钠和一氧化碳。加热至400℃以上时分解为碳酸钠,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为3.7g(20℃),6.33g(100℃),不溶于乙醇、乙醚。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储存注意事项:有较强的还原性。灼烧则分解为碳酸钠和一氧化碳。加热至400℃以上时分解为碳酸钠,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为3.7g(20℃),6.33g(100℃),不溶于乙醇、乙醚。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气味。有吸湿性。
密度(g/mL,25/4℃):2.34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3.2
熔点(oC):250-257(分解)
沸点(oC,常压):不确定
沸点(oC, 5.2kPa):不确定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不确定
比旋光度(o):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不确定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溶于水(37 g/L at 20 oC),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近中性,
用途:.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试剂。也是金属沉淀剂、还原剂、络合剂、掩蔽剂、织物及鞣革整理剂。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人静脉LDLo:17 mg/kg;小鼠腹腔LC50:155 mg/kg;小鼠皮下注射LCLo: 100 mg/kg;猫皮下注射LDLo: 100 mg/kg。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对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密封阴凉干燥保存.可用内衬塑料袋,外套编织袋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范文三:醋酸钾醋酸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实验方案醋酸钠化学式CH3COONa,无色透明晶体。密度1.45克/厘米3。熔点58℃。123℃时失去结晶水。无水物的密度1.528克/厘米3,熔点324℃。溶于水,呈弱碱性。稍溶于乙醇。用作照相、印染、化学试剂及肉类防腐等。
醋酸钾化学式CH3COOK ,分子量98.14, 白色结晶性粉末,多呈细颗粒或粉沫状。有咸味,易潮解。相对密度1.570;熔点292℃.极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不溶于乙醚。溶液对石蕊呈碱性,对酚酞不呈碱性。 主要用于青霉素钾盐生产,也可用作化学试剂、制备无水乙醇及聚氨酯、保温材料、玻璃钢作工业催剂、助剂、填加剂等。
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熔点-95度,沸点56度,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的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般来说固体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即:平衡法和动态法。试验测定溶解度的方法有平衡法和动态法。平衡法是将被测物系在某一温度下恒温搅拌一定时间,静置后分析上层溶液的组成作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动态法是通过观察物系中固相的消失来测定溶解度。前者对溶解达到平衡的速度没有限制,而且代表着物质达到真实溶解平衡的数据,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静态平衡法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溶解和结晶过程相结合的方法来测定其溶解度。
本实验为测定CH3COOK和CH3COONa分别在乙醇和丙酮中的溶解度,温度分别控制在20,25,30,35,40,45,50,55度,采用静态平衡法进行测定。
一、测定CH3COOK和CH3COONa在丙酮中的溶解度
1、制取过饱和溶液
用量筒量取50ml丙酮,将量取好的丙酮倒入洁净干燥的锥形瓶中,放入某一温度的恒温水浴中,加入固体醋酸钠,直至有固体不溶,静置片刻,用1ml的移液管快速移取上层清液进行分析。
2、用电子天平称量洁净干燥烧杯的重量为M1,将上层清液倒入已称重的干燥洁净烧杯中为M2,快速进行结晶,使丙酮完全挥发出去称量其重量为M3。
3、将每个温度平行测定三次。
计算醋酸钠在丙酮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克数/溶剂克数)*100
M溶质=M3-M1
M溶剂=M2-M3
S= (M溶质∕M溶剂)*100
测定醋酸钾钾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方法同上
测定CH3COOK和CH3COONa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方法同上
本实验控制要点:控制同一温度依次对醋酸钾和醋酸钠的溶解度测定
快速移取上层清液,减少乙醇和丙酮挥发
用吹风机对上层清液快速进行烘干
