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研究假设如何写
研究假设是我们在实施课题研究设计之前,必须明确的问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研究假设使研究目的更明确,研究范围更确定,研究内容更具体,把研究数据的收集工作限定在一个更特定的方面和范围,因此,可以起到一种纲领性作用。
例1 学习策略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斯诺曼认为,学习策略应由三部分组成:(1)策略技能,包括有效分析学习情境中的各种变量及关系,制定学习计划。(2)具体的策略技能,包括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熟练使用各种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进程和必要时修改先前的计划或方法。(3)元认知,包括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知道如何适当运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以实现某一特定的学习目标,知道应用上面两个成分的必要性,知道为什么、何时和如何使用上述技能。
“学习策略应用研究”课题,通过论证将假设确立为:(1)对每种学习形式来说,尽管有通用的学习策略,但每种学习形式都有与之相应的独特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和不同学习形式相适应,才能体现学习策略真正的价值。同时每一种组织形式下的学习策略也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2)在不同的学习形式中运用学习策略,可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学习策略使学习行为理性化、具有针对性,从而避免盲目性。(3)学习策略研究要实现个性化、本土化。(4)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策略的整合是完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5)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习领域的研究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国内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领域,因而学习应用性策略研究较少。又基于学习策略的个性化、本土化等特点,急需应用性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题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如果将学习策略的所有理论成果全部应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同时开发创新,时间、空间、人力和物力都不允许,也没必要。所以,本课题将研究领域和主题设定在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学习方式范畴,又只关注通用学习策略、个性化、本土化学习策略以及学与教策略的整合等领域,避免了漫无目的平均用力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保证课题研究朝成功的方向发展。
二、保证课题研究直指成果
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假设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同时,验证假设的结果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需要注意的是,假设与课题设计的其他环节不同,课题包括关于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表述;而假设是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合乎科学的猜测,是对课题中所提问题的尝试性解答,因此,在研究工作中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例2“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这个课题可以提出三种假设:第一,接受教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二,接受教法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三,接受两种教法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差异。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我们都可以从课题研究中得出研究结果,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使研究者能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假设的提出,使研究者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针对要收集的数据设计研究方案和选择检验方法。如,因果性的研究假设要求采用严密的实验法加以检验,而对于相关性的研究假设,采用相关方法进行检验即可。
范文二:研究假设及方法
3研究假设及方法3.1研究假设
鉴于有的学者认为关联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价值,而有的学者指出它也可能降低企业价值、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则分别从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通过建立有关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两个假设—有效交易假设和利益冲突假设来展开分析。
工LI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有效交易假设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公司的最优组织结构是由其制度背景决定的,不同的制度背景意味着不同的交易费用,在确定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时,必须考虑到交易的费用即交易成本,只有当一种制度安排所产生的收益大于它所需要的交易成本时,这种制度安排才是可能的,因此,一切组织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都取决于它能否将交易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当企业完成一笔交易所耗费的组织交易的成本小于通过市场进行这笔交易所耗费的直接定价成本时,企业就会产生并取代市场来协调生产”。同样的道理,纯粹的外部市场交易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交易的不确定性,其交易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巨大的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当利用外部市场交易的交易成本大于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所发生的组织成本时,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易即关联交易将最大程度地取代外部市场交易,关联交易便得以产生和大量涌现。企业集团以股权或其他经济利益为纽带,依靠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可以实现集团内部纵向的行政权力指导和资源配置,尤其当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时,关联方之间的内部行政力量可以确保合同的履行,因此,关联交易的信息搜寻、谈判、签约和执行等成本较外部市场交易更低。而且,企业集团之间进行交易,可以避免技术优势的丧失和商业秘密的扩散,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综上,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关联交易能够有效满足公司潜在的经济需要,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即有效交易假设。
3.1.2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利益冲突假设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委托人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将其所拥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坦日遥有资源的某些决策权授予代理人,并要求代理人提供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服务或行为。代理人同样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但是其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并不相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效用函数的不一致,就会产生代理问题,即代理人在行使委托人授予的资源决策权时可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向委托人隐瞒真实信息、制造虚假信息或利用信息优势侵害委托人的利益。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委托人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约束并激励代理人的行为,以减少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委托人常采取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将部分剩余索取权转让给代理人,使代理人的收益不仅来自于薪金,而
且也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趋于一致,这样,代理人才会更加努力地为委托人工作。现代公司制度发展到20世纪初时出现了一个深刻的变化: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股东(委托人)委托专业经理层(代理人)为公司谋取最大的财富,但股权的高度分散使股东难以像以前那样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当管理层与股东产生利益冲突时,管理层为追求其个人利益,使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因而产生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这种代理问题不仅局限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也存在于控制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在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公司中,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此时就有可能存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控股股东一般会通过直接加入管理层、金字塔式股权结构或交叉持股等方式而拥有比现金流索取权更大的控制权,利用这种控制权,控股股东除直接侵占公司的利润之外,还可利用其它渠道将公司的资产和利润转移出去,即进行“掏空”行为。由于关联交易的交易主体之间具有特定的关系,控制股东常将关联交易作为其转移资产和利润的手段选择,不仅在法律制度较薄弱、对投资者利益保护较差的国家,即使是在法律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这一现象也很普遍(如LaPorta等,20(刃;Johnson等,2000;Jian和Wong,2006)。因此如果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隐含于关联交易之中,则可以预期这些关联交易会对企业价值造成负面的影响,此即利益冲突假设。
范文三:研究变项与研究假设
研究假設(Research Hypothesis)研究假設(research hypothesis)
指研究者在進行研究之前,根據個人對問題的了解,與以往有關研究及理論解釋,提出暫時性的答案。研究假設可視為研究者希望得到某種結果或問題答案的假設。不過,希望必須合理,必須根據事實推理,所以研究假設是一種推理性的解釋。與研究假設相對者為統計假設(statistical hypothesis)(張春興,1989,P.557)。
統計假設(statistical hypothesis)
指將研究假設改用統計學的術語陳述出來的假設。按假設的陳述方式,統計假設又有虛無假設與對立假設之分。假設有A與B兩所小學,分屬大都市與小鄉鎮兩行政區,研究者發現,A校兒童在智力上似有高於B校的現象,於是計畫抽樣測驗該兩校的兒童,從而比較其智商間有無差別。研究者可將統計假設作如下之陳述:
(1) A=B,假設兩校兒童的平均智商間無差異。顯然,這是一個與預期結果(研究假設)相反的假設,故而稱為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建立虛無假設,然後再按研究所得實際資料,採用統計的方法去推翻此一假設;最後所得結論,就等於支持了研究者研究動機中預想的「都市兒童智商較高」的研究假設。
(2) A>B,假設A校兒童平均智商高於B校,這是與前述虛無假設不同的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對立假設不必直接驗證,只要虛無假設(AB了(張春興,1989,P.624)。
參考資料: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量化研究須先建立研究假設~
- 1 -
范文四:研究假设(1)
二、研究假设品牌资产是指与品牌(名称和标志)相联系的,可为公司或顾客增加或削弱产品价值或服务价值的资产和负债。品牌资产基于的资产和负债虽因环境而异,但大体包括以下五类:品牌忠诚度、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以及其他品牌专属资产(A.Aaker, 2015a)。其中品牌联想是指记忆中与品牌相联系的一切事物
(A.Aaker, 2015b)。
关于品牌联想的测量,组多专家学者从品牌联想本身出发,对品牌联想进行具体测量,其中 Kevin.Keller从三个方面对品牌联想加以测量:即品牌联想的强度、品牌联想的赞誉度以及品牌联想的独特性(Keller, 1993)。按照 Keller 的观点,他认为(1)品牌联想的强度是指消费者回忆起来某品牌的难度大小。这一指标主要测评某品牌的传播内容是否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印象。(2)品牌联想的赞誉度指消费者对某品牌正面的态度及评价,也是品牌联想的核心构成,只有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的之后才会对品牌产生正面的态度。(3)品牌联想的独特性指品牌在消费者头脑中,可以明显区别于竞争品牌的联想。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联想使得该品牌在同类产品品牌中脱颖而出。基于理论基础及现有实验条件,本次实验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假设如下:
(一)理论假设
广告视频中的弹幕与品牌联想度存在相关关系。
(二)研究假设
1、广告视频中的弹幕能够提升品牌联想的强度。
2、广告视频中的弹幕能够提升品牌联想的赞誉度。
3、广告视频中的弹幕能够提升品牌联想的独特性。
A.Aaker, D. (2015a). Managing Brand Equity 13-14.
