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砖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和墓葬建筑的重要原料,由于铭文砖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往往成为我国考古学、墓葬制度、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铭文砖上的铭文,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铭刻文字,同时也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演变、书法风格形成的第一手资料,与甲骨文、金文、玺印文字等书法样式一样,作为铭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书法演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铭文砖是通过摹印、刻划、书写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是我国书法艺术特有的形式之一。在铭文砖中,我国自战国以来直至五代、两宋以来的书风几乎都有充分的反映,可以说是一部从没有断裂的“中国古代书法史”。尤其出自民间刻工之手的砖文,其所具有的强烈的个性特点,清秀、朴素、自然、率意之美,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文从铭文砖的历史沿革、砖文分类、书体演变、风格特点等几方面,试对这一问题略作阐述。
一、“铭文砖”的历史沿革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铭文砖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发展、鼎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铭文砖艺术急剧衰落下去。铭文砖从萌芽到急剧衰落,经过了将近一千八百余年的时间。根据铭文砖的发展状况,我们将铭文砖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期、高峰期、衰落期。春秋晚期至秦朝灭亡,为铭文砖的萌芽期;汉代为铭文砖的发展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铭文砖发展的高峰期;隋唐、五代两宋,为铭文砖的急剧衰落期。
1、萌芽期
春秋晚期至秦朝灭亡为铭文砖的萌芽期。此一时期,在秦、齐等地区都曾发掘出土模印、刻写铭文砖。考古工作者在邹城出土带有刻写文字的铭文砖,这是目前已发现的比较早的铭文砖。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秦都咸阳亦出土了大约一百余块战国晚期以来的铭文砖,制作时间主要集中在秦孝公时期至秦灭亡时期这一阶段。这批铭文文字简约,多为“物勒工名”砖文,在书法形式上尚有陶泥、玺印影响的痕迹。到了秦朝,也出现了十几字的铭文砖:“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铭文砖,即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铭文砖遗存,体现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
2、发展期
两汉时期是铭文砖逐步进入强盛发展的历史时期。全国各地先后都有此一时期铭文砖的出土。西汉时期,主要集中在大型宫殿遗址,墓葬出土则并不多见。如陕西西安建章宫遗址出土的“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砖,陕西韩城芝川扶荔宫遗址出土“夏阳扶荔宫令壁与天地无极”铭文砖以及“夏”、“阳宫”残字砖以及陕西淳化甘泉宫遗址出土的铭文砖等,都是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上的重要发现。西汉早期出土铭文砖基本上为“物勒工名”砖、吉语砖,西汉中期以后,纪年砖这一铭文砖形制开始出现,如河南商水扶苏故城出土的汉昭帝时期的“元平”,即为地面建筑所用的有年号的铭文砖。东汉时期,铭文砖出土的数量急剧增多,其中大多集中分布在墓葬用砖中,这与当时墓葬制度的变化有相当大的关系,由于东汉改变了以竖穴式墓坑为横穴式的墓葬形制,这一墓葬形制的根本性改变,为大量墓葬用砖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铭文砖的大量出现,也就应运而生。目前发现最早的东汉墓葬纪年砖为四川峨眉出土的东汉初年“建武十四年砖”、“建武十九年砖”。东汉以来,这一形制的铭文砖一直获得不断地发展,在墓葬中被大量使用,到南北朝时期仍然有大量的出土,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减少、消失。这一时期,其他形制的铭文砖在东汉时期也陆续开始出现,如墓志砖、随意刻写砖等。1964年发掘河南偃师西大郊村东汉洛阳邢徒墓522座,共出土103(永元十五年)—125(延光四年)年间铭文砖820余块,为在残砖上的隶书阴刻文字,是继石刻、简牍之外目前发现数量最多的一批东汉书法资料之一。这批刑徒砖记载了管理刑徒的管理机构、刑徒姓名、刑名、刑徒所在的郡县狱所、刑徒的技能、死亡日期等。1973年——1977年、1982年,考古工作者又在安徽亳州曹操宗族墓发掘出土了东汉晚期铭文砖457块,亦是这一时期铭文砖最为重要的发现,为研究东汉晚期书法的演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3、高峰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铭文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此一时期,全国各地都有铭文砖的出土,由于审美观念和地域文化特点的不尽相同,此一时期出土的铭文砖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风格变化,将铭文砖书法艺术带到更加崭新的境地。这一时期,各类铭文砖形制均已出现,墓志砖、纪年砖、买地券、纪年、吉语、物勒工名以及随意刻写类等铭文砖形已经出现,是铭文砖形制发展最为齐全的时期。铭文砖的书体也出现更加丰富的变化,篆、隶、章草、楷书、行草书等诸种书体并存,铭文砖上的铭文数字上也进一步增多,出现了几十字到上百字、数百字的长篇巨制。此一时期铭文砖尤以江苏南京等地区出土的最为典型,在一些六朝大、中型墓葬中前后出土了东晋、南朝的墓志铭文砖共达数十方,代表了此一时期铭文砖发展的最高水平,为六朝书法的演变,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实物资料。
4、急剧衰落期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是铭文砖的急剧衰落期。铭文砖的急剧衰落期延续的时间比较长,经历了从581年——1279年将近7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虽然不时有铭文砖的出土,但无论就数量还是书法艺术成就,已经无法与高峰时期发掘出土的铭文砖相比。由于社会意识、文化观念的变化等原因,铭文砖开始从墓葬艺术、建筑艺术中逐渐退出。这一时期发现比较典型的铭文砖,则是五代末期、宋朝初年浙江黄岩灵石寺塔铭文砖。1987年浙江黄岩灵石寺塔大修,清理五代末、宋初文物时,共发现铭文砖66块。这批铭文砖来自当地民间书手所为,书法水平不一,有些书写的线条质量很高,具有很深的书法造诣,有些则显得古朴稚拙,显然为一般民间工匠所为。更让人注意的是,其中也保留了一块女性书写人书写的铭文砖:“当寺僧绍宗号记,令比丘尼八茂记之”,一位名为八茂的比丘尼不经意间留下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这也许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的女性书法作品之一。此外,镇江等地也出土了一些宋代摹印铭文砖,则不多作论述了。
二、铭文砖的分类
铭文砖书写内容非常丰富,约有书信、歌谣、记事、官职、姓名、纪年等。按照书写的不同内容,我们可以大致将他们分为五个类型,即:“物勒工名”砖、吉语砖、纪年砖、墓志砖、信笔随意书写砖。题跋铭文砖等。兹分别介绍如下:
1、“物勒工名”砖
铭文砖中,有一部分文字是工匠的姓名、造砖的官署机构名称和地名。这是我国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在铭文砖中这一形制出现的最早,在战国时期的铭文砖中都有所发现。书写的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落实责任,但也由之留下了古代工匠和官署机构的名称以及砖的产地名号,如陕西咸阳始皇陵出土的“左右司空印”、“右司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