查阅资料,溶解度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取一1000mL的三口烧瓶,倒入100g甲醇或丙酮,侧方插入球形冷凝管,正上方插入增力电动搅拌器,然后密封。在同一温度下,在另一口缓缓加入NaBr固体,直到加入的NaBr固体经过搅拌溶液还有一点浑浊,计算加入量,求出溶解度[17]。
(2)取一1000mL的三口烧瓶,倒入100g乙醇或丙酮,侧方插入球形冷凝管,正上方插入增力电动搅拌器,然后加入1.5gNaBr固体,在同一温度下,搅拌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使之充分溶解。然后分别采取固液分离,过滤法、离心分离法,然后测出沉淀出来的质量,从而计算出NaBr固体的溶解度[18]。
(3)取一1000mL的三口烧瓶,倒入一定量的乙醇或丙酮,侧方插入球形冷凝管,上方插入增力电动搅拌器,然后加入1.5gNaBr固体,在同一温度下,搅拌10分钟,静置10分钟,然后再搅拌10分钟,静置10分钟,连续三次,移出其饱和液体,测出其重量,然后使得甲醇或丙酮完全挥发出去,再测其质量,得出NaBr固体的溶解度。
对比(3)方法明显优于(1)、(2),因为NaBr固体在甲醇或丙酮里是难溶物质,所以(1)方法对实验数据影响太大。又因为甲醇和丙酮的挥发性很强,在(2)中固液分离时暴露在空气中太久,沉淀出来的质量增多影响数据。所以选择(3)方法。
范文四:无水碳酸钠在水中溶解度单位
无水碳酸钠在水中溶解度 单位:g/100g水273K 283K 293K 303K 313K 323K 333K 343K 353K 363K 373K
7.0 12.5 21.5 39.7 49.0 ---- 46.0 ---- 43.9 43.9 ---- 摘自Lange"s Handbook Of Chemistry
注意:这是绝对温度,绝对温度减去273就是摄氏温度
中文名称:
拉乌尔定律
英文名称:
Raoult law
定义:
理想溶液在一固定温度下,其内每一组元的蒸气分压与溶液内各该组元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等于各该组元在纯态下的蒸气压。
应用学科:
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材料科学技术基础(二级学科);材料科学基础(二级学科);材料物理及化学基础(二级学科)
不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凝固点下降值(相比于水的0度)公式:
△Tf=1.86*3*c(Na2CO3)
不同浓度的亚硫酸钠溶液,凝固点下降值(相比于水的0度)公式:
△Tf=1.86*3*c(Na2SO3)
不同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凝固点下降值(相比于水的0度)公式:
△Tf=1.86*4*c(FeCl3)
【摘要】:正 一、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可以很快地溶解于水中,其溶解度与温度并非呈直线关系。最大的溶解度是存温度为35.4℃的时候,此时100分水可溶解49.7分的碳酸钠,形成含碳酸钠33.2%的溶液。在31.9及35.4℃的温度时,有两个饱和温度点,其浓度分别为31.3%和33.2%Na_2CO_3。其复杂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关键词】: 十水碳酸钠 溶解度 饱和温度 一水碳酸钠 不饱和溶液 结晶水 饱和水溶液 碳酸钠溶液 直线关系 图表示
【正文快照】:
一、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酸钠可以很快地溶解于水中,其溶解度与温度并非呈直线关系。最大的溶解度是在温度为35.4℃的时候,此时100分水可溶解49.7分的碳酸钠,形成含碳酸钠33.2%的溶液。在31.9及35.4℃的温度时、有两个饱和温度点,其浓度分别为31.3%和33.2%NaZCO3。其复杂
下表为0-60度溶解度,每十度一个
0 10 20 30 40 50 60
NaHCO3 7 8.1 9.6 11.1 12.7 14.45 16
0-100度的数据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Na2CO3 7 12.5 21.5 39.7 49 - 46 - 43.9 43.9 -
温度 0℃ 10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 7 12.2 21.8 29.4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丙三醇可以防冻,但得需要加水,50%含量的甘油防冻可达零下23摄氏度。价格肯定比乙二醇便宜多了。现在的市场价格比乙二醇便宜 大约3000元/吨以上。 与水50%配比冰点可达-30度.沸点115度
无水甘油(Glycerol anhydrous)
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10 g/mol, 无色透明粘稠液化无嗅,味甜。密度1.2613g/cm3,熔点17.8℃。沸点290℃(分解)。折射率1.4746。能与水、醇以任何比例温和。微溶于乙醚、乙酸乙酯,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汽油。能从空气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对石蕊呈中性。长期放在0℃的低温处,能形成熔点为17.8℃的有光泽的斜方晶体。遇三氧化二铬、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无毒。并用作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细胞冻存).
