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青年报青年旅游传播研究所主办、中国大学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近日发布。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意花钱买吃的;自助旅游备受青睐,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暑假更倾向于旅游,网络成了主要的信息来源;新媒体是他们分享旅行经历的首选。
本次调查的样本数据库是从教育部官网公布的985所高校和211所高校名单中选取的23所高校。这项调查涵盖了来自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等23所大学的约1800名大学生。共收集问卷1751份,有效率约97.88%。被调查者中,男生占49.51%,女生占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20%,大二31%,大三29%,大四10%,研究生10%。
强烈的出国旅游意愿仍然不常见
根据调查,近90%的受访者表示热爱旅游,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是积极的。
从旅游范围来看,57.57%的受访者近期在省内旅游,比2023年高3.54%;58.08%的受访者近期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2023年增长10.5%;只有7.54%的受访者最近出国旅游过。
出行频率方面,47.91%的受访者每学期出行一次,28.65%的受访者每学期出行一次,仅有15.36%的受访者每学期出行三次以上,8.02%的受访者从未出行。
出行时间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出行时间为3天至1周,占总数的56.77%,比2023年增加约3个百分点;但一周以上的长途出行比例为6.66%,比2023年低4.15%。
受访者中,46.82%的受访者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之间,32.07%的受访者月生活费在1000 ~ 1500元之间,比2023年增长4.18%。
旅游费用来源调查结果与2023年大致相同,60.64%的受访者资金来自父母,23.01%的受访者节省生活费用,11.7%的受访者兼职。
39.45%的受访者愿意将生活费用的10%~20%用于旅游;28.29%的受访者愿意将生活费用的20%~30%用于旅游,比2023年下降5.31%;10.75%的受访者愿意将超过30%的生活费用用于旅游,但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2.89%。
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不足”仍然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2023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左右,但仍占64.39%;“时间不够”依然排第二,占23.62%,略高于2023年。
住宿费用最高,最愿意花钱买吃的
在短途旅行中(3天以内),40.88%的人花费在200元,41.92%的人花费在500元,只有14.12%的人花费在1000元。
中长途旅行(3天以上),200元花费的比例下降到22.11%,200~500元花费的比例下降到34.66%,500~1000元花费的比例上升到25.22%。
在所有费用中,住宿成为最贵的项目,占31.73%;其次是景点门票,占20.88%,其次是交通(17.38%)和餐饮(16.98%)。
从消费意愿来看,78.22%的大学生愿意在食品上花钱,看专场(38.37%)、买地方特产(33.66%)和景点门票(32.1%)排在食品之后,与2023年持平。
自助旅游很受欢迎。火车是首选的交通工具
本次调查中,73.17%的受访者选择自助游,这表明自助游在大学生中非常受欢迎,而选择旅行社团体旅游和社区旅游的分别只有14.91%和6.28%。
在选择旅行伴侣时,“好朋友”仍占第一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学(11.91%)和“独自一人”(10.82%),而“爱人”占9.79%。
在“是否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中,71.16%的受访者选择乘坐“火车”,其他交通工具的比例远低于火车。50.6%选择“汽车”,20.96%选择“飞机”,10.57%选择“自行车”,6%选择“轮船”。
观赏风景仍然是旅行的主要目的
在旅游目的调查中,“看风景”(56.38%)仍排在第一位,比2023年增长18.45%;“增长知识”(48.71%)仍然排在第二位,比2023年增长19.5%。
暑假更倾向于网上旅游,寻找旅游信息
在出行时间的选择上,“暑假”仍然是受访者的首选,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3.85%,而选择“十一黄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长假(31.47%)和“双休日”(25.01%)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价格信息”两项调查中,“网上信息”排名第一,分别占61.56%和65.1%,占绝对比重,远远超过“朋友介绍”和“通过旅行社”的方法。
55.27%的受访者表示会提前两周做好出行准备,30.07%的受访者选择“提前一个月”,与2023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适度仍然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仍然是大学生的首要考虑因素,占39.52%;其次是“成本”,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20.85%。这个结果和2023年基本一致。
在“旅行过程中的不满意环节”调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然是让大学生容易感到不满意的环节。
最喜欢用新媒体分享图片
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传统的分享旅行感受的方式,如互送照片、发彩信等,已经不再是主流,而“博客”(54.25%)、社交网站(48.32%)和“微博”(30.5%)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分享方式。
77.49%的受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旅行照片,只有16.13%的人会选择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旅行感受。
海外旅行更喜欢自然风景景点
本次调查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海外旅游项目,调查结构与前一次类似。
“以新的视角看待世界”(70.76%)成为大学生选择出国旅游的最重要目的,其次是“获得洞察力”(65.68%)和“锻炼自己”(61.39%)。可以看出,大学生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独立性。
海外目的地中,“自然风光”受大学生青睐,占66.78%,而“历史人物”次之,占33.22%。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选择出国旅游时,停留的时间比在国内旅游时要长。58.7%的受访者选择停留10天以上,31.25%选择停留一周,只有6.78%进行3-5天的短途旅行。
“背包自助”和“交流游学”已成为最重要的出境旅游方式
在选择海外旅游模式时,“交流游学”(37.66%)和“背包自助”(35.26%)是两种主要模式。选择“背包自助”的人中,男生占55.45%,女生占44.55%;选择交换学习的人中,男生占43.99%,女生占56.01%。可以看出,在选择海外旅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喜欢背包旅行,女生更喜欢通过交流或者项目交流的方式边学习边旅行。
在阻碍海外旅游的因素调查中,“高运输成本”(58.31%)成为第一障碍,其次是“签证困难”(44.89%)和“安全问题”(43%)。“不被信任的旅行社”是最小的因素,仅占22.9%,说明大学生在选择出国旅游时,对旅行社的信任度还是比较高的。
年轻人是旅游业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是其中最具活力和市场潜力的群体。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已连续三年开展,中国青年报青年旅游传播研究所每年将继续开展此项调查,让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一群体的旅游意愿和消费趋势,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参考,对旅游市场的发展做出前瞻性判断;使旅游企业和目的地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定制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它使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旅行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