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转发共青团xxx委办公室关于农村基层组织星级评定的通知》(万青办发〔2023〕18号)文件要求,参照xxx乡镇团委星级标准化建设评定参考标准。* *镇团委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乡镇团委班子战斗力增强
1.共青团队伍实力明显增强。模式创新后,团委书记、副书记实力明显增强。镇团委成员由评选前的4人增加到9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4人,其中编制内专职副书记1人,编制外副书记3人(派出所所长、农村信用社主任、私营企业主)。副书记做兼职没有任何待遇,任期届满后自动下台。在不增加运营费用的情况下增强基层团委的号召力和活力。有4名成员(包括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志向、有热血贡献的青年群体。将其纳入基层组织,对增强组织活力、优化组织氛围、提升组织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2.团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调整后队伍平均年龄由33岁下降到31岁,28岁以下比例占总人数的55.6%。
3.团委成员的学历提高了。调整后,在镇团委的学术结构中,本科教育人员比例为44.5%,增长30%。
4.团委成员代表性增强,编外人员明显增多。调整后,团委人员比例从80%下降到54.5%。编外人员比例从20%上升到45.5%。
二是乡镇团委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根据规范化管理的实现,镇团委完善并制定了六项工作制度:一是档案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定期轮换制度。建立由镇团委书记负责统筹协调,副书记和委员定期轮流支持工作的轮岗工作制度,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深化委员分工合作;三是建立共青团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团干部培训,组织团干部定期学习,抓好团外干部的个性化、差异化培训,加强团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乡镇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四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对共青团工作实行月报制度,每月向镇党委报告一次共青团工作,每半年向团委书面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每月报告一条工作信息,全年完成15条信息上报;第五,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我镇团委成员的特点和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设置岗位和职责;第六,建立区域联动机制。结合我镇共青团工作实际,聘请镇党委副书记为顾问,探索建立本地区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建立镇、企、校、村、农村信用社、茶叶协会等各级团组织之间的共建、互助、互助机制,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团组织活动。
第三,乡镇团委的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一是按照“一国一品”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一团一特”,镇团委开展创建“青年文明”、“青年志愿者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共青团品牌活动。招募50名志愿者,发展100名团员,建设新的练习生基地,建设新的海外团支部,完成1个非公团建设目标,组织3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二是深入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积极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加强共青团与世行合作,实施青年创业小额信贷项目;继续开展贫困大学生“梦想行动”。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四是扩大了乡镇团委联系青年的渠道
经过大力建设,我镇团委成员数量增加,成员职业分布更广,联系年轻人的渠道也大大拓宽。与青年的接触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实现的。第一,团委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共青团成员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共青团的思想和工作,积极拉近与共青团的距离。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年轻人联系。由于共青团团队的加强,共青团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一些乡镇企业的联合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使共青团与青年的接触更加频繁。第三,通过现代传播手段接触青年。我们镇专门成立了qq群、飞信平台、团委微信群等。,定期向团内青年发送就业信息和就业创业信息,让青年更积极地与镇团委保持联系。
5.乡镇团委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普遍增强
目前,镇团委整合资源的主要渠道有四个。第一,争取党和政府支持。模式创新后,共青团委员会的人员数量、力量和活动增加,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共青团工作,普遍给予更多的物质支持,并将其列入镇预算。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团委成员将自己工作中积累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共青团的工作资源,增强了团委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第三,充分发挥团委成员的能力和特长。新选拔的共青团兼职干部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共青团工作。比如卧窝店村一家私企老板王国林,也担任镇团委副书记,依托自己的砖厂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周边青年提供10多个就业见习岗位。第四,争取团内资源。镇团委实力壮大后,有能力承担上级团委的工作项目,在共青团各级领导机关更加重视和支持基层的大环境下,可以争取和利用好共青团内部更多的资源。
总之,在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 *镇团委基本实现了规范管理、菜单引导、信息服务、品牌发展、服务型建设的“五型”建设目标,完善了评价体系,激发了组织活力。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