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汛期最糟糕的时候。夏季防汛工作报告怎么写?以下是2023年夏季防洪工作的样本报告。请阅读以供参考。
2023年夏季防汛工作报告
该市是省会,位于该省的中北部,在五个水野和湖边。辖四县五区五开发区(新区),总面积7400平方公里,总人口475万。全市GDP 1409亿元,财政总收入190亿元。低洼城市,易涝易涝,是全国首批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全市水利工程7400余项,其中总长度1128公里的外防洪堤72座,中小型水库489座,机电排灌站总装机容量23万千瓦。1998年后,在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城市防洪排涝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昌南和昌北两个百年一遇的防洪包围圈。城市电气排水总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排水标准达到20年一遇暴雨排水。市区主要堤防有福达油堤、赣东堤、南围堤、滨河堤,主要放电站有青山湖放电站、忻州放电站、前湖放电站、余伟放电站。
自今年年初以来,我们的城市一直密切关注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本中心立足于预防重大洪涝灾害,抵御重大洪涝灾害,抓住重大风险,抢救重大灾害,精心部署,艰苦奋斗,早做好防汛准备,严抓务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洪准备
1、实行防洪责任制。汛期前,市、县、乡三级防汛指挥部和防汛指挥部成员调整到位,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重要堤防、水库和蓄滞洪区实行县级以上领导为行政负责人。3月底至4月初,市、县、乡召开了各级防汛工作会议,下发了各级防汛目标任务书,全面部署了今年的防汛工作。进行3次防汛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市、县、乡三级联防办公室将从4月1日起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2.建立防洪和应急救援队伍。全市组建了13万人的群众性防汛抢险队伍,市防总组建了3.7万人的突击抢险队伍;全市482座小型水库的549名安全管理员已全部完成选聘和再就业,并全部到位,在汛期进行检查和报告;全市87个乡镇联防办公室进一步优化,配备专兼职人员。
3.编制和完善防洪规划。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市政府发布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根据水利工程防洪方案的编制审查程序和要求,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方案。已按计划编制和实施。进一步完善山洪危险区居民转移规划和跨汛期建设、溃坝等工程防洪规划。
4.准备足够的防洪材料。为了及时弥补年初防冻灾消耗的草包,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目前,草包已经添加到冷冻前的数量。据统计,全市目前储备草包238万个,编织袋409万个,麻袋36万个,鹅卵石29万个,石头4.8万块,救生衣3435件,救生圈80个,救生艇2艘,突击艇11艘,全部达到或超过计划数量。
5.落实防洪资金。市、县财政进一步加大防洪资金投入,市财政安排600万元购买防洪物资,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加固水库;县财政投入280万元用于修复水毁工程和购买防洪石、草袋;新建县投资170万元,整治6个重要险段水毁工程;其他县区也安排了防洪除险资金。市级防洪资金已落实55万元,县级防洪资金不低于20万元;各省市47.4万元的水库检查和洪水报告费已全部拨付到相关县区,并已发放到群众手中。正在安排水库洪水报告的资金。
6.为项目做好准备。去冬今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40座水库达标,堤防加高加固60公里,疏浚河道118公里,修复危房963处。列入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197座病险水库,已完成181座,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24座病险水库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施工将在年底前开始,以确保危险水库将在三年内拆除并加盖。
7、防洪工程的实施。全市5万亩以上堤防和重点小(ⅰ类)及以上水库基本实现了路通、电通、电话通,其他大部分防洪工程实现了通路、电通、电话通;市县防汛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与市应急指挥系统实现无障碍链接;对该河段实施采砂专项治理,从4月1日起,所有采砂运输船舶将集中停靠管理。
二、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以副部长一行此次来我市访问为契机,深入贯彻国防总指示和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收紧防汛弦,做到有水有水有备无患,有水少水大做好防汛准备。
1、开展防洪检查。4月至5月,将安排两次防汛检查,即市防总成员防汛检查和全市防汛工程重大调查。检查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小型水库隐患排查;二是在建水利工程防洪措施;三是重要堤防、破堤工程和穿堤建筑物的险段;四是防汛物资储备;第五,河道清理情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2、开展防洪知识培训。计划5月初在全市举办防洪知识培训班,培训县乡防汛指挥人员、水库安全管理员、防汛机动救援队员、乡镇防汛办公室主任。
