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解题的开始,小学生的审题能力直接影响解题过程的正确性。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会在考试的初始阶段就体现出来。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倾向出发,积极主动、自觉地分析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学生考试障碍的主要表现,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克服学习困难。
第一,粗心导致错误的结果——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示例:17.58-5.49+4.51
==17.59-(5.49+4.51)
==17.59-10
==7.59
以上是学生经常犯错的典型案例。原因是:在题目中,学生没有掌握加减的计算规则,只靠直觉看到5.49和4.51可以组成十,于是开始动笔和挥手;结果错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述情况与学生在审题时缺乏关心和耐心密切相关,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审题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审题中,要教育引导学生从头到尾认真推敲,耐心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自信,但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题目的文字虽然极其简单,但我们的思维是完全不能简化的,这样才能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关键性,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第二,事物不清晰,造成数学错误——增加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积累
例:张师傅将一根120厘米长的水管锯成六段。每次切割都需要几个小时。张师傅分多少时间
这是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植树问题”类应用问题。如果学生经验不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很可能会损失几毛钱,大有作为。很多学生都不熟悉张灿师傅只要锯五次就把水管切成六块,所以思路无法展开,错误的公式是×(120÷6)。
帮助学生找出题目中隐藏的条件,明确原因和计算,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解题能力。由此到彼,要注意引导学生处处关注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常识,丰富和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爬五楼,只需要爬四层之间的楼梯;把一根管子锯成四段,其实只需要锯三次;当时钟敲10下时,实际声音之间的间隔只有9下...随着生活中对数学的感悟和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开阔视野、开阔思维、正确审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单一手段导致思维狭隘——学会用线图激发思维
例:一批红蓝墨水从店里出货。如果红墨水占总数,如果用蓝墨水替换40盒红墨水,蓝墨水占总数。有多少盒红墨水和蓝墨水
有些学生习惯于在考试中从问题和条件中寻找联系和探索思路,但从来不愿意借用线图进行考试和分析。他们认为画线图既费时又费力。这种单一的考试手段必然导致思维狭隘。当遇到上述问题时,这些学生在考试中就会有障碍。我从“人要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士兵需要各种武器才能打赢一场好仗”开始,启发学生:我们只能通过掌握各种考试方法来开拓解题思路,引导这些学生学会使用线图来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借助折线图,学生观察感知折线图,发现:40盒蓝墨水比交换后对应的多,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红蓝墨水的总盒数。这样,学生就可以用线图来理解事物和进行计算。
第四,迁移障碍导致思维中断——把握学科分类规律
举例:修一条路,A需要12天,b需要15天,A队比b队快多少?
本题目具体距离未知,只给出两队的工作时间,但工作效率要对比。很多同学认为条件不全,思维有问题,思维不可持续。其实如果学生能从“工程问题”中学到东西,用这个思路思考,问题就解决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东西统一起来,也就是把题目分类。这种分类首先体现在考试阶段。通过掌握知识转移和主题分类的规律,可以使之变得简单,简化复杂性,变抽象为具体。由于“距离÷时间=工作效率”,因此本主题中隐含的抽象工作总量为“1”分别除以A和B的工作时间,我们还可以得到A和B的工作效率之和,在此基础上,再也不难发现比一个数字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问题。
第五,心理习惯导致思维定势——学会理解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根绳子有176米长。第一次68米,第二次75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的短多少米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出错,大部分是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造成的。是的,所有的条件都必须用到”在心态的影响下,很多同学把它做成176-68-75=33(米)。为了把学生的错误经验转化为他们的认知财富,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转化思维:“这根绳子为什么短”能不能把比原来短的米数”换个说法,当学生意识到“比原来短的米数”是“用米数”之后,我让学生举一反三,比如:“比原来少了多少”意思是“花了多少钱”为了加深理解。最后,我启发学生“一根绳子176米长,这个多余的条件可以重新认识,消除心态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理解了思维方法的转变。
第六,指出错误造成思维障碍——提高抓住题目关键点的能力
例:6月上半月,某汽车厂完成了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前5天每天生产160辆,后10天每天生产150辆。结果超额完成了300辆汽车。这家工厂在6月上半月生产了多少辆汽车
学生关注“上半年完成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苦思冥想,我以为只有要求原计划生产的单元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只要把思考的重点转移到“另一半”上,也就是说从下半年实际完成的单元数来看,如果去掉多余的数,就是原计划生产的一半。只要找准方向,抓住重点,转换思路和方法,我们需要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多样化的学生思维,让学生抓住重点,抓住重点,选择正确的角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检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