丙三醇可以防冻,但得需要加水,50%含量的甘油防冻可达零下23摄氏度。价格肯定比乙二醇便宜多了。现在的市场价格比乙二醇便宜 大约3000元/吨以上。 与水50%配比冰点可达-30度.沸点115度
范文五:NaF、NaOH和NaCl、氯化钙、硫酸钠的溶解度
氟化钠溶解度氟化钠:溶解度 32.65kg/mol,溶于水,微溶于醇,水溶液呈碱性,它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氟盐。
(1)氟化钠溶解度: 温度(°C) 15 18 21 25 100 溶解度(%) 3.85 4.22 4.00 4.03 4.11
(2)根据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无机卷)P443,氟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情况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3 3.85 4.17 4.20 4.40 4.55 4.68 4.89 5.08 另外,氯化钠在NH3和SO2中的溶解度、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在H2O2以及在NaOH的溶解度见该手册P445。
(3)百度百科
氟化钠如何生成氟化氢:(仅供参考)
HF+NaOH----->NaF+H2O
这个方程式中的NaOH是用来处理废水中超标的HF,生成NaF溶液,然后沉淀或浓缩得到NaF脚料(包含着其他杂质),NaF产生过程是这样吗?
如果脚料中NaF的含量高,可以回收利用,脚料经过初步处理(过滤等),加入浓盐酸,反应生成HF溶液。
反应方程式:NaF(s)+HCl(aq)=HF(aq)+NaCl(aq)。注意盐酸浓度不可太过,同时防止HF挥发到空气中。
氟化钠:1、温度低,溶解度小,或者放入大于溶解度的氟化钠,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但又处于不会析出晶体的某种状态.
2、有可能部分氟化纳与水起反应,因为氟化物是容易水解的:
2NaF+2H2O=2NaOH+F2↑+H2↑,有微小的气泡放出,这样就看到水中是乳白色的.
氟化钠会部分水解生成HF和NaOH。
NaOH的溶解度
25摄氏度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26.4mol/L
NaCl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单位有两种:1.克(g) 克/100克水
30℃时硫酸钙溶解度0.264g,折合成相同温度下为2600mg/L,其中钙为764mg/L、硫酸根为1835mg/L。
在不同温度时无水硝酸钙在100g水中的最大溶解克数
溶解性: 1g溶于1.1ml水、0.6ml沸水、 化学性质
溶解于水时能吸收热。加温到380℃以上即分解成亚硝酸钠和氧气,400一600℃时放出氮气和氧气,700℃时放出一氧化氮,775~865℃时才有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生成。与硫酸共热,则生成硝酸及硫酸氢钠。与盐类能起复分解作用。是氧化剂。与木屑、布、油类等有机物接触,能引起燃烧和爆炸。[2]
范文六:亚硝酸钠和硫酸钠在甲醇、水中的溶解度测定与模拟
万方数据万
方数据
t海化_r第32卷
无水Na,s()。进行溶解试验,直到出现沉淀析出,溶解过程中进行搅拌。但是实验过程中发现,Na:S0。在水中溶解过程:1E常缓慢,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时更是如此。另外由于甲醇易于挥发,这也就使Na!S0。在甲醇和水中溶解度的测定更加困难,得到
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试验得出,30℃和40℃下Na,S0。在不同甲醇浓度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温度下Na,So。在不同甲醇含量水溶液中的
溶解度(每100g水中溶解Na。SO。量)
甲醇浓度(%)
0102030.405060
8:o100Na参04
(30℃)4()'826.512.84.52.20.3
0.2O.10.02溶解度儋(40℃)48_8
27.513.04.52.3
0.3
0.2
O.1
0.02
根据文献报道㈣,Na:s0。在不同温度水中的溶解度模拟结果见表4。比较表3与表4不同溶剂中Na:sO。溶解度数据,可见甲醇的加人大大降低了Na:s0。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较可见,模拟出的溶解度结果在温度低于40℃时偏低,而40℃以上数据则与文献结果相符。
表4
Na。SO。在不同温度水中的溶解度(g门00gH20)
om加的
40608◇9@100
一
一
~激心一j要躲
们
¨
吣
郴
一
48.8
46.7
45.3
43.7
42.7
模拟o?36
1?216?41
28?6948?2644?7842-9642?4742-19
根据该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温度下Na:s0。在不同甲醇含量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温度下Na。SO。在不同甲醇含量的水溶液中的
溶解度模拟结果(每1009水溶解Na。SO。量)
甲冀婆度o1020304050】608()loo
L%J
Na2S0。(30℃)28.6946
36.093.310.62O.15O.0360.00l60溶解度(40℃)48.26
43
32.152.970.58O.15O.0340.00l5