A.Aaker, D. (2015b). Managing Brand Equity. 100.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1-29.
范文五:假设检验的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一班 束志强 20101339024假设检验的研究
摘要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都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然而推断的角度不同。在假设检验中,先对μ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关键词
假设检验;小概率原理;区间估;正态分布
1、假设检验原理的概述
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中一类重要的问题,要对总体做出判断,常常要先对所关心的问题做出某些假定,这些假定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它们一般是关于
总体分布或其参数的某些陈述,称为统计假设。我们一般要同时提出两个对立的假设,即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给出一个统计假设仅仅是为了拒绝它。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是“小概率原理”。所谓小概率原理就是:概率很小的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般不会发生。根据这一原理,我们从H0出发,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ɑ下,从总体中抽出一个子样进行检验,在H0成立的条件下,若发现“相应统计量取到此子样代入统计量后的值”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亦即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了,这与“小概率原理”矛盾,所以,此时就拒绝H0,并接受H1;反之,就只有被迫接受H0。
2、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建立假设 对样本所属总体提出假设,包括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并有双侧假设和单侧假设的不同。双侧的备择假设H1可以省略。
(2)确定显著水平ɑ 实践中常用的显著水平为ɑ=0.05和α=0.01 。但α的取值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给予不同设置,如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检验等常去取α等于0.01、0.02甚至更高。
(3)计算检验统计量 从原假设H0出发,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计算检验统计量。 不同的假设检验,所得统计量不同,如t, u , F等。
(4)统计推断 根据估计的概率值的大小来推断原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决定接受还是否定H0。当计算出的概率p大于0.05时,应接受原假设H0,拒绝H1。此时成为差异不显著。当计算出的概率0.01<p<0.05时,则应否定HO,接受H1,此时称
为差异显著。当计算出的概率<0.01时,应否定H0,接受H1。此时成为差异极显著。
3、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原假设H0正确,但通过假设检验却否定了它,称为“弃真”,犯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ɑ。第一类错误只有在否定H0时才会发生。
第二类错误:原假设H0错误,但通过假设检验却接受了它,称为“取伪”,犯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是β。第二类错误只有在接受H0时才会发生。
犯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率ɑ与β在大小上有一定的关系。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ɑ越小,则β越大;反之ɑ越大,则β越小。试验者可以根据试验目的,通过调整ɑ值的大小来控制假设检验时犯两类错误的概率。如要同时减小犯这两种错误的概率,只有增加样本含量n。
如果试验者对某次试验希望获得“差异显著”的检验结果时(如检验新工艺是否较原工艺为优的试验),由于求成心理的作用,试验者易于接受第一类错误结果。此时第一类错误的危害性更大些,应重点控制,故应适当减小显著性水准α的大小,既α可取小些,如取α=0.05、α=0.01 。
如果试验者希望获得“差异不显著”的结果时(如检验某保健食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试验),同样由于心理作用,试验者易于接受第二类错误结果。此时应把重点放在防止第二类错误上。α可取大些,如α=0.10或0.20甚至更高。
4、实例展示
例:假定如果某地矿石中某种金属含量达到1.1%以上时就可以认为具有开采价值,现从该矿石中取出10块,测得该金属含量(%)为
0.91 1.05 1.12 0.87 1.26 1.06 1.16 0.98 1.25 1.37
如果该金属含量服从方差为0.01的正态分布,问此地矿石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给定显著性水平:ɑ=0.05) 方差已知,均值μ的假设检验,所用统计量为(X-μ0)/(σ/√n)~N(0,1)。
X=1.103,Z0.05=1.65,n=10,σ=0.01,μ0=1.1
第一种假设提法:
提出假设:H0:μ≤μ0,H1:μ>μ0
拒绝域为Z=(X-μ0)/(σ/√n)>Zɑ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Z=0.95<Z0.05=1.65.所以接受H0,认为矿石无开采价值。
第二种假设提法:
提出假设:H0:μ≥μ0,H1:μ<μ0
拒绝域为Z=(X-μ0)/(σ/√n)<-Zα 经计算,Z=0.95>-Z0.05=-1.65 ,所以接受
H0,即认为矿石有开采价值,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H0提出的不同,造成两个对立的结论,显然有一个是不合理的。如果将本问题金属含量的数据变为 1.15 1.23 1.18
1.31 1.25 1.24 1.21 1.21 1.26 1.27 据已知及计算得知相关数据X=1.23,
Z0.05=1.65,n=10 ,σ=0.01, μ0=1.1
对于第一种假设提法:Z=41.43>Z0.05=1.65 .拒接H0,即认为μ>μ0而矿石有开采价值
对于第二种假设提法:Z=41.43>- Z0.05=-1.65 接受H0,即认为μ≥μ0而矿石有开采价值。我们用同样两种方法去讨论,只是数据不同,而此时却得到了同一种结论。那么我们应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我们仍以单个正态总体方差已知,均值μ的假设检验为例加以讨论统计量为Z=(X-μ0)/(σ/√n)~N(0,1)。
第一种假设提法,拒绝域为(Zα,+∞);第二种假设提法, 拒绝域为(-∞,-Zα)而两种假设提法的接受域有一个很观的公共部分(-Zα,Zα),所谓很可观指的是随机变量Z落入此区间内的概率非常大(1-2α)也就是说对于两种提法,取样观测值
计算后,落入此区间是正常的一件事,对于第一组数据Z=0.95恰好落入(-Zα,Zα)从而两种方法均为接受H0.而第二组数据Z=41.43,落入(Zα,+∞)区间内,所以在第一种提法拒绝H0,在第二种提法接受H0 。由如上所述,因为两种提法的接受域有相当可观的公共部分,一旦μ与μ0离得很近,就容易造成提法的不同而产生相互对立的结论,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问题作假设检验时,
第一种假设提法:
提出假设:H0:μ≤μ0,H1:μ>μ0 经计算结论拒绝HO而接受H1:μ>μ0
第二种假设提法:
提出假设:H0:μ≥μ0,H1:μ<μ0 经计算结论接受H0:μ≥μ0
虽然所做出的结论相同,但二者绝非是一回事
事实上,在对原假设的真伪进行判断时,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可能使判断发生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其概率用α表示;第二类错误(取伪错误)其概率用β来表示,显然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总是希望α和β都尽量的小。两类错误的概率是相互关联的,当样本容量固定时,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少,关于假设检验中原假设的提出导致另一类错误的概率增加;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与接受假设的接受域相关,两者可以相互调整;当原假设不真,参数的真值月接近假设下的值时。β的值就越大;要同时降低两类错误的概率,或保持一个不变而降低另一个,只能通过增加样本容量才能解决,而无限增加样本容量是既不现实的又 不经济的。
假设检验的目的,从理论上是说检验原假设的总体与样本抽自的总体,是否发生了显著性差异,从实际上说目的就是因为事先已经对“H0产生了怀疑,而纯粹为了推翻或拒绝它。拒绝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拒绝,而接受只不过是在当前显著性水平下没有理由去拒绝,是无可奈何。
虽然HO的提出目的是为了拒绝它,但从统计理论上讲,一旦HO被提出,就将受到保护而难于被拒绝,那么如何提出HO才能使问题的研究是合理的呢?既然我们在对某问题做假设检验,就应该站在检验者的立场上提出HO。就矿石是否具有开采
价值的例子。某人要到某处建立矿厂,事先对矿石中金属含量进行检验得到一组数据,检验得出的结论是,该地具有开采价值,试问它是无可奈何的去建厂,还是有充分的理由去建厂呢?
