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环海岛文化资源为中职平面设计社团的教学提供了宽阔的视野和强大的动力,同时对玉环海岛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从而使设计能够满足对玉环海岛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需求。文章以玉环海岛文化资源中“玉环文旦”为例围绕平面设计社团教学开展实践创新的讨论,浅谈中职平面设计社团教学实践的文化背景以及中职平面设计社团教学实践的运用例析等,希望能够使中职平面设计社团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玉环文旦;中职平面设计社团;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学生画草图,每人设计2—4份方案。
(2)将成熟的方案进行电脑制作,教师技术指导,半成品完成。
(3)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想法、创意点,并结合他人的作品优点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创作。
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以文旦花、果实、浪花等元素,制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以上为自主、探究、合作环节。在这一环节当中,学生对于各自的作品付諸实践、创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提高自主探究活动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开展分组集体讨论,学生不局限于自己的作品这一狭窄的空间内,看看他人的作品,听听他人的想法、建议,对于后面的再创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大家吸取精华为自己所用也是一种提升的方法,这也体现了集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步:通过再创作,学生的作品在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将社会上较为成熟的相关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以“杭州印象”系列作品为例进行延伸拓展教学。
杭州城市标志整体似航船,取自“大禹舍舟登陆”的历史典故,标志图形由汉字“杭”篆书演变而来,“杭”字的上半部分运用了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右半部分的“亢”,则隐含了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象征着今天的杭州正扬帆起航。杭州的城市宣传海报在城市标志的基础上,结合标志的整体风格进行衍生设计,最终达到设计风格的统一。通过此部分的展示,让学生说一说作品的优点,哪些方面是可以吸取为己所用,学生再次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定稿,完成再现、表现、创作这一环节。
3.课后——挖掘学生潜能,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完成以上课内任务后的课后阶段,教师可以收集并整合课堂教学产生的问题,保存并分享这些宝贵的资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高质量的课件及教学资料极大丰富,教师及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将关于玉环海岛文化中的文旦、大鹿岛、渔船等元素进行教学,将最终形成的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形成完整的关于玉环海岛文化的平面设计作品集。
参考文献:
[1]王增星.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研究——以青岛地区初级中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关颖.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离中美术社团活动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雕塑社团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刘云风.社团课程实施的瓶颈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8,(09).
[4]李雪峰.基于海洋文化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海头中学为例[D].江苏师范大学,2016.
[5]张进竟.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的现状与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