0
将模拟与试验结果作图比较,见图1。
由图1可知,甲醇在水溶液中含量低于30%
时,模拟出硫酸钠溶解度偏高,而高于30%时,模拟
出溶解度偏低。但共同规律是甲醇含量高于30%时
硫酸钠的溶解度显著下降。因此,为了避免在
cH,()N0发生釜中发生硫酸钠堵塞现象,需要保证
甲醇含量低于30%。另外,可看出温度从30cC升至
40℃对溶解度结果影响不大。
万
方数据卯
聪∞
诣∞
∞∞
埔m
o
o
U
1U
Zu
州
4U々u
叫
,u
w
…uu
CH30H
conc
图1摸拟与试验结果比较图
结合前面甲醇在水中含量对亚钠溶解度的影响
结果,即甲醇/水质量比低于l时亚钠溶解度较大,但甲醇/水质量比高于1时溶解度急剧下降。该结
论表明亚钠对甲醇含量的要求为低于50%。因此比
cH,0N0的发生方式一种是在单独发生釜中由亚钠、硫酸和甲醇反应产生,甲醇含量较易控制;另
一种是将亚钠、硫酸和甲醇直接加入酯化反应器塔釜,由于其中甲醇加人量需保证0:转化完全,塔釜
甲醇含量较高且不易控制。根据以上溶解度试验与可取。
3结论
(1)甲醇的加入显著降低了亚钠在水中的溶解
度。模拟与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水质量比低于1时
亚钠溶解度较高,但甲醇/水质量比高于l后溶解
cC后亚钠溶解
制甲醇在水溶液中含量低于50%以避免亚钠析出。
(2)甲醇的加入大大降低了Na:s0。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模拟与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含量高于3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显著下降。因此,为了避免在
cH,0N0发生釜中发生硫酸钠堵塞现象,需要保证
甲醇含量低于30%。
(3)在草酸酯合成流程中,理论上采用
cH,0N0的发生方式必须在单独发生釜中由亚钠、于30%,以避免电解质盐析出。
较可知,甲醇对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比对亚
钠影响更大。
模拟结果,确定后一种cH,0N0发生和补充方式不度急剧下降。温度从30℃提高到50度有所提高,但影响不大。因此,在实际T况下,需控CH,0N0形式进行N0/CH,0N0的补充成本较低。而硫酸和甲醇反应产生,并控制水溶液中甲醇含量低
万方数据
范文七:三组分系统氯化钠-硫酸钠-水的溶解度图
三组分系统氯化钠-硫酸钠-水的溶解度图表1为氯化钠(A)-硫酸钠(B)-水(C)三组分系统在50℃时的溶解度数据,将数据描绘在等边三角形的坐标图上,则得到图1。
表1 氯化钠(A)-硫酸钠(B)-水(C)在50℃时的溶解度
液相组成
氯化钠(A)
26.8 25.0 24.2 20.0 15.0 10.0 5.0 0
硫酸钠(B)
0 3.7 5.3 7.65 12.1 18.1 24.7 31.8
水(C) 73.2 71.3 70.5 72.35 72.9 71.9 70.3 68.2
固相 氯化钠 氯化钠 氯化钠+硫酸钠
硫酸钠 硫酸钠 硫酸钠 硫酸钠 硫酸钠
HO(C)
2
NaSO(B)
2
4
90
100NaCl(A)
10
20
3040
50
2
4
6070
8090
100
NaSO/%
图1 氯化钠(A)-硫酸钠(B)-水(C)系统50℃溶解度图
图中CbEc区为氯化钠、硫酸钠在水中的不饱和溶液。在该区内任意一个系统点,相数Ф=1,温度、压力已固定,故f’=C-Ф+0=3-1+0=2,即在该相区内两种盐的组成均可在一定范围内独立改变而不致引起相态及相数的变化。
c点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CA边上无硫酸钠),cE线是水中溶有氯化钠后,硫酸钠在其中的溶解度曲线;同理,bE线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在该线上f’=C-Ф+0=3-2+0=1。这表明,在对氯化钠饱和的溶液中(cE),若确定氯化钠和硫酸钠两者中的一个组成,则另一个组成将随之而有定值,对于硫酸钠饱和的溶液(bE)亦可如此理解。
E点叫共饱点,即l(E)对氯化钠及硫酸钠都是饱和的。
bEB区是硫酸钠结晶区,设系统点p落在这一区域内,则平衡时分成两相,一相为固体硫酸钠,另一相为对硫酸钠饱和的硫酸钠及氯化钠的水溶液。B(纯硫酸钠)和p的连结线与硫酸钠溶解度曲线bE的交点q表示与硫酸钠平衡的饱和溶液的组成。按杠杆规则,s(B)的质量/溶液(q)的质量=qp/pB。
同理,cEA是氯化钠结晶区。
位于EAB区域中的系统点是由氯化钠晶体、氯化钾晶体和共饱和溶液l(E)所组成,因而是三相平衡区。由相率,f’=C-Ф+0=3-3+0=0,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每个相的组成都是固定的。
范文八:草酸钠的测定
有机
物
草
酸
钠 主持人:段小勋
的
测
定
滨州魏桥铝业氧化铝一分公司二厂质检科
2009/01/01
硫酸高铈容量法测定草酸
钠
段小勋
(魏桥创业集团氧化铝一分公司二厂质检科
段小勋TEL:13661642174)
摘要: 草酸钠的测定常采用高锰酸钾容量法〔1〕, 其中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不稳定,长时间放置、光线照射均会改变其浓度,故不易保存;另外,高锰酸钾的配制较麻烦,需经过滤、放置等过程,又因高锰酸钾颜色深,终点时看滴定体积较困难。本文采用硫酸高铈容量法〔2〕测定草酸钠的含量,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硫酸高铈 容量法
前 言
