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在北京发布的《XX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纳入研究范围的35个城市的生态投入指标表现较XX有所改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趋势乐观。
这份报告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新华社的《向东看》周刊联合发布的。这是继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在9月份通过17项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后,中国发布的第一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
该报告基于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现状:利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投资指数,对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35个大中城市和16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研究。报告没有强调城市在具体指标上的排名,而是划定了人类发展和生态投入的理想范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目标。
报告指出,在纳入研究范围的35个城市中,武汉、长沙等7个城市在将环境影响控制在较低水平的同时,实现了较高的人类发展水平;北京、广州、海口、长沙城市发展效率相对较高;此外,与XX相比,35个城市的生态投入指标表现有所改善。报告称,虽然非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转型方面需要更多支持,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乐观的。
该报告的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朱大建表示,报告还根据各个城市目前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促进人类发展、减少生态投入的相应建议。
同一天举行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新华社副社长俞少良指出,城市发展取决于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取决于人们的参与和促进,取决于人们的创新和创造。城市价值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如何对人的发展需求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对人的生存、生活、工作和发展表现出关怀。这两个都是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具体体现,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核心要素。
中国城市正依赖于& lsquoxx。规划制定自我发展的五年规划,同时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规划,以人为本,协调生态与人文发展。联合国系统驻华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诺德厚说。
武汉和长沙被授予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这个论坛上提出。XX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广州垃圾处理项目、佛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试点项目、重庆武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项目获XX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模范奖。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