总之对于假设检验的第一步H0的提出时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H0提出的合理性,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将主观上产生怀疑或可能被拒绝的一方设为原假设;
2、当样本观测值与假设检验的相应给定值非常接近时,上述的提法的讨论已没有太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应该适当增加样本容量,继续观测进行检验;
3、从某种意义的角度上讲,在假设检验中,对于某问题得到了拒绝H0的结论,才真正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盛骤 谢式千,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范文六:主要研究假设
主要研究假设健康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切有益于现代人消解第三状态、增进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都可归入健康旅游。那何为第三状态。
淹没在第三状态中的现代人:我没有病,但时常觉得自己很虚弱、我好像怎么努力也不能获得满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抱怨,很可能,你自己也会时不时有类似的感受,这丝毫不奇怪,每一个社会学家都可以告诉你:现代人正在遭受着空前的隐形杀戮。这就是第三状态。
因此我组提出了对健康旅游的概念。希望通过对健康旅游的研究来消除人们的第三状态。
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 第一个案例世界各地的森林旅游:体验天人合一,之快感,享受回归自然之安逸 森林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的生态觉醒,回归大自然热潮,目前已广泛渗入世界诸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据统计,美国每年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者为3亿多人次。每年投身森林旅游的日本人多达913亿人次。德国的森林公园旅游收入每年达数10亿美元。中国于1982年成立第一个国家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虽然比世界第一家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成立迟了110年,但乘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森林旅游大有后来居上之势。1995年森林公园旅游者达60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为514亿元。近年,前往全国各地森林公园的中外旅游者以每年30%的幅度迅猛递增,迄今全国各类森林公园近800处,到2002年达1000处,森林旅游者达2亿人次。
森林旅游,既有益于生理健康,又有益于心理健康。从生理健康角度而言,森林植物具有较明显的生态保健功能。森林的主色调绿色对人的视网膜无刺激,有助于安神休憩;森林能吸纳声波,对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产生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血液流速、心跳频率,达到平定情绪、消除疲劳、治愈疾病的功效。同时,森林植物发出的芳香气态物质被吸入肺后,能杀死体内结核、百日咳、白喉、痢疾等病菌,产生消炎、利尿、加快呼吸器官纤毛运动的良好作用。森林中较高浓度的负离子具有降尘、杀菌、防病、治病的功效,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森林是人类的原始家园,尽管人类最终走出了森林,但对于文明的人类而言,沉淀了人类生命经历的森林不再只是一个生物、物质的世界,还是一个积淀着人类情感的精神世界。成语/落叶归根0是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底蕴的,它把森林当成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可以说,社会的物质生产愈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愈优裕,森林旅游便愈受青睐。森林旅游提供的不是一条愤世嫉俗的现代意义上的逃避之路,而是一条回归之路,即返回到健康、本能、平和、宁静的状态。
第二个案例宗教旅游:换位思考,品味另类生活
宗教信仰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直接相关。一些研究表明:信仰任何一种主流宗教的人,不论男女,其平均寿命均比其他人要长;他们患中风、抑郁症、心脏病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小;他们自杀的可能性更是远小于普通人。许多宗教活动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这种对身体的益处源自于信徒们所说的舒适感或者/感觉人生有目标0的自我体验。 宗教与健康的强相关使宗教旅游成为一些欧美国家流行的旅游方式。例如,每年有50万
游人到奥地利全国的130座修道院观光旅行。至于宗教旅游的动机,奥地利捷拉斯的普利蒙特修道院主持保罗安格勒尔神父认为,与其说游人是来寻找天堂,不如说是来这里寻觅失去的乐园。保罗神父认为修道院给予了人们完全不同的氛围,让游人知道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心的。修道院度假的成功在于它强化了人们对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尽管人生没有必然成功的保证,但是善行能够给大多数人带来欢乐。0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具有开展宗教旅游的良好条件。中国的寺庙道观大多建在天下名山之中,一边是古木参天,一边是钟鼓悠扬,其意境深邃而悠远。因此,借鉴欧洲国家的做法,通过健康旅游的形式将传统的宗教旅游与度假旅游结合在一起,利用宗教的清静氛围来洗涤人们过度压抑的心灵,是一举多得的明智选择。要让旅游者在僻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与禅师的交流,观看各种展览,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体验一份新鲜的感觉,拓展思维,开阔心胸,以获得更好的生活信心和灵感。
主要的推论
健康旅游可能产生以下2种作用
第一,健康旅游是一种自清运动。东篱采菊,忘情山水,煮酒论诗,书画怡情,一直是中国文人所向往的生活情境。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明确指出:惟有休闲者方是幸福的!在心理学家眼里,郊外散步、爬山、看风景等健康旅游活动是一种自清运动,能把填塞的心理污染主动、积极地清除,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和治愈能力,最终实现身心健康。
第二,健康旅游能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健康旅游的最大功能是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有机会放慢生活节奏,享受生活乐趣,尽可能地接近自然并拥有一份安静。同时能最大限度放纵自己,发泄淤塞的感情,缓解工作生活中带来的重压,重新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第三,健康旅游能提高工作效率。健康旅游可以使人获得自由、独立、自主感;培养并提高自信、自尊;提高领导才能;培养团队意识;明确价值观念;提高创造能力;表达个体意志和精神;提高认知效率;提高幽默感;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等等。总之,通过健康旅游,人们可以积极平和的心情投入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范文七:研究假设课题
关于“南京市媒体已形成较好的舆论监督态势”的研究假设理论假设:
南京市媒体已形成较好的舆论监督态势。
研究假设:
本文就南京市电视、报刊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方面的情况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一:舆论监督的领域和对象范围广。
随着电视、报纸舆论监督功能的不断展开,舆论监督的领域和监督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展,从主要集中在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扩展到对商业行为、社会行为的监督。
假设二:舆论监督的报道形式丰富。
就舆论监督的报道形式而言,报道的类型分为揭露型、批评型、褒扬型和引导型。并且电视媒体、报刊杂志在报道新闻时始终坚持着“客观,公正,真实”的基本原则。
研究方案: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
1)新闻来源:主要调查南京市新闻来源的权威可靠性,典型性,广泛性。如该新闻来源是来自官方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具有偏向性的个人组织?电视媒体、报刊杂志获得新闻来源的渠道是什么?
2)新闻主题:看媒体报道的新闻主题是否全面,是否具有明显偏向性。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消息来源的使用等是否有一定的意图和引导性?编辑在选择稿件时倾向于哪方面内容的稿件?是否注重对社会、政府等的监督。
3)新闻角度:分析新闻角度是全面客观,视野的关注集中在哪方面,而这些关注点对受众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4)新闻用语:分析新闻用语是否中立客观不含感情色彩,词语是否具有偏向性和引导性,一些话语的运用上是否会产生歧义?
实施研究并收集数据:1、去南京几大报刊杂志社询问他们的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更多的是来自官方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具有偏向性的个人组织。请教编辑在选择稿件时倾向于哪方面内容的稿件?是否注重对社会、政府等的监督。包括《金陵晚报》、《南京晨报》、《扬子晚报》。
2、访问南京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来询问他们的新闻来源,分析新闻角度是全面客观,视野的关注集中在哪方面?包括南京电视台,江苏城市频道等。
处理数据:在调查之后认真处理数据。从中得出结论。
检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南京市媒体已形成较好的舆论监督态势。尤其注重关注民生问题、建立廉洁政府问题,对政府、社会有着很强的监督能力。
70941班 陈洋
附录:南京市媒体是否已形成较好的舆论监督态势的调查问卷。
1、新闻来源是来自官方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具有偏向性的个人组织?
2、电视媒体、报刊杂志获得新闻来源的渠道是什么?
3、章结构的安排和消息来源的使用等是否有一定的意图和引导性?
4、编辑在选择稿件时倾向于哪方面内容的稿件?
5、分析新闻角度是全面客观,视野的关注集中在哪方面?
6、在播报时,用语是否具有偏向性和引导性,一些话语的运用上是否会产生
歧义?
7、每种新闻体裁的结构,如评论和消息的结构或是图文的分配是否合理?选
用某种体裁进行报道的意图是什么?运用某种体裁进行报道所占的比重为多少?