草酸是一种最简单的二元羧酸,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 [ 1 ]。在热带铝土矿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其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脂肪酸盐类,占总有机碳的44%左右;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腐殖酸盐,占总有机碳的25%左右;中间分解产物对苯二甲酸钠和苯酚等,占总有机碳的22%左右.这些有机物随铝土矿溶出进人溶液,对赤泥沉降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也严重地影响氧化铝的产量和质量.为消除铝土矿溶出液中有机物的影响,加人絮凝剂消除有机物的负面作用逐渐为国内外的同行们接受。脂肪酸盐主要包括草酸盐、甲酸盐和乙酸盐,由于它们占总有机碳的44%左右,研究其对赤泥沉降过程的影响和选择絮凝剂消除脂肪酸盐的副作用具有实际意义,而快速准确测定拜尔法生产中草酸钠的方法成了一个难题。由于草酸的强还原性,草酸易被高锰酸钾氧化,这一反应常用于纯草酸的定量测定
[ 2 ]。但是草酸的测定方法都有局限性, 特别是拜耳法中草酸的测定。而用硫酸高铈代替高锰酸钾, 以亚铁-邻菲锣啉作指示剂,滴定时的终点指示更清晰,使滴定反应更灵敏。结合魏桥铝业的实际情况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前期处理将草酸钠(Na2C2O4) 在105~ 110℃干燥约2h备用。测量样品时固含过大或有固体小颗粒的须过虑后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试剂 配制0. 05 mol/L 硫酸高铈标准溶液:称取20g硫酸高铈, 加30 ml 水及28 ml 浓硫酸搅匀后,
再加300 ml 水,加热溶解, 加水至1000 ml, 摇匀。使用前用基准草酸钠标定。亚铁-邻菲锣啉指示剂: 称取0.7g的FeSO4˙7H2O于小烧杯中, 加30ml0.02mol/L硫酸溶液溶解, 再加1.5g邻菲锣啉, 待完全溶解后, 用0.02mol/L 硫酸溶液定容, 加水至100ml, 摇匀。20%硫酸水溶液(v/v)。
1.2 实验方法 准确称取基准草酸钠0.1000g于250 ml 锥形瓶中, 加75ml水溶解后加入20% 硫酸溶液4ml,再加浓盐酸10ml,加热溶液至60℃左右,用硫酸高铈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 加入3滴亚铁-邻菲锣啉指示剂使溶液由浅黄色变为桔红色, 继续用硫酸高铈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蓝色, 即为终点, 同时做试剂空白对照实验。
1.3 魏桥铝业氧化铝一分公司二厂质检科测
草酸钠专用方法如下:
1.3.1 利用前面的实验及对照试验得出简单的线性关系:
XcNa2C2O4=KV/VO
K:比例系数在这里为10g/L;
X cNa2C2O4:测得的草酸钠的质量(单位:g/L); VO:0.1000g草酸钠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单位:ml); V:测量时消耗的总体积(单位:ml)。
1.3.2 准确量取10ml样品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75 ml 水溶解后加入20%硫酸溶液4 ml,再加浓盐酸10 ml,加热溶液至60℃左右, 用硫酸高铈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 加入3滴亚铁-邻菲锣啉指示剂使溶液由浅黄色变为桔红色, 继续用硫酸高铈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蓝色, 即为终点,此时消耗的体积记为V,根据前面的计算公式:Xg=KV/VO 算出样品中的
草酸钠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准确称取0.1000 g 草酸钠含量≥99.6% 的样品5份, 按实验方法操作, 测得的结果分别为99.63%,99.60%,99. 60%,99 . 60%,99 . 60%, 经计算其平均值为99.61%, 标准偏差为0.014, 相对标准偏差RSD(% )=0 .014。同时用高锰酸钾法做了对比试验, 经测试计算其平均值为99.62%, 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吻合得相当好。按实验方法又做了样品加标回收试验, 称取0.1000 g 样品, 分别加基准草酸钠10mg ,50mg ,100 mg , 测得其回收率为99.98%,99 .85%,100 .17%,说明该法的准确度较高。
硫酸高铈溶液在H2SO4介质中较稳定, 不会因光线照射、长时间放置而改变浓度, 其配制也较简单、快速, 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法在酸性介质中, 以
亚铁-邻菲锣啉作指示剂, 用硫酸高铈标准溶液滴定草酸钠, 溶液颜色由黄色→桔红色→浅蓝色。本法简便、快捷, 易于掌握, 用于草酸钠样品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结果。
参考文献
段生崇,李继桂,涂余如. 1996. 单柱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草酸根和硫酸根的研究. 分析试验室, 15 (4) :76~80
华惠珍,房云峰,甄慧敏. 1990. 草酸氧化酶电极的研制及流动法测定草酸. 北京大学学报, 26 (2) :141~146
