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塞罕坝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一
伟大的时期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从而形成一个能够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好八连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时期的女排精神、经济特区拓荒牛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这些红色精神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可歌可泣的中国精神串接起来,展示出来。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140万亩的塞罕坝土地,源于几代成百上千名塞罕坝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这些红色精神的传承、光大和延续,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和最新诠释,成为永远飘扬的精神旗帜。
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歌德说过,奇迹是信仰最宠爱的孩子。也正是沿着“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这条由“信仰”铸就的道路,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奋斗在塞北荒漠,用辛勤的汗水不断浇灌,用坚韧的精神作为支撑,55年如一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从“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茫茫荒原到“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的美丽高岭,塞罕坝精神的产生、发展到发扬光大,既是塞罕坝机械林场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又是时代发展所形成的精神财富。
当年贴在塞罕坝地窝子门框上的一副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充分表达了塞罕坝人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既给我们留下了一道怡人的绿色长城,也为我们筑起了一道精神长城。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代表精神,但为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是一致的,塞罕坝精神是当前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中国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之旗。
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一个强大的民族,总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意志;一个崛起的国家,必然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振奋则百业俱兴,形神怠驰百事俱废。今天,我们已经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经济进入调整期、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凸显……这都要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也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完成艰巨繁重的社会转型与改革攻坚任务?如何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让中国梦沿着绿色发展的航程展翅飞翔?这些,在塞罕坝精神中都能找到“答案”。
精神是时代最盛开的花朵。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就要弘扬55年铸就的塞罕坝精神,把其贯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创新创业的各个岗位中,化作永不停滞的血脉、永远传承的基因。这样,追梦的脚步才会格外坚实,圆梦的力量才会更加澎湃,才会以厚重的奋斗底色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信仰”铸就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阔步前行。
塞罕坝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二
人才是塞罕坝林场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
50年前,正是因为有一支以127名大中专学生为核心的青年人才队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技术难关,才在茫茫荒原上建起了塞罕坝林场。
28年前,塞罕坝林场迎来第二批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现任党委书记刘海莹就是那时来到塞罕坝的。正是他们这一批大学生在老一辈塞罕坝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科学谋划、合理经营,才有今天塞罕坝林场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万多立方米的骄人成绩。
如今的塞罕坝林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让我们欣喜的是,从2019年起,每年都有十几个本科生、研究生通过河北省统一招考来到塞罕坝林场。
阴河分场的杨丽就是其中一员。这位来自河北农大园林植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已在林场工作两年多。由于林场地处偏僻,到现在都还没谈上对象。我们问她为什么选择来这里,她说“这里可以让所学的专业派上用场”。当我们再问是否觉得寂寞时,她说“习惯了就好”。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无奈,但她的眼神透出一种坚定。
在北曼甸分场,我们还遇到了一位也是从河北农大毕业的女研究生,她虽然已经结婚,但爱人在秦皇岛工作,由于防火期工作紧张,夫妻俩已经有两三个月没见面了。
令人欣喜的还不仅仅是有不少青年学子愿意来林场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到来之后,不是要求呆在机关,而是直接工作在森林防火、经营抚育等生产一线,以至于我们调研团动议想在下午开一个青年职工座谈会时,林场领导说:“他们都在山里,下山回到分场,再从分场赶到总场,来不及。”这给我们留下的不单是遗憾,还有感动!
新生力量,新鲜血液,为塞罕坝林场开启二次创业的伟大征程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如今的塞罕坝林场,瞄准了建设现代林场、争做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排头兵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京津生态屏障、森林资源宝库、生态旅游胜地、和谐富庶家园”的发展定位,明晰了“推进分类经营、优化人居模式、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三条改革发展主线,制定了“生态立场、营林强场、产业富场、人才兴场、文化靓场”五大发展战略。我们坚信,塞罕坝的明天将更加辉煌,塞罕坝精神将在薪火相传中永放光芒!
塞罕坝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三
“塞罕坝”是蒙语和汉语的组合,意思是“美丽的高岭”。然而,50年前的塞罕坝,却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是一个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5种极端环境于一体的不毛之地。
1962年,来自东北林学院、承德农业专科学校、吉林白城林业技术学校的127名大中专学生来到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上。那时的塞罕坝,远离城镇,交通闭塞,创业者们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时的塞罕坝,还没有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完全靠自己在工作中一点一点地摸索和积累。一年可造林的时间不足3个月,虽称机械林场,但全场90%以上的地方只能人工造林,靠双手一棵一棵地栽植树苗。就在这样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环境下,塞罕坝的创业者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创造了变荒漠为绿洲的人间奇迹。
这里,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值得我们铭记。
王尚海,塞罕坝林场首任党委书记,为了能以实际行动说服那些怕艰苦、不安心工作的同志,毅然决然地把爱人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接到坝上。中他被打倒了,脖子上挂着 5公斤重的拖拉机链轨条。妻子心疼,劝他辞职回老家。他说:“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他的老战友、原围场县县长王振兴曾问他,真打算坚持干下去吗?他说:“我连坟地都看好了,在马蹄坑,那是我参加机械造林第一块成功的林地。”如今,他的骨灰还在“滋养”着这片茂盛的林子。
张启恩,副场长,原是林业部造林司的工程师,爱人在中国林科院工作。可当事业需要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带着爱人和3个孩子,举家迁到了塞罕坝,成为塞罕坝科技兴林的元勋。1968年造林时从拖拉机上摔下,右脚粉碎性骨折,从此一生与拐杖为伴。
陈彦娴,“六女上坝”故事主人公之一,在40多年前的夏天,果断放弃参加高考上大学的机会,参加到塞罕坝植树造林的队伍中,与小伙子们一起摸爬滚打、艰苦奋斗,在坝上高原书写了无怨无悔的造林人生。“既然来了就得干好,要不你就别来”,在看望陈彦娴老人的时候她对我们说,“现在想想,那时是真的很苦,可当时并不觉得苦,因为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大伙儿有着共同的理想。”
这样的故事在塞罕坝有很多。第一代塞罕坝人用鲜血、汗水甚至生命谱写的一个个悲壮的感人故事,让我动容,令我震撼。从他们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塞罕坝人的执着、无悔、无畏,体会了塞罕坝人的创业的艰辛和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
第一代塞罕坝人是历史的创造,第一代塞罕坝人也创造了历史。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