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东北角的国家级贫困县台前县,像一只牛角插入山东境内,素有“一脚跨两省,鸡叫鸣三县”之称。台前县有9个乡镇,371个行政村,34.8万贫困人口在不足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黄河、金堤河贯穿全境,历史上全年遭受着金堤河上游5市13县大量客水和黄河倒灌漫溢的威胁,以及境内涝水的危害,被称为“洪水走廊”。特殊的地貌和地理位置,导致这里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难以保证。这里曾经有历史上梁山好汉的辉煌,而如今,当年连夜赶造船只支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父老乡亲,还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
“水灾”造成了台前的贫困,直接导致人们对男性劳动力的强烈需求愿望,“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根除蒂固。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山东犬牙交错的特征。人口的频繁流动,跨省亲缘关系多等因素,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空前的难度和挑战。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致使人们的生活贫穷。由于贫穷,群众形成了“不怕罚,罚不怕”的思想,使对超生对象的经济处罚常常难以到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县县委调整了人口计生委领导班子,选拔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新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对县人口计生委主任的人选,该县县委领导经过多方考察,深入研究,决定任命赵兴波担当这一重任。赵兴波凭着自己多年在基层的工作经验,经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领导班子一起制订了一系列统筹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措施,并很快投入实施。他们将乡所、村室建设列为县委、县政府要完成的十件大事实事之一,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利用3年的时间使全县的乡所、村室全部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2006年,县财政投入100万元、乡镇财政落实配套资金400万元用于乡所、村室建设,共新建吴坝乡、城关镇、打渔陈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个,新建或改建标准化村室和文化大院90个。同时,加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识化建设,严格按照省定标准对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5个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了标识化。
近几年来,台前县立足本县实际,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计划生育。一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通过广播、电视、计生展板、板报、咨询服务等载体,强化宣传效果。二是充分发挥“人口学校”阵地作用,在广大育龄群众中,广泛开展晚婚晚育少生快富、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孩也是传后人等新型生育观念的宣传教育。三是利用电化教育的优势。通过播放计生录像带、科普光盘等,为育龄群众提供多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文化知识、生活保健等方面的需要。
把“婚育新风”触角延伸到全县各个角落,扎根在群众心中。依托乡村人口学校宣传阵地,面向社会和家庭,在满足群众求知、求美、求乐的需求中,广泛开展教育、娱乐等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计生志愿员宣传队”等新型生育文化宣传队。举办以新型生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汇演、晚会、演讲和以计划生育条例、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计生知识竞赛,举办了独生子女家庭趣味运动会。各项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了“婚育新风”的熏陶,既普及了知识,又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加强计划生育宣传阵地建设,优化宣传环境,构筑新型生育文化风景线。县乡村设立了永久性的固定标语、宣传窗,开办了“悄悄话室”、生殖保健品展柜,购置了百余种生殖保健科技图书、光盘和电视、VCD机等电教设备,制作了以生殖保健、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为主要内容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图版,大力宣传计生科学知识,形成了一个由点到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婚育新风宣传体系,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宣传了婚育新风。
在治理人口性别比方面,台前县委、县政府研究成立了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卫生、计生、药监、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配备专用车辆,划拨专项经费,实行联合执法,五管齐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比如与关爱女孩行动相结合,举办“关爱女孩”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台前县人口计生工作在步入全省二类县前列的基础上,整体工作水平大大提高,多项工作实现了创新,得到省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的肯定。
(编辑/李颖)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