范文八:研究框架和假设
3. 研究框架和假设3.1研究框架
基于以上相关工作的讨论,本研究的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学习风格,网上论坛的参与,学习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编程语言的学习与网上论坛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希望了解哪种学习风格和学习参与类型能改善并使学习表现产生重大改变。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科尔布的LSI作为确定学习风格偏好的自我评估工具。
考虑到社会学习理论,我们采取网上参与部分作为一个在网上学习的重要因素。米奇诺等人(2011)用最简单(最常见)的测量参与网上论坛的方法:统计发布的信息量。然而,在这项研究中,比起诺斯和霍伊尔提出的何谓参与的本质(过去是数量),我们在此更加注重参与的类型。诺斯和霍伊尔(1996)指出,学习者在这些环境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知识,探索别人的知识,并得到适当的内在和外在的反馈。此外,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思想和行动去加深他们的的理解。从这些行为的网上论坛的特点,这项研究反定义了四种参与类型:回覆者(R:回复解决方案)提问者(提出问题),浏览者(W:浏览其他的解决方案和问题),(NA)没有任何活动。本研究采用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肖,2010;孙和郑,2007)来衡量学习成效。
图。1研究框架
3.2假设
根据研究框架和以往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三个假设关于网上论坛所支持的编程语言学习: H1:不同学习风格的显著影响学习成效。
H1a:不同的学习风格显著影响学习成效中的学习成绩。
H1b:不同的学习风格显著影响学习成效中的学习满意度。
H2:不同的参与类型显著影响学习表现。
H2a:不同的参与类型显著影响学习成效中的学习分数。
H2b:不同的学习风格显著影响学习成效中的学习满意度。
H3:学习风格与参与类型有明显联系
4. 实验设计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一个准实验研究方法。我们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具体的学习风格和参与类型可能改善学习表现,从而促进未来的编程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在这项研究中设计的课程和网上论坛,以及学习风格的描述,参与类型,学习成效都将在以下小节中介绍。
4.1参与者和程序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实验对象是在二年级的大学生,MIS部门采取了以下课程:商业规划设计运用ASP.NET通过VB编程设计。一个网上论坛已经建立来支持这个课程。在这个实验中,课程内容主要部分是ASP.NET数据库应用程序。有两个教室和总共160名学生参加。实验持续从期中考试到期末考试,总共为四个星期。在每门课程会面时,讲师教导这堂课会提到相关教材在微软MSDN网站和相关书籍来自ASP.NETdatabase应用程序的设计文本。通过网上论坛的支持来区别时间是期中考试前还是期中考试后。下课后,学生使用一个网上论坛来讨论教师布置的15道编程练习。练习根据课程内容来设计和改变MSDN网站的样本。学生可以自由地彼此互动讨论练习的解决方案。他们可以问有关练习的问题或有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可以简单地浏览网上论坛讨论或解决方案。在这个实验中,网上论坛讨论是基于对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因此,教师不参与讨论。本实验中使用的网上论坛是教学支持服务平台由IBM的Lotus QuickPlace设计和提供的信息数据中心(IDC)在大学。 这个网上论坛在这项实验中模拟了一个真实世界中的程序员协作社区。程序员社区的成员在网上论坛上提出问题,合作寻求解决问题。软件程序员为了学习更多的编程技巧,并与其他成员解决问题也加入了程序员俱乐部。科尔布学习风格量表在实验前和期末考试后,在实验完成后进行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
15道练习题中的一道的在网上论坛的上的例子如下:
(q13)你怎么设计一个DropDownList控制项,以便它选择一个订单号码,联系到目前的订单详细信息,控制项目,并显示订单的总价格?
在这项研究中网上论坛链接到大学里面的学生管理系统。当学生登录自己的ID和密码(由IDC大学分配),将验证状态和记录使用。为了达到记录学生参与表现的目的,当学生登陆到网上论坛的时候,他们会被要求标记一个R(回复解决方案),或者一个A(问问题)或者一个W(浏览他人的解决方案和问题)在他们回答联系或者发邮件之前。学生可以对不同的练习标记不同的符号.
4.2学习风格
在这项研究中,Kolb的学习风格量表(即LSI)(科尔布,1976年,1985年,1999年)被用作一个确定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的自我评估工具(科尔布,1976年,1985年,1999年)。 LSI已经被翻译成许多语言,包括阿拉伯文,中文,法文,日本,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泰国,已经有许多跨文化研究在进行(科尔布和科尔布,2005年,山崎,2006年)。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LSI的中文译本 。
4.3. 参与类型
在这项研究中的参与理念,我们采用社会学习理论和指导对参与类型进行解释以此用来
对网上论坛的表现进行检查。温格(1998年)认为参与就是“一个参加的过程而且和他人之间的联系也反映了这个过程”.这里认为参与明显多于总的学生帖子在一个网上论坛。事实上,回顾的NOSS和Hoyles(1996), 在这些环境中的学生可以使用onlineforums来表达自己的知识,探索别人的知识,获得适当的内在和外在的反馈,以及构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以此加深他们的理解。这就是说,努力要求“回答解决方案“是好于努力要求“提出问题”,同时提出问题比“浏览”更有效。因此,我们定义以下规则来定义不同的参与类型。
1.回答者(R:回复解决方案):参与者发帖回答至少一个解决方法 对15道练习题中的一道。这些人就被认为是参与类型R。
2.提问者(A:提出问题):参加者询问有关课程的内容和练习问题,或者参与者不理解回答别人的解决方案。
当参与者询问多个问题但对任何解决方案 既不答复也不发帖,这些人就被认为是参与类型R
3.观察者(W:浏览他人的解决方法和问题)参加者只是登录到这个网上论坛来浏览别人对练习的解决方法或由他人提出问题 。当参加者对解决方案既不答复也不问任何问题,他们就被认为是参与类型W。
4.无行动(没有)在这个实验中没有行动被网上论坛记录。这些人就被认为是参与类型NA。
在实验后,一个参与类型会根据频率来分配,学生会得到下列称号中的一个:R,A,W,NA.那些具有较高的动机取向在电子学习平台能有更好的表现(朱,Valcke和
Schellens, 2009)。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获得加分的规则,来提高学习者在网上论坛活动的参与动机。这种加分制度,可能会导致学习者更多的使用我们的工具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比其他工具或社区。
4.4学习表现
像很多以前的研究一样,在这项研究中,学习表现根据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来测量。学习的得分是指在计算机上进行一项期末考试,以此来测试学生的编程能力。 评估包括课程内容中提到的教科书,ASP.NET的例子来自微软MSDNWebsites,和15道论坛提供的练习 (虽然它们不是一摸一样)。以下是一个在期末考试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例子 :
“写一个程序,使用GridView控件,DetailsView控制项,允许用户编辑,更新,插入到数据文件的记录 。此外,该方案应该显示一个窗口,供用户确认,它不应该允许删除数据 ”。 另外,学习满意度包括学习成效的满意度(孙,陈,2007),最终用户计算的满意度(EUCS)(DOLL和Torkzadeh,1988), 和信息系统的满意度(ISS) (DeLone & McLean, 1992) 。这里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易用性,实用性,表现的满意度。 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由18个问题组成,初步分布为7个问题的LES,6 EUCS问题,和5个ISS问题。 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每个问题都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
5. 数据分析
在这种分析中的应用统计方法包括一个Cronbach’s a内部一致性测试对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 ,一个单向分析方差检验(即 ANOVA)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参与类型 对于学习满意度的显著差异,一个协方差分析检验(即ANCOVA)学习风格和参与类型对学习成绩的差异,
使用期中考试的成绩作为协方差,一个卡方检验学习风格和参与类型与学习表现的关系。微软视窗12.0 SPSS作为这项研究的软件分析工具。
5.1 参与者描述
共有160个二年级本科生参加了本实验,并有144人最终计数填写了学习风格和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在Kolb的学习风格盘点后,我们的样本包含下列学习风格:42个发散者,23个同化者,52个 集中者,和27 个顺应者。 此外, 我们根据以上所述的参与式规则得到了下列参与类型分布:30个类型R,19个类型A,80个类型W,15个类型NA。
5.2.可靠性和有效性
正如Streiner和诺曼(1989年,64-65页)所指出的,“如果Cronbach的a太高,那么它可能表明一个高水平的项目冗余度”。 消除了多余的项目后四个问题,依然为每个学习满意度构造。 最后的信度是一个可靠性系数:学习成效的满意度为0.899,最终用户计算满意度为0.893,信息系统满意度为0.860。 这些系数超过了0.70的标准门槛 。KMO为0.952,超过0.70的标准门槛 。此外,与学习满意度相关联的所有项目的因素负荷量在0.691到0.838之间,也超过了0.60的标准门槛。 因此,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的学习满意度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由Sun和郑(2007)在以往的研究上进行的可靠性测试得出LES的可靠性为0.77(N=240).Doll和Torkzadeh(1988)报告EUCS的可靠性如下(N=618) :内容=0.89;精度=0.91;格式=0.78;易于使用=0.85;:及时=0.82。 Freeze,Alshare,Lane,,Wen(2010)报告信息的质量和系统体系的(N=674)ISS模型可靠性是0.91和0.95。 科尔布(1985)报告LSI的第2版的信度(N=268)AC=0.83,CE=0.82,AE=0.78和RO=0.730.83 。这远远超过0.70(王等人,2006年)标准门槛。
5.3. 假设检验
5.3.1学习风格与学习表现
假设H1假设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当通过网上论坛支持学习一种编程语言时受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影响。 学习表现被进一步细分为学习分数和学习满意度。本研究采用协方差分析测试H1A和单向方差分析测试H1B。本研究采用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协方差:这就是说期中考试前的学习没有网上论坛支持,而从中考试后到期末考试的学习有网上论坛支持。在这项研究中 ,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满意度中的学习分数环节。
范文九:研究假设的概述
研究假设概述一、什么是研究假设
选定课题后,要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这就是“假设”。
假设(hypotthsis)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二、假设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作用。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并按确定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在未经实践检验之前只具有科学假设的性质。教育研究是探求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内部结构及其起源、发展的规律,一旦有了假设,研究者就能根据确定目标的要求,在限定的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而假设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理论假设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设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同样,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
