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促进依赖于资本、技术、信息和生产资料等资源的投入,科技、教育尤其是人才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
我县某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经完成,在XX镇服务过的23名志愿者也已就位,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志愿服务。
据统计,这23名志愿者分别来自XX、西浦、利通等城镇,其中男生11名,女生12名;8名本科生和15名专科生;涉及12个专业。他们的到来为村(社)的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知识、新文化,受到了村(社)两委会和群众的欢迎。志愿者在各自村(社区)担任村长助理或团支书,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协助村(社区)委员会完成日常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促进农村团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带领广大团员创新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23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村里服务时,去镇政府各部门进行悬挂练习。运用“三进两倒”的原则完成村(社区)和镇政府安排的工作。
一、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不熟悉基层环境
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训,志愿者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每个人对自己岗位的工作都有了更好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完成农村基层工作,需要了解和了解周围的环境。但是,在第一个月的工作中,每个志愿者的“多少、什么”的含义都是模糊的,这可以在他们各自的《九月工作报告》中看到。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报道中最常见的词是“等待”。
据了解,在30天的农村工作实践中,大家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村(社区)两委办公室值班的!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陌生的。除了与两个委员会的干部有过几次接触之外,他们管辖范围内的其他所谓人事结构和情况都是严重无知的,他们所在的村庄(社区)的具体情况更是模棱两可。经过实地了解,我们得出以下理由:
1.进村时,村(社区)干部忽视了领导职责。
2.志愿者也忽略了独立了解情况的必要性。
(二)角色转换没有完成
我们团队近80%的同志都是初入校园,正在从“学生”向“工人”转型,从过去的“万事俱备”向现在的“任重道远”,无疑是对心灵的挑战。
通过“一月农村工作试行”和“一月政府部门工作”,大家对工作明显感到无奈,“知识”和“工作”难以关联。
具体表现为:一是“村(社区)”和“政府”的交易方式存在一定的愚昧;其次,工作前期发生失职;另一种是有意识地逃避额外的工作。
(三)缺乏组织观念和自我呈现能力
这个问题在团委内部工作的动态参与中体现得很明显。比如20xx年10月,在团委举办的“志愿者运动会”上,我们23位高校同志都没有参加;其次,在团委组织的“志愿者联合会”里,我们还是看不到我们的23个大学生;再者,在镇团委开展的活动中,大家都充满了退缩心理。
其次,我们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古人常说:“错误可以改正,好的才是最好的。”。为了帮助大学生尽早熟悉情况,胜任工作,从而提高自己,提高能力,我认为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调查了解社会状况和舆论
在我看来,在“工作”和“学习”的条件下,能够解决问题,是一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方法。在20xx年10月9日的“志愿者工作会议”上,镇党委书记马世雄针对大学生的“陌生环境”,提出了“三进两出”的原则。是指:“在一周五天的工作中,用三天时间提高政府部门办事能力,安排两天时间下乡了解、总结、汇报当地的环境和人民的感受。对于村(社区)出现的问题,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解决办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环境不熟悉的问题。因为它既保证了“村(社区)”和“政府”工作的顺利完成,又增加了志愿者与民众接触的机会。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继续倡导志愿者坚持“三进两减”原则,确保“农村”和“事业单位”工作顺利推进;
2.继续倡导志愿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村庄(社区),增加对人民群众感受和舆论的了解;
3.继续强化村(社区)委员会干部正确“引导、介绍、教育、引领”志愿者的职责。
(二)加强对自身问题的认识
在镇政府锻炼的时候,大家都能明显感觉到,手里的“校园知识”和现实中的“工作能力”差距很大,这也导致我们的一些同志情绪低落,甚至迷失方向;而且对待额外工作的态度也有矛盾。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个人建议:第一,要真正理解他们的困难,从工作生活做起;其次,在我们的团队中,工作中要做到“互助互爱”的程度;再者,希望上级能对额外的工作提供支持和照顾;最后,在处理自己的缺陷时,要深化学习,虚心请教老同事,在工作中得到他们的指导。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志愿者管理,按照《志愿者管理条例》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评估;
2.服务期内分工明确,强调责任制;
3.重视志愿者办公技能的培养,提倡各部门“动手”教学;
4.工作之外,鼓励大学生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进行相应的技能鉴定;
(三)加强对团队合作的理解
20xx年10月12日,“* *大学生志愿者宣传服务小组”正式成立。宣传服务团队的成立代表了我们23位志愿者的团结。它的成立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共青团的建设,也加深了对我镇文明建设的支持,增强了相互合作的默契。
同时,坚持两周一次的“志愿者例会”制度,旨在加深沟通中的相互理解,为未来工作和活动中的“团结、援助、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组织志愿者参加各种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生机和活力,尽最大努力挖掘他们在文学、艺术、组织、策划和写作方面的才能,让他们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