龙立平. 2002. 四氧杂四烯衍生物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草酸. 分析实验室,21 (1) : 80~83
化学工业部科技局标准处编1化学试剂1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11028~ 1029
张丕均, 张炎长, 杨政等主编1实验室法定计量单位实用手册1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1152~ 153 许小青,张志琪. 1999. 以重铬酸钾2结晶紫指示反应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草酸.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9 :27
李天瑞,杨松青,徐正祥. 1994. 草酸根的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矿业工程,14 (2) :59~61
陈军浩,顾光煜,王以立. 1999. 高锰酸钾褪色法测定尿液草酸. 临床检验杂志, 17 (9) :266~268
张继民,钟成义,骆春华. 1997. 草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安徽机电学院学报,12 (4) :31~35
林燕春. 2000.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甲酸、乙酸、草酸. 分析测试学报,19 (2) :83~85
范文九:用电导率法测量硫酸钠在高温饱和水中的溶解度
摘 要:相比传统的无机盐溶解度的测量方法,电导率法具有高效、简单和安全等诸多优点。本文首先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通过实验验证了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和电导率的关系:电导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且确定硫酸钠溶液电导率的最大值与硫酸钠的溶解度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自行设计的高温高压实验仪器,运用硫酸钠溶液浓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测量硫酸钠在高温高压下的溶解度。测量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逐步降低。 关键词:电导率;硫酸钠;溶解度;高温高压水的溶盐能力非常强,水中过高的含盐量会使化工装置和余热锅炉等热力设备的结垢非常严重,进而影响热力设备的传热效率[1]。因此,准确测定水中的含盐量对热力设备的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取样法,该方法需要进行高温高压取样测量,测量过程费时费力,具有明显的延后性,并且取样测量部分无法接入DCS系统,无法实现对水质的自动检测,同样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在热力设备和化工设备中在线应用的电导率测量方法,不但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推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 测量无机盐溶解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主要有称重法、折光法、密度分析法和电导率法等四种方法[2]。但是如果被测介质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称重法、折光法和密度分析法由于受到本身实验方法的局限,无法实现实时准确的测量,但是电导率法由于本身实验方法的优势,不需要采样的过程,不但可以实现无机盐溶液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溶解度的测量,而且具有实时、准确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另外整个测量过程几乎不用人为操作和干预,也是一种极其安全的测量方法。综上,电导率法必然是无机盐溶液在高温高压状态下测量其溶解度的最佳选择。 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溶液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当溶液的温度和压力不变时,溶液的电导率就与溶液的浓度一一对应,这就是本文用电导率法测量无机盐在高温高压下溶解度的理论基础[3]。无机盐的种类非常多,本文选取了硫酸钠这种在工业生产中十分常见的无机盐作为代表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在常温常压下,我们在不同温度下配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钠溶液,通过比较其浓度和电导率的关系,验证了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与其电导率值一一对应,并且发现,电导率最大值所对应的溶盐量与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差无几。因此,根据我们自行搭建的实验台,完成了对高温高压状态下硫酸钠溶液电导率的测量。 