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识字兴趣和能力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水平。
调查方法
对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习惯和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识字的基本态度。从动机、兴趣、技能等方面了解小学生对识字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2)形成这种态度和能力的原因。根据调查反映的情况进行研究、思考和分析,找出形成各种态度的原因。
(3)对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小库调查分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消除学生的粗心态度,提高能力。
(2)调查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3)调查时间:2023年5月6日。6 2023.5.10
(3)调查方法:问卷、讨论、讲座、作业。本次调查共发放和收集问卷80份,浏览教学作业50余本,听6节识字班,针对不同对象举办3次座谈会。基本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学生对扫盲的态度。
表情1:消极恶心的态度。根据问卷调查,大约68%的人讨厌识字。
表现二:积极爱恋的态度。根据问卷调查,约21%的人愿意积极阅读。
表现三:态度冷漠。根据问卷调查,约有11%的人是为了识字而识字。
通过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对识字兴趣浓厚,愿意以多种方式、多种形式进行自主阅读。大二学生相对被动,为了识字而读书的兴趣明显下降,有的学生甚至有反感情绪。一年级可以主动预习生词,方法多样,记忆效果明显。但是到了二年级,由于识字兴趣的下降,识字方法越来越单一,识字能力也在下降。与一年级相比,识字量下降了。
综上所述,缺乏主动性、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是小学生的主要表现。这些负面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消极心态的成因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消极心态产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机械单一识字教学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把生字的正确听写作为检验识字效果的最终目的,所以把抄写、造字、听写等一元练习作为复习巩固的主要形式。虽然教材中有一些形式,如拼音读图、读图读句、分类和课文阅读,但老师采用集中识字形式有很多种,但很少采用随文阅读,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结合讲读课文来教生词。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单调的阅读和重复生搬硬套的写作使学习新单词变得枯燥,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不够透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导致学生使用单词的能力较弱。
(二)学生读写能力的缺乏
在教学中发现自主识字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方法不够多样。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添加偏旁、去除偏旁、改变偏旁等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学生学习新单词的方法相对简单。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缺失
调查后记及建议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