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地点:济南
调查时间:8月4日8月10日
调查员:张
为了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成功就业,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然后我们将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前期,对xxx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45份,有效回收率96.7%;后期对xxx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9份,有效回收率84.9%。是& other控制人气大学生创业联盟经理岳建昌先生就大学生就业问题接受了采访。
1.2方法
调查采用自制问卷,随机抽取九难不同高校的学生和不同地区的居民,由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分发,匿名填写,现场收集。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工作状况、对大学生的评价和期望等。在采访中使用手机进行实时视频录制和摄影的方式对控制人气大学生创业联盟经理岳建昌先生来访。
1.3统计方法
将收集到的问卷逐一核对,并以表格形式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存档。将采访的视频、音频和照片数据存档。
2.整理结果
第一部分(8月4日8月5日)
在大学生自我评估部分,61%的学生对以前的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虽然目前形势严峻,但积极争取就业应该不难。28%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困难。另一部分学生表示对当前就业形势缺乏了解,仍是观望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男生对就业持乐观态度,而女生对现状了解更多。
后半部分(8月6日8月10日)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根据工作单位的不同性质,被调查人群分为五类,依次为A合资、B国企、C事业单位、D民企。
2.1合资企业
接受调查的人中,有100人在合资企业工作,几乎涵盖所有行业。其中56%认为用人单位招员工时本科毕业生的能力最重要,53%认为是团结的能力。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是责任感和团结精神。超过30%的人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当被问及本科毕业生就业前缺乏职业教育时,43%的受访者认为是职业规划指导,39%的受访者认为毕业生应该进行行业背景知识教育,16%的受访者选择专业礼仪培训,13%的受访者选择了职业道德教育。。至于大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回答者的观点相当一致。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
2.2国有企业
关于最需要提高的本科生能力和素质,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责任,36.5%、33.1%、39.2%和31.8%的受访者选择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抗压能力。和& other自我管理能力。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毕业生不称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交技能,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各认为创新能力和协作意识的缺乏导致了毕业生的不称职。
目前,本科毕业生往往因缺乏职业教育而不能胜任工作,90%的受访者认为本科毕业生应接受行业背景知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的培训。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可能提高自己能力的工作。在谈到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时,半数受访者选择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2.3机构
就本科生而言,51.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无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交能力,39.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从调查数据分析,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应届毕业生质量较好,35.4%的受访者意见一般。在谈到大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表达了明确的态度,即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可能提高自己努力能力的工作。
现在的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中,52.4%的受访者认为毕业生缺乏对企业专业知识的了解。在大学里,受访者也认为兼职真的很重要,但与学习相比,学习更重要。
2.4私营企业
经过调查,本科毕业生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原因是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大学生能力不够。被调查者对本科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评价普遍良好或一般。在职业教育中,大多数受访者选择行业背景知识和& other职业规划指导。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兼职很重要,也有受访者认为学习比兼职更重要。
在被调查者的讨论中,很多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很大的质疑,部分在职毕业生仍然缺乏道德。这也可以在数据中体现出来。职业规划也有一些不足。
二、调查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自身问题:能力不足、价值观错误、没有职业规划或规划错误、规划但不努力等。
社会问题:目前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向发达国家转型阶段,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转型,但是大企业、高科技企业、大型企业很少,更多的是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大家都知道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很多钱,但是企业工资低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全国招生是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应对未来一定阶段的社会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阶段,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数量和社会需求的不平等。
三.对策和建议
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很多,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雇主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经验论和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大家做出贡献,争夺人才。其次,选择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和实际岗位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根据岗位要求确定招聘人员的质量和数量。第三,确定科学的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试程序,制定考试内容,考试后按程序择优录取。
2.大学生应对就业问题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包括素质和能力。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的就业导向。目前,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根据实际市场情况更新观念,改变思维,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工作,而不是过于注重工资水平和地理位置。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就业机会。
3.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首先,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其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4.其他社会和政府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和社会必须做出相应的整体调整。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调查和总结
社会实践活动为生活在城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提供了广泛接触和了解群众的机会。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明白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的意义,认识到只有实践,到群众中去,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途径。
当我把它写在纸上时,我觉得很肤浅,所以我从来不知道我必须练习它。。社会实践使学生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挥不好。通过实践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是在实践中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有的模糊不清、不为所动的理论得到了巩固,原有的理论不足在实践中得到了弥补,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