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的加速老龄化,空巢老人的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让老年人过上安全、幸x、充实的晚年,已经成为所有人的重要问题。
到2030年,中国将有2亿多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需要照顾、独居或夫妻双方共同生活的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孩子没有老婆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孩子但和他相依为命的老人,还有一种是孩子离家很远的老人,只能待在空巢里。
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1.69亿,占总人口的12%。根据国家老龄办公室的统计,近一半的老年人属于城x和农村的空巢家庭或空巢家庭。xxx老龄办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xxx老年人口250万人,占全x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超过1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接近3亿,空巢老人的比例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2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越来越困难,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越来越大。“活”与“不活”的现状并存。然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社会现实的挑战。刚刚走出来的三四十岁的“70后”,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工作压力和日常娱乐是这个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已经成为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艰苦奋斗的“80后”,面对高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大部分人要么会成为“房奴”,要么只能“吃老本”。他们对不远的父母养老的问题非常困惑。甚至有人表达“十年后谁来供养我父母”的感觉。
没有关爱,生活不易
根据国家老年办公室的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是自己生活或者完全不能自理,其中空巢老人较多。xxx老年学学会课题组对城乡空巢老人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近20%的空巢老人认为生活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的家务已经成为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是可以很难克服的,那么空巢老人在遇到突发情况甚至意外时往往束手无策,必然导致空巢老人孤独终老的悲剧。
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尤其是农村地x的空巢老人
相关数据显示,“空巢老人”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尤其是农村地x。他们大多没有养老保障,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子女补贴。但老年人的劳动收入非常有限,对子女的补贴缺乏稳定性,标准较低,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收入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了额外的支出,比如“医疗费用”,占了大部分老年人生活费用的很大一部分,这种矛盾就造成了“看病难”、“照顾病”、“怕看病”等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因此,一些“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支持,尤其是在医疗费用的支付上。
疾病,就医困难
对北京、厦门、延吉“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各种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根据xxx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54.64%的老人表示,他们最害怕生病是因为无人照顾。空巢老人在面对疾病时,往往面临三种“无奈”的困境:突发的突发事件不明,慢性病无人问津,医疗费用高得难以承受。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中尤为明显。对湖北x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显示,只有40.7%的人认为就医方便;面对疾病,55.6%的受访老年人选择“简单治疗”,16.2%选择“间歇治疗”,只有21.8%采用“常规治疗”,6.4%放弃治疗。xxx老龄办在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时发现,90%以上的空巢老人选择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期居家养老、紧急救助等。
精神上孤独,不快乐
身体机能的衰退,个人价值的丧失,孩子的缺失,让空巢老人感到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根据对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地城乡空巢老人心理状况的调查,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态有情绪暗淡、抑郁、孤独、食欲不振、睡眠障碍、脾气暴躁或皱眉、与人相处困难、得过且过等。有些空巢老人甚至会想到自杀。根据xxx老龄办和xxx老龄办的入户调查,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享受老年,对老年有用。对南京xxx空巢老人活动需求的调查表明,希望孩子多打电话,多回家是很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为老年人组织更多的公益活动,为老年人设立活动室,已经成为空巢老人缓解孤独生活的主要心理需求。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