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调研参考:当前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思考医师负责疑难、危重病例诊治及抢救,组织会诊讨论,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科主任作为行政负责人,主要职责是抓管理、抓质量、抓安全,负责医务人员考核、培训等工作,制定科室发展规划。
4.1.3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规章制度,是医疗活动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医疗环节质量产生的基础。要以制度为纲,按制度办事,受制度约束,将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操作规定,从而规范医疗行为,以环节质量的提高促进最终医疗质量的提高。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认真坚持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听班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处方管理办法》,定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保障制度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违章必究。新分配医务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规章制度培训。
4.2加大检查力度,强化质量意识
4.2.1开展多层次质量检查。要认真落实质量检查,突出重点,抓住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难点,做到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质量检查与考核评价相结合,使质量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性医疗质量大检查,医务部门每月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抽查,各科室每月进行一次医疗质量自查,做到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检查相结合,重点在内涵质量检查上下功夫。医疗质量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质量进行督查,主要检查交班本、病历书写、处方、申请单、报告单、制度落实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2开展质量意识教育。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医院现阶段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均与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淡漠或错误意识观点密不可分。医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活动,增强医务人员质量意识,变被动接受检查为主动做好工作。科主任首先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医疗质量作为科室管理工作重要内容。医院应强调、重申医务部门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其职权范围,使其充分、独立行使检查、监督、管理职能。要将医疗质量与医务人员的学习培训、进修、考核、晋升等工作挂钩,对出现突出医疗质量问题的随时进行曝光。
4.2.3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医疗文书是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抓紧“三基三严”训练,从每一份病历、每一张处方抓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评分标准,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并将质量检查与考核、晋升挂钩,责任到人。要注重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重点检查疑难、危重、手术病例。发现乙级、丙级病历以及不合格处方、申请单、门诊病历等要进行经济处罚。
4.2.4重视医技质量管理。注重加强临床、医技协作,重视医技质量管理,建立临床、医技科室质量反馈制度。医务部门每季度组织召开临床、医技科室联席会,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相互促进工作。医技科室要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按照质控标准,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时限性,重要诊断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字。药剂科要配合临床医师开展抗生素合理使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4.3狠抓医疗安全,杜绝医疗事故
4.3.1加强法制学习。医务人员要反复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医务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报告会、法律知识讲座、医疗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和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因病施治,严格遵守各项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注重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4.3.2签订医疗安全责任书。各科室负责人与医院签订医疗安全责任书,把安全管理与科主任考核、评先、晋级、晋升挂钩。每月无投诉、全年无医疗纠纷赔偿科室给予当月奖励或全年一次性奖励。对发生医疗纠纷科室及当事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及严肃处理,如发生经济赔偿则按比例扣除当事人、科室负责人奖金。
4.3.3加强病案管理工作。发生医疗纠纷时,病历将作为医患双方举证的重要资料,医务人员除认真、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外,应加强病案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住院病历及重要资料的保管,严格执行病案借阅、查阅、复印制度,对损害、遗失、随意涂改者严肃处理。各科室出院病历必须经质控人员及科主任审签后上交,病案室要对出院病历进行筛查、登记,合格者方能归档,缺陷病历通知责任人及时完善。
4.3.4妥善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警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若发生医疗纠纷,应逐级上报,医务部门接到报告后,要认真调查核实,向患者或其家属耐心解释,必要时组织专家讨论,以书面形式给予答复,尽可能避免激化矛盾。定期举行医疗纠纷分析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提出具体防范措施,消除各种医疗缺陷与隐患。对发生医疗事故者,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4.4开展业务学习,注重人才培养
4.4.1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内涵建设的深入,既包括从全院医疗质量评价的宏观管理,向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微观管理层面深入,也包括各种质量管理方法如标准化管理等在医院质量管理各个研究领域广泛深入的应用。医务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掌握和运用现代医院管理方法,积极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要大力推行临床路径,促进诊疗标准化,通过建立医生、病人、医院管理者三者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促进诊疗行为的规范化,增进医间协作、医患沟通。
4.4.2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狠抓继续医学教育,促进质量持续改进。通过培训班、讲座、会议等不同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改进。每月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并实行学分制,未完成规定学分者不得参加年终考核。鼓励医务人员撰写论文、参加院外学术交流,选派科主任参加短期培训班,了解国内外学术新进展。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活跃医院学术气氛。定期举办专业知识竞赛,每年底举行医务人员业务考试,将比赛、考试考核成绩列入年度考核内容,激发大家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4.4.3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要以创新求改进,不断改进医疗质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质量管理手段。要引入循证思想,推进决策科学化。要确定“科技兴院”发展战略,发挥重点专科作用,带动多学科全面发展。注重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后备力量,建立住院医师培养制度、专科医师培养制度,通过规范化培训,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鼓励、支持各科室开展科研项目,拓宽业务范围,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总之,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又要在行动上积极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只有将医疗质量抓好抓实,医院管理才会取得实效,医院发展才能顺利加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