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大力做好审计现场政治思想管理
重视审计现场信息化。要加强教育,看清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和重要性,克服不良心理,树立信心,全面投入到计算机审计中,逐步做到实现运用“OA”开展无纸化办公,应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和对审计项目进行质量管理,将现场审计资料及时交互到办公管理系统,实现集教育、会议、面商工作为一体的视频与上级审计机关的互联对接。
探索实行“专家会商”模式。不同审计现场的审计人员一起进行交互式讨论、实时查看审计证据和文件资料,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解决审计难题。应重视计算机审计业务开展,每个审计组至少配备一名既懂财会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大力提升AO和OA系统应用水平,充分发挥AO系统审计作业和OA系统管理两个平台功能作用,从而实现集计划、执行、审理、归档为一体的审计科学管理。目前审计署的OA系统和AO系统为审计项目提供的一个基本的信息平台,这个信息管理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实现对子项目的各类信息的汇集和集中管理,以便对审计项目进行远程和动态的管理和调度。
(五)建立安全的信息交换通道。构建一个包括审计对象电子资料库、电子审计档案和审计法规资料库等审计业务和文件资料在内信息丰富的数据库群,为制定审计计划、审计业务操作、问题查处定性、出具审计意见、下达审计决定和领导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为加强动态管理,要建立并及时更新被审计单位信息资料库,建立被审计单位计算机应用档案。
四、努力实现审计外勤经费的科学、精细管理
(一)明确经费使用范围。审计外勤经费其实就是现场审计所发生的住宿、餐饮、交通、办公等相关费用,应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在核定工作量的基础上,核定审计外勤经费。
(二)把握经费使用原则。一是量入为出原则。根据核定的现场审计时间,以外勤经费总额为限,建立现场外勤经费台账制度,并于考勤台账相对应,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督管理。二是突出重点原则。审计外勤经费分配应注重效率、讲求实效,有助于审计工作任务的完成。三是经济便捷原则。审计组在选择住宿酒店和就餐饭店时,既要考虑标准,能节约则节约;又要方便审计,同等标准,尽可能在被审计单位附近住宿就餐,必要时可在被审计单位内部宾馆住宿和职工食堂就餐。四是统一管理原则。审计组经费应统一管理,不能由个人支配。要指定专人管理经费,审计时计划使用,审计完一起报销。
(三)严格执行使用规定。审计组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确保审计外勤经费开支的合法合理性。审计项目费用预算确定后,一般不得突破。实施审计期间,确需增加人员和延长工作时间,需事先提出,追加经费预算,批准后方可实施。严禁虚开发票等弄虚作假行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长应书面报告外勤经费使用情况。
(四)加大监督力度。审计组长应把好经费支出第一道关口,不合理的支出要予以制止,不合规的票据一律剔除。纪检、监察和财务人员要深入审计现场对审计组管理使用外勤经费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财务人员要对外勤经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手续认真审核和把关,严格按照报销审核程序进行日常核查,防止出现虚报冒领和损失浪费等不良行为。
五、加强对审计组长的管理
(一)切实选配好审计组长。1.素质标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精通与审计业务相适应的计算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审计组长还应符合四点素质要求,即:健康心态,遇事冷静、客观、果敢;人格魅力,知识广博、语言得体、行为规范、工作方法科学;领导艺术,处事巧妙、拿捏到位、兼顾各方利益;创新思维,不因循守旧,敢推陈出新。2.资格认定。应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任职资格。某省审计厅将审计项目分为特大、大、中、小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要求审计组长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主要区别是专业技术职称的要求不同、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限不同、参与审计项目的数量不同、担任审计组长的次数不同。3.程序方式。一般性审计项目仍可采取指定审计组长的方式进行,重大的审计项目则可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按个人报名、资格审查、演讲答辩、专家评审、组织确定等程序公开选配,让优秀审计组长脱颖而出。
(二)严格、合理地要求审计组长。1.审计机关制衡。贯彻“谁任用谁负责、谁指定谁管理”的原则。审计组长的上一级领导既要全面了解掌握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又要对审计组尤其是审计组长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同时,审计机关也可委托分管领导或有关处室对审计组长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对审计工作以及审计组长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2.纪检监察部门督查。纪检、监察人员要深入审计一线进行督查,了解审计组特别是组长遵守审计纪律、廉政纪律、八项规定以及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请撤换审计组长,根据违规违纪情节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理。3.审计组内部监督。一是要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树立正风正气,让大家主动监督;二是要做好举报人或反映问题人员的保密工作,保护其正当权利,从而打消思想顾虑;三是要建立健全审计现场各项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明确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使权利和义务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实行重大事情由审计组临时党支部讨论决定。
(三)完善审计组长管理业绩奖惩机制。一是加强平常考核。从落实制度、风险管控、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方面,评价审计组长现场管理的总体状况。二是对审计组长实行年度考核。年终,对审计组长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主要包括对业务能力、审计项目效果、履行廉政责任的考核,同时参照审计现场的评价结果,设不同等次的奖励。三是定期复核审计组长资格。对胜任审计组长的继续保留其资格,不合格尤其是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吊销资格。四是实行审计项目审计组长终身问责机制,积极探索组长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只要发现问题,及时追究审计组长的责任。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