3、开展防汛队伍演练。计划5月中旬组织市级防汛机动救援队、民兵船连、潜水员分队开展实战救援和救灾演练,进一步提高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4.加强应急管理。坚持防汛值班制度,根据防汛需求及时加强值班力量,确保防汛指令和消息畅通。加强暴雨洪水预警预报,做好防洪排涝指挥调度,保障防洪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做好抗旱准备。坚持防汛抗旱并举,两手都要硬。在做好防洪的同时,积极做好抗旱救灾的准备工作,加强各种蓄水工程的调度,在汛期结束时合理拦截最后的雨为了抗旱而蓄水。
2023年夏季防汛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我们街道以预防重大洪灾,抵御重大灾害,抓住重大风险,根据安全第一,时刻警惕,预防为主,全力救人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上级对防汛工作的要求,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制,积极开展防汛准备和防御工作,提前部署,落实措施,坚持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做好防汛工作。现将今年防汛工作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加强领导,部署部署,落实责任
年初,街道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制定发布了《2023年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部署》和《2023年防汛防地质灾害预案》,进一步完善了《2023年防汛应急预案》。街道和村庄把防汛工作放在首位,认真研究部署,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实行三包、七保;:实行街道干部村村通、村干部电影村村通、党员入户的办法;落实避险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避险设施,救援队伍,提前转移人员,报警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出现死角。
二是加大群防群防的宣传力度,及时分发防灾避灾理解卡片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条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群众充分认识防洪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自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急自救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做好防灾避险工作理解卡片发布登记,与隐患点居民保持24小时沟通,及时报告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掌握其实际情况和第一手影像资料。
三是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汛期前,做好隐患排查,特别是泥石流、崩塌、大通河沿岸居民区、排洪沟等的综合排查,并登记排查结果。对存在隐患的排水沟,及时清理疏通障碍物,做好一切排水准备。认真对比各区防汛指挥部的汛前检查通知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总结、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隐患的消除。
汛期对危房、山坡下住户、排洪沟、大通河沿岸等隐患点进行动态监测检查,遇有暴雨、河水上涨等情况,应动员灾害威胁严重地区的居民及时疏散,确保人身安全。及时报告调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并组织人员消除隐患。认真开展防洪工程检查,安排4个村多次清理疏通各自区域的排洪沟,确保排洪渠道畅通。不过,做汛期筛选的不止这些。
第四,认真落实救灾队伍
街道成立了以全体干部、党员、民兵、综合管理人员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伍。每个村庄都成立了一个不少于40人的救援队,由一名主要领导人担任队长。遇有险情,应急救援队伍将迅速到位,全力以赴,有序开展各项地质灾害、防汛抢险工作。
街道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救援队,为防洪和地质灾害救援准备药品和医疗器械,以确保在发生危险情况时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五、全面做好物资储备工作
根据& other抵御重大灾害,预防重大灾害的要求,不断充实防灾减灾物资储备,采取现场储备、定点储备等形式,使物资储备充足,为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街道防汛物资储备:4辆车,50个防汛桩,6000个编织袋(目前3000个,约定3000个),20把铲子(目前7把,约定13把),0.4吨铅丝(约定),2吨水泥(约定),40平方米砂石(约定),5顶帐篷和雨衣
四个村的物资储备:40辆车,200个防洪桩,800个编织袋,200把铁锹,1.6吨铅丝,8吨水泥,160平米砂石,370盒方便面,370捆矿泉水,80盒饼干。
地质灾害监测包5个,每条街1个,4个村,配备监测服、雨靴、手电筒、锣、钢卷尺、胶片尺、手提铁锹、安全帽、锤子。
六、加强防汛值班制度,确保防汛信息畅通,严格执行街道、村两级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认真做好防汛值班记录,保持通讯畅通,接到防汛通知时及时传达四村防灾避险准备情况。村级监测员在雨天对隐患点进行日常巡查和24小时监测,密切掌握隐患点变化情况,关注天气情况,跟踪灾害性天气,及时查询收集实时洪水和灾情信息,争取第一时间掌握洪水情况,上传下达,遇有险情及时通知群众避险转移。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