1 硫酸钠的电导率和溶解度的关系 1.1 影响硫酸钠电导率的因素 从根本上说,无机盐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溶液中的带电粒子密度、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和粒子的化学价有着直接的关系[4]。但是,如果对于同一种无机盐溶液,由于该溶液的带电粒子相同,也就是带电粒子的化学价相同,也就是对于同一种无机盐溶液,其电导率仅与带电粒子的密度和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有关,而带电粒子的密度仅与无机盐溶液的浓度有关;带电粒子的移动速度与无机盐溶液的压力和温度有关。综上,对于某种特定的无机盐溶液,其浓度、温度以及压力是决定电导率高低的重要物理量。 1.2无机盐溶液的浓度与其电导率的关系 无机盐溶液的浓度决定了溶液中带电粒子的浓度,而带电粒子的浓度决定了无机盐溶液电导率的高低[4]。但是,并不是无机盐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电导率也一定越高,而是无机盐溶液的电导率先随着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当无机盐溶液的浓度到达一定值(其溶解度附近)后,其电导率就已经趋于平稳,但是当无机盐溶液的浓度进一步增大后,无机盐溶液的电导率甚至开始下降[5]。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无机盐溶液的浓度很低时,由于溶液中的带电粒子数很少,无机盐的电离程度非常彻底,就是说,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大,带电粒子的浓度也会增大,即无机盐溶液的导电率也会增大;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进一步增大,溶液中的带电粒子浓度进一步增大,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进一步增大,这会大大影响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导致电解质的电离更加困难,导致电导率缓慢增大;当无机盐溶液的浓度非常高时,各种带电粒子间会相互耦合,使得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增反降,即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进一步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开始缓慢下降[6]。 综合上述分析,当溶液的温度和压力不变时,电导率由溶液的浓度唯一确定,这就是本文用电导率法测量硫酸钠在高温饱和水中溶解度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首先通过在常温常压下测量无机盐溶液电导率和溶液浓度的关系,用以验证该理论基础的可靠性。 2 硫酸钠在常温常压下的溶液浓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2.1 常温常压下测量电导率的实验系统 通过之前理论分析可知,温度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整个实验是在温度恒定状态下完成,本实验采用了DF-101S型恒温装置,并配合精度为0.1℃的温度计进行温度复查。实验中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钠溶液,是通过采用精度为0.01g的电子称准确称取蒸馏水和硫酸钠的质量,然后混合搅拌均匀。最后,当一定浓度硫酸钠溶液在DF-101S型恒温装置中一定时间后,采用电导率仪准确测量硫酸钠溶液的电导率,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 2.2 测量结果 在常温常压下,硫酸钠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先大后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溶液浓度很小时,硫酸钠的电离程度非常彻底,电导率快速增加,但是当硫酸钠溶液的浓度继续增大后,硫酸钠的电离程度开始降低,其电导率也随之变化缓慢,当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很高时,由于大量正负带电粒子耦合,导致电导率反而开始下降。常温常压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之前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3 硫酸钠在高温高压下的溶液浓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3.1 高温高压反应釜 随着溶液温度上升,溶液的压力也会随之上升,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我们设计并制造了高温高压反应釜。该反应釜由底座、本体和密封结构三部分构成。密封结构主要由不锈钢组成,但密封面由紫铜组成,密封结构与本体结构通过锥螺纹连接,即反应釜里面的压力越大,密封越牢固,并且密封面材质为紫铜,确保了绝对安全的密封效果。通过水压试验证明,该高温高压反应釜密封效果良好,可以承受35Mpa的压力。再通过加装测量电极,即可通过该高温高压反应釜实现对高温高压硫酸钠溶液电导率的测量。 