如上海师范大学恽昭世关于“充分开发儿童智慧潜力”的研究,课题假设是“儿童具有很大的潜能,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为先天和主要是后天的种种原因智力发展比较好,只要教学过程组织得比较合理,就能提早打开儿童的智慧闸门,使得智力水平在中等以上的儿童少年能提前两三年时间完成现行中小学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发展”。 首先,这一假设决定着研究者探索行为的性质和方向,这一课题研究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的合理组织与儿童少年智慧发展的关系。第二,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预见性的规定,这就是立足于对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和合理组织上。第三,为收集事实,分析和解释材料提供了框架。该实验关注收集儿童智慧潜力获得提前开发的资料,儿童超前掌握学科内容的测试成绩以及全面发展的有关材料。第四,假设对研究结果、效果进行了预测,这就是提前两三年时间完成十二年学制规定的教学任务。事实说明,一个好的假设,是探索教育规律,形成理论的前阶,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核心。
三、好的研究假设的基本特点
要提出一个好的假设就必须注意把握科学合理假设的主要特点。中外学者就此问题做了很多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看法。如W·J吉德和P·K·哈特提出假设的必要条件必须是:第一,
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第二,具有经验性的统一;第三,有所限制;第四,与有效的技术相联系;第五,与总体理论相关联。这强调了假设的科学性。我国学者提出,假设作为对科学问题的一种试探性回答,应满足三个条件:(1)能够合理地解释原有理论所能解释的那些事实和现象;(2)能解释新发现的、但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的那些事实和和现象;(3)能明确预言尚未发现的新事实,为进一步检验假设提供可能性。
一般说来,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并且得到了一定的科学论证,与早先的正确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而不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推测和主观臆断。
2.推测性。假设是在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经验事实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是有待实践证实的,因而与正确的理论不同,它对一定的行为、现象或事件的出现作试验性的、合理的解释,因而有一定的预测性。假设本身正是科学性和推测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表述的明确性。研究假设要以叙述的方式说明两个或更多量之间可期待的关系。概念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美,假设命题的本身在逻辑上是无矛盾的。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利用根据‘从小步逐渐过渡到大步’原则编写的教材进行由学生自定学习步骤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的记忆效率。”这一假设以叙述方式表明对自变量、因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关系。
4.可检验性。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验证推测性的正确程度和可靠性。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的,因而也就不是一个科学假设。由于教育研究的假设是对教育事实或现象间的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假定,要使假定变成理论,关键在于它所预定的事实为研究及以后的实践所证实。因此,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假设的必要条件,这与假设产生前的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有很大关系。
当然,一个好的有价值的研究假设的提出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研究者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研究假设。
范文十:经济人假设问题研究 -经济论文-论文中心
经济人假设问题研究 育龙网校 ?WWW.CHINA- B.C0M?? 2009年03月03日??来源: 互联网育龙网核心提示: 关键字:经济经济学利益理性假设分析行为经济人最大化经济人假设问题研究摘要人性问题在各门社会科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对人性的抽
关键字:经济经济学利益理性假设分析行为经济人最大化
经济人假设问题研究
摘要
人性问题在各门社会科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对人性的抽象导致各种人性假设观点的产生。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中的一种人性抽象,它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也是主流经济学赖以立论的基础。经济人假设在主流经济学中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主流经济学的诞生和成熟。对经济人假设的争论,不管是来自辩护,还是来自反对的意见,已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在方法论、逻辑形式、分支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对经济人假设问题的研究,在大的方面有两个视角:反思与发展。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思,当然不能抛弃其合理性的内容,但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反思其所存在的问题。反思的目的在于对原有经济人假设进行发展。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即吸取其合理成分,抛弃其错误部分,发展其不足部分,补充其未涉足部分。反思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建设新的经济人假设、完善经济学体系服务。
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思,是从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基础与方法论的角度来进行的。探讨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基础,实际就是探讨经济人假设的现实性问题。本文在心理学的动机研究与个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两个角度对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基础进行了分析。借助于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关于理性、自利心、个体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动机所牵涉到的本能、理性、情感非理性因素等内容,分析了经济主体行动的愿望、期望、信念等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间所存在的关系。本文研究认为,经济学中的人性不能假设脱离社会的自利本能的存在,也不能假设对社会现象本质的熟悉可以还原至个体层次的理性行动上来,微观经济行为必须在整体上予以解释,经济人假设必须包括价值理性与非理性。本文在探讨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问题时,以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经济学内部的一致性问题、个体主义方法问题为线索,对哲学、熟悉论等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反思,指出了经济人假设不是一种经验人性论,而基于其上的经济学体系也不能和不愿接受经济现实的检验,且存在着内在一致性问题。
对经济人假设的发展,一方面借鉴了马克思经济学对人性的抽象及其科学抽象法,另一方面又建立在综合分析理性与非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关系的基础之上。在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时,本文分析了其与西方经济学的异同,非凡指出了其人性假设具有历史性与非凡性、注重主次之分,其理性范畴强调集体理性,强调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性。在借鉴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时,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发展经济人假设需借鉴其整体主义方法,需要发展经验人性论,需要分角度、分层次进行人性抽象,需要构建一种以新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概念体系。在论证原有经济人的工具理性概念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本文主张在扩展理性范畴的前提下研究非理性。习惯、信念等部分非理性因素应归入价值理性的范畴,经济人的理性应扩展至价值理性,要辩证地把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关系,分类建立三个经济学分析框架,当前重要的分析框架是在价值理性的前提下研究经济人的工具理性。本文在引入价值理性的基础上,还探讨了利他主义分析的现有分析框架,分析了现有分类分析的不足。经过分析,本文指出了区分利他主义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的必要性,并重点分析了互惠公平利他主义的重要性、实践证据、形成机制、应用,并对纯粹利他主义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区分动机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的条件下,纯粹利他主义有利于群体的利益,从而也有利于其中的成员利益,因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在前文对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基础与方法论问题进行反思及发展原有的理性范畴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新经济人假设的综合性框架。建立一个理论模型需要既说明模型中所指的个体为何种类型,也要说明个体的行动与互动是如何产生模型所说的整体与系统效应;在方法论方面就是要综合运用整体主义方法与个体主义方法。本文在总体上对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人性进行了抽象与判定后,尝试建立了一个反映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新经济人假设综合框架,并以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消费者与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为代表建立了模型。建立新经济人假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中国经济学建设服务,而经济人假设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不能脱离中国基本国情。
关键词:经济人,假设,研究
此前,在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学者们很多认为B弗里赫里奥所著的《精明的管家》一书中的“管家”这一概念就是“经济人”概念的先驱。贺卫、王浣尘对此归纳道,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完整地表露出了经济人所扬的思想,约翰穆勒则是依据斯密对经济人的描述和西尼尔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明确地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
尽管经济人与经济人假设在国内外经济学文献中随处可见,但是对经济人假设作出专门的、直接的、系统的说明的学者尚不多见。据杨春学考证,国外以“经济人”为名的著作有四本,它们是马丁霍利斯和爱德华内尔的《理性经济人》,莱本斯坦因的《超越经济人》,米兹所编的《有思想的经济人》,以及梅尔斯的《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正如马丁霍利斯和爱德华内尔所指出的那样,“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没有直接刻画理性经济人的形象。经济人是稍稍地和支零破碎地被引入的……他潜伏于暗示着投入与产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明显关系的诸假定中……。”【3】主流经济学家往往采取“理性行为”、“最大化行为”等术语来代替“经济人”,以避免遭到赞美“自私自利”、宣扬利己主义的批评。
