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必须依托资源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积累发展潜力、增强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精心规划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千方百计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一、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县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产业发展的金钥匙。在开拓创新和努力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的重要抓手,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设立三大园区环境监测办公室,开通客户投诉热线,对重点企业实施挂牌保护。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完善六个项目推进保障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保障商户招、留、展的软环境。二是招商规模迅速扩大。牢固树立招商就是发展的理念,积极利用各类招商节庆平台,加强宣传推广,创新投资形式,广泛开展上门招商、商务招商、网络招商。五年来,全县引进项目50个,引资106.54亿元,到位32.43亿元。仅20**年上半年就签约项目28个,引资78亿元,到位15.93亿元,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第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始终把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招商引资,我们先后建成了* *工业园、* *生态旅游产业园、* *生态工业园,引进了* *铁矿、* *集团、* *公司等一批与招商长远发展相关的大型项目,建设了两个90万吨的钻石开采、* * 00吨球团矿加工、60万吨铜铁矿开采等项目。* *国家森林公园、* *古道等景区对外开放,* *公司上市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三大园区承载三大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四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依托优势资源,加强与大型企业和集团的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大型良好项目建设。,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3亿元。已经从2023年的81位前进到20**年的39位。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工作思路、方法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仍然跟不上企业对环境的要求,工作的一些短腿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投资的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认为招商是投资部门的事,和自己部门无关。有些干部群众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开阔。他们有一个想法,一个小小的头盔是满的,一个小小的富有是安全的。他们在工作中缺乏进取心和努力,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投资环境不够宽松。有些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重收费轻服务、重承诺轻守信用的现象。乱收费、乱检查、乱摊派的问题时有发生。少数人从狭隘的个人利益出发,百般刁难,阻挠企业的建设、生产和经营,严重挫伤了商家的投资热情。第三,投资信息不灵通。外商投资服务站尚未建立,信息闭塞。现有的投资渠道大多来自客户、朋友、亲戚或外商。少数部门捕捉投资信息、候门意识差,投资成功率不高。第四,招商方式不够专业。由于以企业和中介为主体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招商引资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模式仍以节日招商为主。从企业中吸引企业,吸引业务的作用不够突出,尤其是全民投资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实质性的动作。第五,投资项目不够合理。从近几年的引进项目来看,主要是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高能耗低附加值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多,科技含量低,而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项目少,与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建设数百亿产业集群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对下一步的建议
招商引资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今后,立足县域实际,正确把握发展形势,抓住各种重大机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集聚,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
(一)提高认识,凝聚投资。招商引资水平低,归根到底是思想认识落后。要把招商引资的效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懂经济、有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考核模式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联动意识,打破部门与乡镇分离的局面,引导全县牢固树立大投资、快发展、小投资、慢发展、不投资、难发展的观念,大力弘扬不怕磨嘴、摔断腿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管理,快速落实,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不同层次招商引资,充分调动各级各环节的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
(二)完善机制,优化投资环境。能否营造宽松、规范、公平、高效的投资服务环境,是招商引资成败的关键。事实证明,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一个,带动一批,投入生产。要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更加灵活、有特色、有吸引力、可操作性的招商引资政策,确保企业真正落户。将招商引资成效与干部政绩挂钩,进一步细化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加大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奖励力度,充分调动招商引资人员积极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审批项目,深入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真正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先进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充分发挥三大园区环境监管室的作用,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严厉打击盗窃企业财产、强买强卖、恶意妨碍工作闹事、破坏生产经营等行为,努力形成你投资、我铺垫、你赚钱、我保护、你有难、我帮助的良好发展氛围。
(3)加大投入,搭建招商平台。园区不仅是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高新技术的基地,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基地。在* *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 *生态旅游产业园三个园区高起点、高质量产业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激活多种形式和渠道的民间资本,通过股份制和合作制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做好园区配套建设,为促进项目落地提供良好的承载条件。突出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与优势同行的对接力度,争取山左高速和* *隧道早日建成,确保物流畅通快捷。修订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前预测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需求,盘活企业闲置土地,调整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优先保证优势项目的土地需求,避免规划随项目变化的被动局面。
(四)注重规划,选择投资项目。项目不仅是招商引资的对立面,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一个好的项目可能会吸引很多投资人的注意力,进而在业务选择上达到合作的理想效果。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资源整合,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科学论证,精心包装项目,使项目库更具针对性。把好项目引入关口,打破工业生产项目是投资项目的思维定势,注重与大企业、大财团对接,大力推进一批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优势项目,通过定点跟进、加强沟通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达到促进项目的目的。
(e)信息畅通,吸引投资的创新方式。有价值的信息是吸引投资的生命和源泉。要注意捕捉投资信息,通过海外投资工作站、同乡会、外商等渠道广泛收集信息,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大企业、大品牌、大公司的投资意向,了解他们在项目和投资中的兴趣点和重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对策,促进意向项目的早日签约。坚持走出去和邀请进来相结合,继续开展小团队招商、节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积极运用商务招商、连锁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等新的招商方式,不断扩大招商成果。同时,结合本县实际,充分调动在外工作的老乡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招商引资上相匹配,广泛邀请客户,积极举办一些高标准、高水平的园区或工业项目对接专题会议,扩大影响,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落户我县。
(六)加强培训,扩大投资团队。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熟练、工作努力的招商团队是招商成功的基础。要把团队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关键,加强学习和培训,引导投资人员充分了解招商所在地的发展基础、投资政策、资源分布、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礼仪,积极学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新思路、新思想、新举措,使其善于研究招商引资的思路、经营状况、投资意愿和发展方向,掌握谈判技巧,创新投资方式,夯实招商引资的基本技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有计划引进,选择一批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投资实务和项目谈判业务、社会关系良好的专业投资人才,以Xi、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为重点,通过选调经济人员走出去或聘请外企经理招商引资,不断壮大海外招商团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