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转变实现三大突破
——对通渭草畜产业化的思考
草畜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小麦、油料等许多农产品将受到严重冲击。而以西方为主的中国草畜产业,由于绿色、无污染、特色鲜明、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草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环境。草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把草畜产业建成大支柱、大产业,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农业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的转变,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草畜产业化是以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为基础,以加工服务企业为龙头,以家庭养殖为基础,以发展规模化养殖、畜牧业合资和基地建设为重点,按照产销、养殖、贸易、工农、农业、教育一体化管理的原则,实行x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形成市场主导、基地主导、基地乃至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通渭县草畜产业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全县草地资源929.8万亩,其中天然草地329万亩(现有289.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1%,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独特基础,也是全县最大的土地生态系统和绿色屏障。同时,全县每年有蚕豆、中草药、马铃薯等农作物秸秆和下脚料13万吨,经青贮和氨化技术处理后,也能成为优质高效的饲料。
草畜产业作为大规模农业的重要链条,对带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发展草畜产业可以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下脚料转化为肉类、家禽和蛋奶,不仅增加了价值,还增加了粮食总产量;二是发展草畜产业可以为种植业提供大量优质无公害肥料,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刺激以中草药和马铃薯为主的种植支柱产业向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第三,发展草畜产业可以有效促进加工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交通、服务等相关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四,发展草畜产业,必须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地,种植大量优质牧草,解决草畜矛盾,实现动态平衡,这将有效促进县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现风景优美、牲畜丰富的目标。因此,以草畜产业为农业产业化突破口,可以有效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相互促进和循环发展,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通渭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按照“两洋(羊)一药”的农业结构调整战略,通渭草畜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发展步伐,完善x域布局,产业运行初具规模,呈现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是草畜产业效率不断提高。全县草畜产业产值达到1.2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草畜产业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0元左右。肉类总产量达到13500吨,鸡蛋产量达到1283.5万吨,基本满足了城乡人民对肉类、鸡蛋、牛奶等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引进名优新特品种和杂交改良后,牛、羊、猪、鸡的良种率分别达到40%、50%、60%和70%,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是龙头企业持续成长发展。康达精细养殖有限公司、永明养殖厂、郑龙骨粉厂等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运行良好,带动了草畜产业化。
三是草业建设初具规模。1998年以来,已建成人工草地10150亩、改良草地50500亩、围栏草地10100亩、退耕还草10000亩、草种基地1056亩、红三叶种子繁育基地3010亩,引进优质牧草66种进行试验示范。
第四,规模经营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建设示范点和畜牧业强乡强村,全县发展畜牧业合资企业400家,规模农户7710户,饲养能力11.6万头,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3%。有3,862户家庭在温室中饲养牲畜,饲养能力为39,000头。以吕晶为中心,辐射带动东部和x部xx6个乡镇建设肉牛和肉羊生产基地,开发优质肉牛14200头,优质肉羊26300只。
第五,产后服务有了很大改善。按照“突出草食畜牧业,参与市场竞争,拓宽流通渠道,完善营销网络,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宗旨,成立了许勤乡桥上村牛羊养殖协会、吕晶镇种草养畜协会等6个养殖和交易协会,签订了10160亩草场订单,充分发挥了市外和市内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与此同时,全县有840多户从事畜禽贩运、屠宰和营销的个体经营户,以其智能化的信息、生动活泼的方法、迅捷的行动,成为搞活草畜产品流通的中坚力量。全县有19个活畜市场和17个肉类市场,其中吕晶和彪马是著名的牲畜市场,城乡集市更加活跃。
第六,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畜牧部门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制度,如宝祥、宝村等。深入农村社x,引导群众发展草畜产业,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和户籍率进一步提高,分别达到28%和56%。
二、困难和问题
一是草x管理保护不力,资源利用率低。由于长期忽视天然草地的保护、改良和建设,缺乏科学的草地利用规划。草地开垦80万亩,退化沙化60.8万亩,草地生产能力下降。8亩草原只能养一只羊。目前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41.13万只羊单位,全县人工草地面积约10万亩,可饲养15万只羊单位。因为利用率不到50%。每年约13万吨农作物秸秆和下脚料可饲养5万只羊。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秸秆的理论总载畜量为61.13万只羊单位,但全县草食动物实际存栏量为64.47万只羊单位,超载3.34只羊单位。此外,东x部的一些外来动物越界进行掠夺性放牧,导致草原严重超载。二是牲畜养殖程度低。近年来,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畜牧业尤为突出