当代有权威的经济学辞典是这样描写经济人的:“针对经济行为者的许多不同描述中,经济人的称号通常是加给那些在工具主义意义上是理性的人的。”【4】希普对“经济人”的定义是:经济人的称呼通常加给那些在工具主义意义上是理性的人。具有完全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更好满足自己的偏好的行为。这里理性是一个手段-目的的概念,不存在偏好的来源或价值的问题。【5】阿马蒂亚森对“理性行为”的定义是:在确定性情况下,理性行为有两种主要的探讨方式。第一种方式强调内在的一致性:行为的理性须符合这一要求,即来自于不同子集的各种选择应以一种有说服力、成体系的方式相互对应。第二种方式,是以对追求自身利益的推断来表示的。【6】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预设前提“经济人”和“理性行为”的定义都是以这两种因素为核心:内在的一致性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不过,阿马蒂亚森所指出的:“内在一致性”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合并非必然,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特例。由此可见,多数经济学家的理性定义与传统理性定义存在分歧。经济学家西蒙在其为《社会科学辞典》撰写的“理性”词条中顺便描述了以往非经济学家的理性定义:心理学取向于将理性定义为“认知过程”或“理智过程”,而将非理性定义为靠感情机制作出的抉择;詹姆士将理性视为“称作推理的特定思考过程”的同义语,即抉择的理性取决于抉择过程。西蒙在作出上述描述后断言:“在社会科学文献中,指抉择过程的理性一词正在销声匿迹。”【7】
尽管国外学者对经济人的研究是从自利或理性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不过,它们确实指明了经济人这一概念的大致内容:这一概念离不开自利最大化,也离不开工具性的理性。国内学者黄卫华认为,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性具有四个特征:工具理性、愿望目标、性态良好的偏好和最优化。当将经济人概念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时,经济人概念经常被替换成经济人假设或经济人假定等名词。因为从根本上来看,经济人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种对复杂事物的简单化抽象。仇恒喜、骆克龙因而进一步认为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在利己心驱使下的经济主体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条使自己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认为,“经济人”假设的哲学意蕴是功利主义、理性和个人主义,从而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价值观、人生观的经济思想。张宇燕在《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一书中指出:所谓人的理性,简单地说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一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8】同国外学者一样,国内很多学者经常将理性、理性经济人、经济人假设等概念视为差不多等同的概念。
杨春学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全面的总结,在将经济人假设模式划分为古典模式、新古典模式、广义模式的基础上,把经济人假设归纳为下面三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根据。
第二个命题是“理性行为”。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定,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第三个是经济人假设的核心命题,亦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这是经济人假设中是有意义的问题,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灵魂”。这一经济人假设的重要命题,在学者们的讨论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理由也许是,大部分讨论经济人假设的学者,都假定存在着一个既定前提,即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市场制度是最优的制度,也是天然合理的制度。
应该说,杨春学的研究是目前国内类似研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探讨经济人假设的第一人,他区分了几个近似概念,为后来的学者进一步研究经济人假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
【9】其基本看法是: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他所做出的选择并不仅仅以其内在的效用函数为基础,而是还要建立在个人的社会经验、随时间而变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非凡重要的是个人的选择是直接镶嵌到社会文化结构之中的,而不是相反。这种观点在很多着眼于其他非经济学科学的学者那儿可以见到。阿马蒂亚森在其《论伦理学与经济学》中评述道:“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只是人类许许多多动机中最为重要的动机,其他的如人性、公正、慈爱和公共精神等品质也相当重要。因此,假如把追求私利以外的动机都排除在外,事实上,我们将无法理解人的理性,理性的人类对别人的事情不管不顾是没有道理的。”【10】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经济行为有许多情况不仅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的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做出选择的结果。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总是按自我利益行事,也可以解释“搭便车”问题的原因与结果,但它却无法解释问题的另一面,即对自我利益的计较并不构成动机因素的那些行为——利他行为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能回避个人利益而服从社会规则。这说明人是社会的人,人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会处于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人的具体回应是不同的。同时,由于人总是社会中的一员,在一个人的生活目标中,不可能仅仅只有自己,也就是说,人的行为目标是复杂的、多样的,因此,人的决策不是也不可能是使个体利益最大化,而是取决于四周环境的制约,以及本能、习惯、习俗、从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用“社会一文化人”来取代“经济人”,即用具有多重目标、并且其目标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他人决策及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影响的人,来取代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独来独往的人,无疑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努力。这种努力的结果揭示出了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对人的假定向现实又推进了一步。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凡勃伦对于社会的、文化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诺斯对经济人假设的修补并不一致。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所用的方法的不同。凡勃伦是从整体主义方法去解释“社会——文化人”,而诺斯则一直是坚持个体主义方法的。诺斯强调意识形态对经济人的约束作用,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决定个人观念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和伦理的信仰体系,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诺斯的观点虽然精妙,但是,他无法回答意识形态的产生问题。诺斯以个体收益与成本的计算去解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起源,但最终是陷入了循环论证。
来自心理实验的批判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他不仅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最大化,而且知道怎样实现最大化这一目标。而经济人的这种理性行为是以可比性假设、连续性假设、传递性假设、省略性假设、主导性假设和不变性假设为保证的。实验经济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去证实这些公理所存在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大量涌现的实验经济学文献除反映亚利桑那学派所主要涉足的市场实验研究外,还反映了另外两个重要研究领域,即个体决策实验和博弈实验研究。例如,卡尼曼和其他心理学家利用实验和调查对人类行为进行大量研究之后,他们指出在真实的世界里,决策者们经常不是理性地根据概率去评价不确定事件,也不是根据预期效用函数作决策。他们的研究表明人们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通常没有能力充分分析复杂的决策形式,相反他们的判定往往依靠于自发性和拇指规则。卡尼曼和塔特维斯基在几次试验中阐述了自发的效能。试验主体被要求在对某人给定描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划分,例如是商人还是国会成员。在给定人群中随机抽取一人,对其描述,诸如“对政治学有爱好、喜欢参与讨论和热衷于在媒体上露面”后,即使在被告知商人在人群中占有更高的比例后,大多数主体仍然认为此人是国会成员。另外一种偏离概率判定的是拇指规则。即人们的判定经常依靠于熟悉和可用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更轻易从记忆中获得,而且往往被认为是真实和相关的。国内的井润田在总结了巴托斯与德国的HeikeHennig-Schmidt等人的心理实验基础上,将心理实验对经济人理性的批驳归结如下:个体理性假定并不能保证必然达到个体效用或福利的极大化;理性假定会受到行为重复性的影响;理性假定受到“公平性条件”要求的影响:非理性因素会受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通过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实验进行批评的侧重点,既不在于强调个人选择的社会性,也不在于重视信息的不完备性,而是在假定了单个人在了解全部方案及可能结果之后,表现出人类选择的非理性和做到理性选择的困难一面。虽然心理实验坚持的是个体主义方法,虽然心理实验反映出了缺乏“一以贯之”的理论的指导,但是,包括实验经济学家所做的实验在内的各种实验却启示了经济学家:经济学的实验室方法可以给经济学家一种直接的责任,即把可控的过程作为生成科学数据的来源,而这些过程也可以在其他实验室中重现。因此,心理实验的结果有力地批驳了将经济人假设仅仅视为一种方法的观点,在客观上也为研究社会环境、制度规范等传统整体因素对经济人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11】布坎南指出,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理论知识遗产的重要部分,它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家的这样一种伟大发现,即只要有适当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个人追逐其自身利益的行动可以无意识地产生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结果。布坎南主张,经济人假设不仅可以分析个人在经济市场中进行不同活动的人们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分析政治市场上亦即公共选择任务和位置上的行为,并进而分析市场制度本身和法律制度对经济人的行为的作用。布坎南认为,20世纪经济学的失败就在于,经济学家们转而“重视最大化——稀缺——配置——效率范式”,它与古典经济学所体现的精神不符,使人们的注重力离开交换契约中的个人行为,而去重视假定的客观化的配置标准,而这个标准在概念上一直与个人选择无关。【12】因此,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是以直接回到古典经济人模式上去的思路来分析各种制度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布坎南推广经济人假设至政治领域的实质是,以严格自利心来塑造公共选择领域的参与者。布坎南关于经济人自利观点的坚持,不禁令人想起以生物本能来说明利己合理性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例如道金斯的自私基因论,汉密尔顿的亲缘选择理论,二者的共同之处就是表面的利他行为都是自利心的结果。从布坎南的观点出发,即使假定了资源稀缺条件,个体选择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利他行为或利己行为,就是外部制约条件下个体选择的一种反应,就是严格利己心的表现。由此不难看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离贝克尔的“新经济人”理论是如此地近。
