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教育形式逐渐由单一的国家(即官办教育)多元化。目前,中国的教育形势是:公办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民办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网络教育初具规模,国外教育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居民对各种教育怎么看?各种教育应该如何调整策略来应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在这一相关问题上,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与中央电视台《中国金融报》最近对北京、Xi和武汉的9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信息时代,人们对新的在线教育模式表达了认可的态度。调查中,44.7%的人认为网络教育是未来的主流教育,41.7%的人认为网络教育也可以学习知识,86.4%的人对网络教育持积极态度(表5)。教育网络信息化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利用在线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远程教育的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已经被国内外人们普遍接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教育水平差异仍然很大。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将对缩小地区间教育差异、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发挥重要作用。调查还显示出以下特点:政府办教育仍起主导作用。尽管各种教育层出不穷,但41.7%的人对政府办教育的形式更有把握。在中国,公办教育是一个教育硬件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国际交流经验丰富的国家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办教育一直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这项调查还显示,以严肃严谨的教学著称的政府办教育深入人心。同时肯定国外教育比例也高,19.1%的人表示,如果可能的话,自己或家人应该多接受开放的海外教育;11.1%的人肯定民办教育,认为只要学生努力,就能成为人才;4%的人对网络教育持积极态度;值得一提的是:24.1%的人声称平等对待各类教育,部分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各类教育的管理力度,各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表1)。公办教育需要打破僵化。那么,被广泛认可的官办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调查中,39.1%的人认为首先要打破僵化,从办学的角度去适应发展开放的社会;28.8%的人认为教学要积极主动,让学生学好,学以致用;20%的人认为应该敞开大门,接纳想学习的人才;6.9%的人认为公办教育应自觉增加海外交流与合作(表2)。由于或多或少受到旧教育制度的影响,公立教育机构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形势。与国外教育相比,目前的国民教育仍然薄弱。因此,面对民办教育、外国教育和网络教育等新教育形式的冲击,民办教育应该尽快打破僵化、活跃的教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整竞争地位,迎接各种挑战。民办教育需要改善管理。面对日益普及的民办教育,41.2%的人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管理水平,扫清杂军的表象;24.1%的人认为办学问题要解决好,要正式出现在教育阶段;15.5%的人认为学籍认定很重要,对扩大生源有积极作用;14.4%认为教师的稳定也是一件大事;另有3%认为有必要加强环境设施建设(表3)。中国的民办教育是在公办教育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开始建立的。虽然目前的民办教育只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但它仍然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发挥着作用。民办教育遇到的管理水平低、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广泛沟通等困难,在发展路径上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民办教育只有逐步提高自身的软硬件水平,提高办学的整体吸引力,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国外教育重在高深知识。谈到进入中国的国外教育,60.1%的人说他们最看重国外的先进知识,20.9%的人看重良好的教育环境,9.2%的人看重良好的文凭,7.5%的人认为国外的教育是高薪的保证(表4)。随着外国经济活动全面介入中国市场,外国教育也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直接留学和联合教育培训是国外教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切入点。但是,一是中国教育市场不能满足国内教育需求;第二,人们对外国教育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盲目崇拜外国,这使得外国教育近年来在中国蓬勃发展。表1:教育日趋多元化,你更确定哪种?公办教育41.7%国外教育19.1%私立教育11.1%网络教育4%我平等对待所有人24.1%表2:公办教育,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打破僵化39.1%主动教学28.8%开门20%海外交流6.9%其他5.2%表3:民办教育,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管理水平41.2%学校资质24.1%学籍认可15.5%稳定教师14.4%环境设施3%其他1.8%表4:国外教育,什么最重要?高级知识60.1%好环境20.9%好文凭9.2%高薪保障7.5%其他2.3%表5:新兴网络教育,你的看法是:未来主流教育44.7%会学同样的知识41.7%会赶上新鲜感和时尚13.6%
[1]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