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针对高校自习室中广泛存在的灯常亮、风扇常开等不环保现象,采用基于ZigBee的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与无线传输,结合视频检测与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实现智能控制系统,以达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节能环保、创造舒适学习环境的目的。系统具有可靠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视频检测;分区照明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数据采集部分
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红外传感器采集进出自习室的人数。温湿度和光照传感器采集到的教室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强。摄像头采集教室的实时图像,传送到PC机进行后续处理。
输出与显示部分
在单片机控制下完成在LCD屏幕上显示当前自习室的人数。图像处理及对比的结果在PC机Matlab环境下显示相应图片。
2 系统实现
智能自习室系统利用了单片机、物联网和数字图像技术来实现所设计的系统功能。以下主要从自习室进出人数记录、自习室分区照明控制、自习室温湿度控制三个部分来介绍实现的原理。
2.1 自习室进出人数统计
软件设计
温湿度控制的软件设计主要包含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显示,对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等,部分流程图如图3所示:当检测到温度大于等于事先设定的温度阈值时,开启协调器上的控制风扇或空调的继电器,启动风扇或空调;当温度小于该设定温度时,返回继续读取温湿度数据,若原风扇处于开启状态则关闭继电器。
2.3 自习室分区照明控制
本项目基于物联网为核心的控制技术进行设计,为物联网在智能校园找到新的应用,解决了学生在自习室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视频检测技术等方式提供自习教室准确的实时人数信息,避免使用红外传感器方式时多人同时离开教室造成误判现象的发生,影响对照明及控温的管理的有效性。(4)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提供自习教室分区照明,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创造了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
系统实现了设计要求的智能化控制功能,进一步可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改进:(1)通过电子标签的方法优化自习室出入人数记录,获取每位进出学生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可供查询。(2)通过数学建模,在保证学生舒适度的情况下减少自习室的开放,进一步节电。(3)改进背景建模的分割方法,以适应教室中光照缓慢变化和摇摆树叶等缓慢变化的背景图像;对于光照突变的帧图像,可以进行二次分割,提高分割方法的鲁棒性和分割精度。
参考文献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4):66-67.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