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a)基本环境和条件差。第一,地理劣势。山区的人常说看到房子,哭着去它真实地反映了纵横沟渠、山势险峻的地理特征,使农业生产和生活异常艰难。第二,土壤差。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许多地方仍采用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第三,自然灾害频发。山洪、干旱、冰雹和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目前,崖口组只有15户居民生活在滑坡危险区,但农民抗灾能力较差。第四,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分散,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该村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显然,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力很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第一,基础卡落后。由于多年投资不足,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长期失修,普遍存在饮水困难、上学困难、难以前往等问题。第二,社会保障不完善。乡村诊所名存实亡。山区的人没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病时都很拮据。小病导致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里只有15%的农村妇女在病重时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里养老的主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的支撑。第三,文化生活缺失。由于缺书缺电,农民读书、看电影、听广播电视是常事。早上听鸡,白天听鸟,晚上听狗这是该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缺乏文化生活,封建迷信和赌博占了便宜,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第四,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防止农民进城就业,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人,尤其是贫困的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改革开放30年,这个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如今,农民进城务工仍然受到同工同酬的歧视,甚至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农民收入,造成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低。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里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低。据实地调查,全村有2023人,其中只有3人受过大学教育,7人受过中学教育,12人受过高中教育,306人受过初中教育,1390人受过小学教育,102人是文盲,199人没有上过学。贫困山区劳动力教育水平低。部分受过教育、技术熟练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肩负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同时,贫困山区农民培训机制难以建立,有培训点流于形式,农民发展技能和思想水平与新农村仍有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情,他们渴望争取政府拨款,但他们没有很大的动力贡献自己的钱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镇党委和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支持力度,采取了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然而,由于农村自然经济成分重、农民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市场调控不力以及高价低质农资等原因,农民收入增长仍然非常缓慢。这个村庄位于深山中。2023人513户,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仅522亩,多为旱地(山坡)。由于自然、地理、历史、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条件极差,雨天滑坡频发,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低下,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民人均收入虽然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占68%。这种情况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矛盾。
二、村庄新农村建设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村级队伍和一支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第一,要建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奋斗,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三种文化把优秀的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有钱的专家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完善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成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性补助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专业化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方式,让村干部有政治上的希望,有工资上的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二)把握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规划出发,分清主次,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第一,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落界限,科学编制村庄总体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社会公用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村庄建设。突出山区特色,明确各村的优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住宅布局,做到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三是正确把握规划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要体现和谐包容,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服从山地地形,基本不推山填塘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合理建立示范点,实行动态管理;要选择切入点和突破点,量力而行。一是要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看到成效的事情入手,如实施安全住宅建设、人畜分离、建设安全饮用水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汇聚资金做大事,做好事。
(三)重视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立没有新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大力落实农民素质教育项目。第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村(户)评比,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走出困境;等等,靠,想要思想,鼓励农民发挥好主观能力。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依托村小学,利用农民技术学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植加工行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 2 .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具有文化、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是& other监护人类型大农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龙头、返乡创业等。,要以教育为重点,努力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第三,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一代,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让贫困山区的孩子能够负担得起上学的费用,接受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四)注重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山区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强化优秀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建立贫困山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让山区农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中获得更多收入。第二,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尽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为贫困山区合格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5)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尽快改善贫困山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类建设。一是国家要结合贫困山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改革农民劳动力投入方式,加大国家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将农村公路延伸到有计划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让贫困山区的农民喝干净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进沼气能源建设,推动圈改、改厕改灶,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要加强门诊规范化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二,对于一些严寒、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下定决心,下更大的功夫,一次性投入,让群众通过异地搬迁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