是牛羊引进和品种改良缓慢,地方品种单一,退化严重。第三,草畜产业化水平低。全县畜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小,屠宰加工和冷藏环节薄弱。草制品加工龙头企业还是空白。饲料行业落后,规模化养殖效益不高,畜产品市场牵引力不足,大量牲畜销往外地,没有优势资源的产业。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新时期,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通渭草畜产业,基本思路是围绕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按照“草原家庭经营、优质草种、良种畜、暖棚畜圈、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重点发展草畜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大力实施“牧x养殖、农x育肥”的x域发展战略、“禁牧、舍饲、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认证、地方品牌”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完成从掠夺性放牧到舍饲、养、从数量型畜牧业到质量型数量型畜牧业、从小而全的适度规模养殖到集约化产业化的“三大转变”。实现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超过1万亩,无公害牛羊养殖超过10万头(只),草畜产业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的“三个突破”,加强“三型”草地综合治理,扶持草畜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大规模种植优质牧草, 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和地方名特畜产品,扩大发展规模,形成市场龙头、龙头基地、基地乃至农户。 通渭县将尽快走出一条高效生态的现代畜牧业道路,以一站式生产、加工、销售和贸工牧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努力把通渭县建设成为陇x特色畜牧业强县和畜产品贸易集散地。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加快通渭草畜产业化进程,应重点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一)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结合退耕还林(草)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根据《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加强天然草地保护的同时,积极规划,分步建设,以草定畜,恢复植被,逐步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争每年在岷x种植10万亩以红三叶、茅箭草为主的优质牧草,并逐年将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到2015年建成人工草地60万亩。二是积极争取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禁牧封育严重退化草地35.9万亩,对中度和轻度退化草地94.5万亩实行有计划的轮牧、休牧、补播,开展草地综合治理,使所有退化草地得到改善。第三,在依靠草x做好夏秋远x放牧的同时,积极推广大棚育肥,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增加饲料品种,使配合饲料的使用率达到20%以上。第四,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富含营养物质的副产品,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引进试验性秸秆微贮技术,使3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通过氨化处理加工成精料,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
(二)以加快工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扩大x域养殖规模。优化县域畜牧业资源配置,坚持x域发展,突出规模化养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按照“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特色、依托市场、建基地”的思路,建设能在县域形成相对集中、规模化、竞争力强、辐射带动效应的草产业、牛羊育肥养殖产业基地。一是建立以吕晶、索龙、马子川、许勤、四沟等乡镇为主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其次,欧拉羊的生产基地主要建立在马子川、许勤和四沟,黑紫羔羊的生产基地主要建立在西寨、清水、十里和岷x。三是建立以中寨、小寨、威信、包子等乡镇为主的大棚猪生产基地;第四,建立以梅川、西江、察布、文都等乡镇为主的禽、蛋、肉生产基地;第五,主要在洮河沿岸的郊x和村庄发展养鱼,建设小鱼塘,形成水产品基地;第六,岷x红三叶种子繁育基地主要建立在马子川,种草基地主要建立在东xxx。加快建设一批牛羊育肥专业村、猪、羊、鸡养殖专业村和专业协会,力争到“十五”末达到6000户规模化畜禽养殖户,发展50个专业村和100个养殖专业协会,尽快形成以基地为核心、辐射范围为半径的草畜产业发展网络,提升通渭草畜产业整体优势。
(三)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延伸草畜产业链。按照“扶优、强强、扶大”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具有竞争优势、辐射面广、社会生态效益好、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业和地x界限,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国内外投资方式,千方百计扩大龙头企业规模, 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优化组合培育。目前,要加大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狠抓畜产品工贸公司和周敏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线的改扩建,扩大岷x养殖场牛肉罐头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尽快启动周敏清真肉类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一库三线”。 积极示范实施草业及饲料加工、牛羊产品初级加工、牛羊产品深加工、占扎路屠宰畜产品工贸公司皮革生产线、毛条生产线等一批龙头项目。,将蕨麻猪、黑紫羔羊、当归羊等系列产品培育成“龙活精品”,使全县畜产品深加工率达到40%以上,发挥龙头企业的聚集带动作用,提高畜牧业附加值。努力培育吕晶、城关2-3家肉牛、肉羊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吕晶、马子川、城关3-4家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具有较强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的龙头骨干。积极在吕晶、马自川等畜禽主产x建设一批综合性畜禽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副产品初级市场,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做好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畜产品流通,不断完善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集散功能,使市场中心环节高效有序运行。
(四)以科教兴牧为切入点,提高草畜产业科技含量。尽快建设1万个种猪场和5000个良种仔猪养殖场,建设5个仔猪扩张村,继续提高细管牛的冻配,坚持每年引进一批良种羊,进行纯育种和杂交改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牛、羊、猪、鸡的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45%、55%、65%和75%。要采取技术承包、科技示范、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继续做好实用技术推广和畜牧业科技培训,开放青贮氨化饲料、暖棚饲养牲畜和配合饲料
将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畜牧业新技术,如毛发利用、羊杂交改良技术等推广到农民中,努力使每家每户都有一名科技人员,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县内要建设5个畜牧园x,积极开展家畜品种引种驯化、杂交改良、畜产品开发、优质牧草培育、饲养方式改进等试验示范。,为畜牧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档次。
(5)以依法畜牧业为切入点,确保草畜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把发展畜牧业与草原建设、退耕还草、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生态农业相结合,走高效生态畜牧业之路。根据《草原法》、《水土保持法》、《动物防疫法》、《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坚决禁止乱垦滥挖野生药材等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实行动物防疫检疫双轨制,严格防止疾病传播。防止盲目扩大畜禽数量,加强草原管理和保护,依法核实载畜量,采取草原围栏等措施防止过度载畜,及时清理过度放牧和跨境放牧畜群,尝试以草定畜,减轻草原压力,防止草原沙化和退化,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草畜产业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