3.2实验测量结果 高温高压下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与电导率的变化关系与常温常压下基本一致:电导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根据之前理论分析可知,无机盐溶液电导率最大值所对应的溶液浓度与其溶解度基本一致。硫酸钠在290℃溶解度为16g/100g左右,在300℃时溶解度为13g/100g,在320℃时溶解度为10g/100g,可见,随着温度的上升,硫酸钠的溶解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4 实验结论 (1)在常温常压下,随着硫酸钠溶液浓度增加,其电导率值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发现,电导率由增大变为减小的区间所对应的溶液浓度与其溶解度几乎一致。 (2)高温高压下硫酸钠溶液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与常温常压下基本一致。随着温度的上升,硫酸钠的溶解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范文十:草酸钠物料安全资料MSDS
物料安全资料(MSDS)草酸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
化学品中文名称:草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di-sodium oxa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草酸钠
化学品分子式:C2Na2O4
分子量:134.01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号
草酸钠100% 62-76-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食入和皮肤接触有害。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 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大量:给饮大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燃。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尘土。避免物质接触。保持密封屋内新鲜空气。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严禁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置。
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干燥,密封。储存温度在15°C -25°C。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
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化学品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抹护肤霜。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无味固体pH值:~ 8 (30 g/l H2O,20 °C)
熔点(℃):无资料休积密度:~ 600 kg/m3
沸点(℃):250-270 密度:无资料
燃点(℃):无资料闪点:无资料
爆炸限度: 上限:无资料
下限:无资料
热分解:
溶解性:
水(20 °C) 37 g/l
(100 °C) 63 g/l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强加热
禁忌物:
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会发生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 (大鼠经口): 7500 mg/kg (根据游离酸来计算)
吸入后:粘膜有刺激反应。
皮肤接触后:有皮肤吸收危险。
眼接触后:轻微刺激症状。
以下同样适用于草盐酸:食入后反胃和呕吐。吸入后黏膜刺激,咳嗽, 和呼吸困难。系统影响:血压下
降,毒害肝脏,心血管失调。
其他资料:
其他数据:处理产品时通常应当小心。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效应:
生物降解性:草酸:可降解。
其他生态数据:使用产品不当会产生生态问题。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方法:对化学品残存物的处置没有统一的国家法规。化学残存物一般作特殊废物。处置前应参阅国家
和地方有关法规。我们建议您联系相关机构或认可的废物处置公司,他们会建议您如何处置特殊废物。
包装: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外理污染物一样的方法来处理污染的包装。如果没有特别规
定,末污染的包装可作家庭废物对待或再循环使用。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包装标志: UN 编号:3282 包装类别:III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__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