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观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阅兵仪式的观后感200字篇一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签下无条件投降书,中国抗战结束,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1945年9月3日,消息传遍中国大江南北,举国欢庆,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这宣告着一场灾难的结束,一次战争的胜利,一片硝烟的平息——一个完美的落幕。
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但是——十年、二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地由图画转变为了文字;三十年、四十年……又一个个十年过去,历史又由文字变得越来越模糊,像一条倒下沉睡的巨龙;五十年、六十年……它渐渐被人们忘却,渐渐被冷落。直到,七十年。
“轰”——一声炮响,震醒了我们,震醒了千千万万个如今生活在和平、幸福、富饶里的中华儿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个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特殊日子,历史——这一条巨龙渐渐地苏醒了。它嘶吼着,它咆哮着,在响彻云霄的七十声炮响中,在三军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中,在那一缕缕飘扬的白发和一双双颤抖的双手中,在千万只和平鸽挥动的翅膀中,它慢慢睁开了眼睛,痛苦与深邃都深深滴埋在那金色的双眸中……
天空中的战斗机拉下五彩的礼花,几万军人整齐的步伐,让大地都为之一颤!
昨天,就是那战火纷飞的曾经。
今日,却是这普天同庆的现在。
未来,将是那中国之梦的伟大胜利!
一个人,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没有脊梁,就只能趴在别人的脚下匍匐行走。南京大屠杀、1942河南大饥荒、5.12汶川特大地震、4.20雅安地震…… 灾难一次一次降临,人民在心痛,在流泪,但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巨人却不会倒下,仍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勿忘“昨天”,是老战士们付出的鲜血与汗水;勿忘“昨天”,是在中华民族伟大胜利后蓦然回首;勿忘“昨天”,是对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答卷;勿忘“昨天”,是在胜利之后卸下骄傲、放下自豪、丢弃荣誉后的重新开始!
这是风雨过后,北京的黎明;这是杀戮结束,中国的新生!
以血肉之躯,在硝烟中筑起新的长城。
做持灯的人,照亮中国之梦,却坚毅勇敢地站在黑暗之中!
现在,勿忘心安;将来,不忘初心。
铭记吧:心若在,梦就在。
阅兵仪式的观后感200字篇二
阅兵式上说,70年弹指一挥间。
面对现今的和平,也许有人觉得战争、鲜血已经离去,当代人已经不用像先辈那样口中高喊着“为祖国献身”的悲壮之词。也许有人会疑惑爱国主义是否还有意义?爱国究竟是什么?
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茅盾说,“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
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学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也许有人说爱国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然而爱国不仅仅是一种口号。
风雨飘摇,在国家危亡之际,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撑起了中国脊梁;建国之初,为了百废待兴的中国,那些早有成就的科学家不远万里、历经艰难,回来建设祖国;汶川地震,面对满目的断壁残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全力支援……
这不过是百年时光中,短短的一部分。这些艰难的日子是爱国主义的高光时刻,但却不是爱国主义存在的唯一日子。爱国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血,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吐槽过这个国家或这个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都将毫不犹豫地站在祖国这边。
一场阅兵式,彰显的是国家的武装力量,点燃的却是国人的精神力量。
阅兵式还未结束,网上就传着一张图片,阅兵时有两辆车牌号分别为“va01949”和“va02019”的车。那辆“va01949”上没有人,大家都说,那上面坐着英雄们,“想让你们看见,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还有人发着飞机队列的图片,对着过去的人说,“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
爱国,已经铭刻在中国人的灵魂上。会有人看着升国旗、唱着国歌落泪;会有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会有人以血肉之躯维护着祖国的和平统一;会有人在岁月静好之下默默负重前行……
礼车上有些座位有人举着已故之人的照片,有些座位却只孤零零的立着相片,还有些座位坐着那些饱经风霜的老兵。老兵们的身体已经不再硬朗,甚至衰败,却仍执着地敬礼。泪水涌出,也许,有一些人再也等不到下一个十年了吧。
我只看过两场完整的阅兵式,十年前的60周年大庆,和这一次的70周年大庆。十年光阴,天安门依旧矗立在那儿,我们的国家也越发强大,但是在阅兵现场的人和守着电视看直播的人都变了。曾经意气风发的人,也露出了疲态。我的心被触动,时光使他们苍老,却不能使根植在他们灵魂深处的对这个国家的热爱褪色,而他们担负的责任必将落在我们的肩头。
林耐说,“假如我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这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我爱你,中国!
阅兵仪式的观后感200字篇三
今天祖国华诞六十周年,祖国今天显得格外美丽、庄肃,祖国人民庆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载歌载舞,甚至有些人为了十一国庆准备了一宿,那就是阅兵人员。
为了这一天,多少官兵开始了辛苦的训练,为了这一天,他们流了多少汗,为了这一天,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因为这一天是让祖国人民自豪与骄傲的日子。
今天十一到来了,我在电视机前看着新闻报道,心里十分激动,有些人穿上民族服装显得格外华丽,天空蔚蓝,阳光明媚,人们精神抖擞,而阅兵人员却在后面忙碌着,时刻不敢放松,因为他们今天要被祖国人民检阅。
采访了三军仪仗队,在那笔直地站着,像一棵棵松树一样,风吹不倒,雨打不透。
报道说他们以前的训练是站六个小时,战士们都是无怨无悔,现在他们要拿出最好的一面,来面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九点钟阅兵开始了,国家的领导人穿的非常整洁,主席在车上向战士一一问好,我想,当时在场的每一位战士一定都特别激动,“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八个字被战士们喊得威震山河,气势磅礴。
检阅时,方队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主席台,“向右看”这三个字包含了许多,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首长的敬重。
阅兵仪式的观后感200字篇四
今天,天安门广场上洋溢着一片欢腾的红色,人人手举红色国旗,在微风的轻拂中,他们手中的小红旗迎风摇摆……
今天,是9月3日,是胜利的日子,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广场上传来战士们坚定刚毅的歌声,伴随着歌声,一个军队方阵向我们走来,他们的双腿有力地抬起,放下,抬起,放下……铿锵有力的脚步踏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这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阵阵的激动。因为方阵里的每一个兵,都是最优秀的中华儿女!一眼望去,整个方阵是那么整齐,他们的脚步、手臂、眼神是那么地一致,他们的心已经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无形中透着有形的情感——团结!
当一个个军队方阵陆续走过,又来了一群空中的伙伴,他们在高高的天空侦探敌情,为我们开阔更高的视野!
“轰隆隆”的声音从上空传来,人们抬头望去,一架大一点的飞机牵引着几架小飞机,组成好看的三角状。几架小飞机的尾部排放出彩色的“烟雾”,像一条彩虹划过天际,飞向天安门广场。那种震撼并不是视觉的享受,而是心潮的汹涌澎湃!一种心灵上巨大的震撼!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几架飞机从起飞到结束,一直是坚固的“三角状”,这几架飞机的成功演习,离不开驾驶员与驾驶员之间的心有灵犀,他们之间的默契,他们之间那种团结在一起的精神。
当白色的和平鸽盘旋在广场上空,我知道,现在的和平是世界人民团结一致所换取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