假如说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人”的模式应用于政治人的公共选择行为,使这一理论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那么,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个主要代表加里贝克尔则将经济人理论的解释范围从以上两个领域,扩展到几乎人的一切选择行为,提出“新经济人”理论。在这一“新经济人”的模式中,人所要满足的“效用”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货币收入等经济利益,还包括个人对社会地位、名誉、声望、尊重等非经济利益的追求。贝克尔认为传统的消费者理论无法解释人们在消费选择上的多样性,使得消费者似乎没有稳定的“偏好”,这种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没有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动机纳入统一的经济分析。在贝克尔看来,购买一种商品并不是最终的经济行为,它只是一种间接行为,它只是用来满足消费者最后“效用”的“生产”手段。这种效用因人而异。新产品的普及、更新和废弃,不是人们偏好的改变,而是“消费生产率”的提高,是人们以自己的一切资源——货币、时间、体力、智力等来实现自己偏好的结果,每个人都必须合理地计算他的投入成本和收益。这一范式的核心的原则是:当人们面临若干可能的选择时.人们总是更愿意选择能为自己带来最大效用或满足的可能性。亨利帕勒日也认为“人们所做的任何决定——不管该决定如何平凡——始终包含着人们对该决定的费用和收益的计算,这种计算有时是明白的,但多数是含蓄的。”【13】加里贝克尔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更加明确地断言“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行为。”【14】贝克尔在该书中将这一分析模式应用于对生育、婚姻、家庭、犯罪、政治、法律、道德等非经济领域问题的解释。他认为人们是否结婚、生育、受教育、犯罪及遵守道德等等,都是出于成本——收益的经济考虑。当某人从事违法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他就会违法犯罪,“罪犯不在其基本动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而在于他们的利益同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对这种现象的说明并不需要诉诸社会交往的差异、道德的颓废等非凡的范畴。”【15】同理,道德作为一种约束性的社会规范,它对个人意味着某种制约、克制或自我牺牲,假如违反了它而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损害,相反却可能得利,则道德的衰落就是必然的了。贝克尔对经济人假设的扩展,甚至还可以用来说明利他主义的成因。他认为,利他主义者并非品质高尚,它仅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他主义行为对他未说是得到他所希望的社会“尊重”量的最有效行为,“假如每当利他主义者的行为能够提高其自身消费时,利己主义者总是能够完全效仿利他主义行为。……那些外显的利他主义——不论虚实——都能增加个人消费,这才是关键所在。”【16】贝克尔的思想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方兴未艾,也吹响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号角。
对于经济人假设进行辩护的,还有在方法论主张工具主义方法的弗里德曼等人。1953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论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中明确提出:经济学家们完全不必费尽心机地使自己的假定“成为现实”。因为所有理论的本质仅仅是“一组实质性的假说”,从而,“对一项假说有效性的唯一中肯的检验是将它的猜测同经验相比较”,而这种检验本身与前提假设的“真实性”无关。更进一步,弗里德曼及其追随者甚至提出:种种假定不仅没有必要是现实的,而且它们假如不是逼真的话还会有积极的好处。可以看出,这种观点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工具论”的熟悉。它导致的后果是,主流经济学放弃了弗氏提出的对理论进行“一致性”检验的要求,而单单接受了他关于“假定不必真实”的观点,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借助复杂的数学工具建立起了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即新古典综合理论。在其自己的工具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弗里德曼为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作辩护说,新古典企业理论所坚持的收益最大化的假设应当理解为一种生存原则,只有那些力图获取最大化收益的企业能够在市场选择过程存活下来。因此,收益最大化假设并不是说每个商人都是通过深思熟虑而作出决策的,它仅仅说明商人只是看上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也就是弗里德曼闻名的As-if理论。在弗里德曼看来,标准的新古典理论的结论并不是关于每个个体企业行为的理论,而是关于整个产业发展趋势的理论。市场中根据价格变化而调整供需关系这种“理性市场行为”并不一定是理性企业行为的结果。即便某些企业采取的是非理性行为,市场选择仍将产生理性的市场行为。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对经济人假设的检验是毫无必要的,对经济人假设不现实性的批评是不成立的。弗里德曼的观点恰恰与主张从心理学角度对经济人假设进行检验的观点背道而驰。
【17】。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杨春学的观点。在下面,笔者主要回顾一下试图超越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人模式的一些观点。
庄宗明教授认为,经济人假说本身是有缺陷的,正视这种缺陷并努力把经济学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途径。【18】方福前认为,只用一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变动机来概括一切人的行为动机必然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一个理论逻辑上的美丽并不等于它完全符合实际,因此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应当补充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关于个人行为动机的分析。【19】上海财经大学博士闻有虎、张春楠在论述利他主义的经济学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他与利己互动的新经济人范式假说,并通过模型的建立,论述了利他主义稀缺的机理以及政府调节对“利他主义稀缺品”生产的重要作用,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摆脱西方经济学中的“最大化行为”的“自私人”的思维模式,以走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困境。【20】以上试图建立新经济人假设观点主要是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一些思想,但是,总的说来,真正融合得比较好的,十分少见。
在建立新经济人假设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倾向是直接将经济人与道德人整合起来。倪雪慧指出,社会主义理想化模式试图通过否定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塑造理想的道德人,其结果造成对社会主义本质熟悉的误区和对人的自主性的束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经济人”的主体活力,却又在许多方面造成道德价值观的失落与困惑。因此,她认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是这一发展过程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其目标在于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陈颖、高静文认为,道德不是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的因素。经济人与道德人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完善的道德人格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造就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市场主体,对于完善市场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这种观点从根本上不同于那种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将经济人与道德人协调起来的观点【21】,它既承认道德人与经济人的脱节现象,又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对人性的道德方面的忽视,并希望将两者统一起来。但是,他们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究竟如何统一,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想法。
贺卫认为,经济人是在市场制度中具有多元效用函数的个人,他能在给定的硬约束下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同时其行为还不同程度地受到意识形态软约束的影响,从而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具体地说,经济人在他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行为要受到双重约束:一是交易成本的硬约束,二是意识形态的软约束。这里的交易成本来自人类熟悉能力的有限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制度的约束。而意识形态则表现为人的价值观,包括伦理道德观。在硬约束下,人们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最大化个人效用;在软约束下人们的行为则受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协调。往往意识形态的软约束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它是后大的长期反复教育和灌输形成的,短期内难以产生显著的效果。贺卫的观点从根本上并没有脱离效用人的范围,但是,他对价值规范、意识形态的强调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22】针对主张以自私观点为核心的经济学主张,程恩富深刻的指出,这是一种极端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理性“自私人”观点。他认为,存在着三种情形的利他主义:⑴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来换取某种即刻可见的他人利益;⑵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来换取某种未来的他人利益;⑶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来换取某种实际无效的他人利益,即愿为他人利益而不讲究实际效果。除了后一种属于非凡和个别的利他行为之外,前两种利他行为既存在于单位、家庭和社会等各个范围,也存在于经济、军事、文化和政治等各个领域。程恩富就此所作的结论是,利己与利他是“经济人”可能具有的两种行为特性和行为倾向。
关于理性的问题,程恩富指出,从狭义的观点来看,理性是指熟悉的纯洁、合理、正义和完善,是熟悉能力强和熟悉的高级阶段,而熟悉的不纯洁甚至肮脏、不合理甚至荒唐、不正义甚至邪恶以及不完善甚至欠缺,便相对地算作非理性。在对理性进行定义后,程恩富认为,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循着上述确立的新观点,就可以合乎逻辑地解答中外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难题。对于社会中所出现的不道德现象,例如抢劫、卖淫等的存在,程恩富认为它们是非理性的范畴,尽管这些现象在行动前一般经过“构成其行为动机的目的”和“限制其达到目标的约束条件”等“理性”的思考。在排除这种非理性之后,程恩富的这种观点所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指明了现实中人的行为带有价值判定的理性。
关于经济人可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问题,程恩富认为,在私有经济范围内,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正负效应程度不同地增减社会公共利益。其理由在于:根本经济制度与具体经济制度有紧密的关联,私有制必然从根本上限制良好经济制度或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个人一味地优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常会同各类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的总和不一定等于群体利益或社会利益的总和与潜在的最大化。与此相对应,程恩富认为,公有经济的基点是为集体或社会谋利益,作为在其中活动的个人及其理性首先要服从集体理性或社会理性,即首先寻求集体利益最大化或社会利益最大化,否则,就会因个人主义而受到利益制约和利益损失;在良好的制度下,已经取得相对最大化的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必然较公平地分配到每个人,从而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程恩富最后得出结论,在社会公有经济范围内,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综合以上对原有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分析与发展,程恩富提出了一个新经济人假设框架,并以此作为后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海派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理论之一。新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基本命题:⑴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或性质。⑵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⑶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程恩富所提出的新经济人假设框架是目前国内表述最完整最有启发意义的一种观点,并将对中国经济学创建有积极的影响。
【23】比较系统研究利他主义经济现象的是经济学家戴维科勒德,他在《利他主义与经济》书中分析了大量利他主义经济行为,并认为自利原则用之于利他主义经济现象上,显然是无力的,或者说是牵强的。此外,马克斯韦伯所揭示的宗教伦理现象,制度学派所揭示的习惯等制度因素无一不构成了对新古典经济人假设的挑战。非凡值得指出的是,经济人假设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无可辩驳的公理”,是因为人们的内省而导致的结论,而内省在心理学未发展起来以前,显然难以被纳入证实的框架。不过,现代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却为证实这一“公理”提供了新的检验工具。蒂博西托维斯基在《人是理性的,还是经济学家错了》一文中指出,经济学产生于理性时代,因而把理性作为它的基本假定之一,但今天已经进入了非理性时代,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家揭示了人们实际受隐蔽的、非理性力量的推动,经济学似乎置若罔闻,仍然坚持人类理性的假定。他进而断言,经济学家之所以没有发现非理性的证据,主要是由于他们不想去发现它。【24】
主流经济学对待新古典经济人假设模式批评的反应是广义经济人假设模式的粉墨登场。这一新的经济人模式对传统模式的发展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原来所使用的某些关键概念赋予新的广义解释,把经济人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行为领域的分析,从而揭示出经济人的某些实际行为特征,让其再也不是备受指责的“雪白无暇的经济人”。另一方面,结合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新的学术成果来修改新古典经济人模式中的那种苛刻的“标准理性选择”和“完全信息”附设,从而既能增强经济人模式的解释能力,又能够使经济学家发掘出约束经济人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层含义。
经济学的发展就是在布满争议中声开展自己的历程的。不管是反对者,还是维护者,他们都必须深化对经济学研究前提的熟悉,或者在经济人性质的进一步抽象的基础上,将经济人假设的应用范围扩展,将某一局部领域的模型变得精致化;或者将经济人假设的某些条件予以放松,将其他条件引入至经济人假设的构成中,从而另辟蹊径,独成一体。综合起来,对待经济人假设的态度有三种:
第一,无视争论的存在,或不愿陷入经济哲学的思辨论争,而致力于传统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如前不久去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他就是以数学分析为工具,发展出一种称之为“超边际分析”的方法,而力图构建出基于古典——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新兴古典经济学”。【25】
第二,正视争论,试图修补、完善有缺陷的“经济人假设”。如在贝克尔等人倡导的“新经济学运动”中,虽然‘经济人”仍然保持着其自利和理性的行为特征,但其内容己经得到许多更新。他的同道中还有布坎南、诺斯等杰出人物,他们的努力看来已使“经济人假设”又重新勃发出了生气。
第三,就是超越“经济人假设”,摆脱其非现实和刻板化的自利和理性的束缚,重建经济学理论基础并试图开拓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种态度代表了当代经济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文的态度就是第三种,重建经济人假设,或者尝试提出一个在原有经济人假设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新经济人假设,是本文的目标。建立新经济人假设并不是一个空中楼阁,它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首先,它是全面对原有经济人假设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经济人假设反思的角度有多种多样,但总不外乎方法论上和可验证的真实性角度。以往对经济人假设的批评,多来自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些成果,比如伦理学、社会学。本文一方面也借鉴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凡是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因为经济人所称的自利心动机与理性,说到底是一种心理状态,不管它是如何实现这一种计算过程与反应过程的。本文通过全面借鉴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分析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基础是否存在。另一方面,本文也将从方法论角度,从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上着手,分析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方法给主流经济学带来的困境。事实上,自从上世纪70年代罗宾逊夫人公布“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以来,经济学由经济人假设带来的宏观与微观理论的沟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与来自整体主义方法的挑战始终围绕着主流经济学。此外,本文将对马克思经济学所包含的人性假设进行研究,以为新的经济人假设提供一个建设平台。
在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将从理性的扩展、经济人假设所包含的利他主义对原有经济人假设进行发展。理性扩展的目的在于突破原有经济人假设狭隘的工具理性范畴,将经济人假设中人的理性延伸至非理性、价值理性。将经济活动中的非理性包括进来,并不是指与工具性计算无关的全部心理状态,而是指与经济主体的决策活动有直接关联的非理性。将经济活动是的价值理性包括进来,目的在于反映这样一种现象,经济人并不是真空里的抽象,他总具有价值取向。对经济人假设具体内容的解释应当成为经济学的最终解释目标之一,而与社会和谐、社会化了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也恰恰是人类发展的最终归宿。分析从价值理性所衍生出来的利他主义问题,主要是为了揭示利他主义在整体范围内的意义,并提出其对经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意义,即认为它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选择,但它并不是人类的什么天性,而是经济人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必然结果。
反思与发展的目的,最终又是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建立一个新的经济人假设,需要准确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理论的关系,整体主义方法与个体主义方法间的关系,对原有经济人假设的扬弃与其他学科成果的甄别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宏观与微观互动中建立新经济人假设,以整体主义方法去理解人性的本质,以个体主义方法去建立约束条件下的经济人行动框架,在合理范围内运用原有经济人假设的工具理性,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等人际互动、社会规范形成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民族观念、文化传统等直接影响经济主体的社会精神文明成果进行融合。建立新经济人假设,并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提出新的经济人假设,最终是为了经济学的发展,发展一种能够解释经济现状、提高人们的熟悉与调控能力的经济学。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呼唤着中国经济学的诞生。本文所尝试建立的新经济人假设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中国经济学的建设提供另外一个视角与方法。因此,对经济人假设进行反思的目的不在于否定经济学在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不是以真实人、复杂人等直接替代抽象的经济人,而是在原有的经济人假设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坚持其合理内核,科学地辩证地扬弃,以增强现代经济学体系的逻辑性,直接为经济现实服务,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服务。
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68页。
【3】M.HollisandE.J.Nell,RationalEconomicMa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5,p.54.
【4】《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5】《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7~58页。
【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7】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4页。
【8】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0页。
【9】参见吴文洁:《“经济人假设”:批判与思考》,载《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2月。
【10】转引自李贵仁、党国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生平与学术贡献》,载《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11】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12】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13】亨利帕勒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4页。
【14】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11页。
【15】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63页。
【16】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342页。
【17】贺卫、王浣尘:《从经济人到效用人》,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3期。
【18】庄宗明、杨旭东:《经济人假说:争论与超越》载《学术月刊》2001年2期。
【19】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载《经济学家》2001年1期。
【20】闻有虎、张春楠:《论政府调节下的新经济人范式》,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期。
【21】武经伟、方盛举就认为,经济人的动机把个人谋利与精神的追求结合起来,因而市场经济运行机理是真善美统一的方式。参见武经伟、方盛举:《经济人、道德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第58页。
【22】引自程恩富:《西方产权理论评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2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0页。
【24】Scitovsky:HumanDesireandEconomicSatisfaction,WeatsnecefPress,1986.
【25】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6~61页
>>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