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马丁·海德格尔的“栖居”观念出发,众多生态批评家写了大量的文章来讨论处所,讨论文学和艺术对栖居与重新居住的潜在贡献。德勒兹和瓜塔里、罗斯·布莱多蒂及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使游牧主义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资源,在讨论自然、女人和动物等问题时,它有潜力提供一种可替换的思考方式。游牧主义的本质在于一种不同的空间居住方式——“在移动中栖居”。奥地利诗人特奥多尔·克拉默的诗歌作品预示了游牧主义。
关键词:游牧民;处所;文学;生态批评;德勒兹;特奥多尔·克拉默
中图分类号:I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的诗歌传统。克拉默将本土德国人的扎根于土地中的特性(Bodenstdndigheit)与犹太人种族的异他性和无根性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体现在他自己身上,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和奥地利,在保守主义压迫下产生了一系列与群体的无根性和不安定性密切相关的负面事物。诗歌人物亚哈随鲁是一个流浪的犹太人,他的无根、变化无常和卑鄙,总是与无家可归相联系。在中世纪神话传说中,亚哈随鲁在耶稣去受罚的路上嘲弄耶稣,被宣判永世流浪,不得安定,直到基督再次降临。
流浪汉诗歌是一个与“犹太性”有着特殊联系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盛行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部分受了新翻译过来的弗朗索瓦·维永早期现代诗歌的影响。克拉默的许多诗歌反映出20年代和30年代人们不安定的存在方式,这种不安定也见诸胡戈·松嫩沙因、雅各布·哈林格和早期贝托尔特·布雷希特的作品描写中,这些写作行为冒犯了右翼文化评论员。1926年,他发表了一卷诗歌集,题为《吉普赛人的标记》。诗集的题目源自于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一个旅行或者流浪(克拉默不怎么区分这两个词)的吉普赛人,在一个农场大门上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标记,这个农场的主人曾恶劣地对待过他。后来的旅行者就会知道在这家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这个流浪的吉普赛人幻想后来者会报复这个农场主,烧毁他的房屋。在今天,克拉默仍被记起,主要因为他的诗歌以异乎寻常的现实主义方法描写了许多简单人物的生活,传达出了他们的忧虑和渴望。无政府的流浪人诗歌只占了克拉默诗歌的一小部分。但是,很多诗歌却是以流浪的商人和学徒、季节性的劳工、市内失业人员、流浪汉、小贩和有犯罪前科的人物角色写成。尽管现实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些社会边缘人物,但他们作为不受控制的局外人多少体现了一些乌托邦的自由。
克拉默关于旅行者和无家可归的人的诗歌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特别在华尔街股灾之后,德意志帝国的失业人口上升到500万,估计有30万人无家可归。他们吸取了传统的玩世不恭的作风,赞赏个人的自由、个体的真实和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克拉默代表兄弟般的旅行者和流浪汉,提出要与土地、诗歌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我们是一个古老的种族,被狗追赶着,说谎,盗窃,懒惰,被饥饿折磨。但那么多的歌曲,从流浪者的唇间溢出,明亮而美好,又黝黑如土壤——土壤,诗歌萌发的地方。
为什么克拉默能深入地感受流浪者和迁移的劳工的情感呢?原因之一,他是个敏健的徒步者,曾在维也纳西南部的山村和更为繁荣的北部村落,亦即他出生的地方,长时间地徒步旅行;在旅行中,克拉默增进了自我意识,并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对乡村的拥有感。在他的诗歌表述中,徒步者比定居的农民更为优越:
群山和旷野,为我们创造
而不是他们;农民在他们狭窄的空间里
安坐,而我们不受束缚:
我们背着包裹,拿着手杖,横过大地,不停地游荡。
尽管克拉默在一些诗歌中颂扬农民是土地的守护者,但在他的诗歌中,地面景物也归属于那些流动的群体,一如归属于那些长期存在的所有者:“流浪者”一章中,在土地上施肥、耕种、保护土地的人和只是穿过土地、不加停留的人,共同享有对乡村的热爱。农田被描述为向着四面八方开放、越过地面的界限,持有着一种不可接近的陌生性、自主性和他者性。自然有一种能力,抵抗、消解人类作为,消除人类的痕迹,阻止大地彻底地被驯服、被固定或被占有。克拉默借助地理学词汇,在变化的四季中描绘出了广阔无垠的地面景观,将一个世界的景象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克拉默的犹太人背景和左翼政治倾向,使他对血缘和土地归属的理解与许多同时代人不一样。在他的诗歌中,这些同时代的人包括城市或乡村的移民,属于半上流社会的临时工、流浪汉和妓女,还有可敬的农民。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克拉默的诗歌偏向游牧主义,颂扬对独立、质朴的现世自我的存有与把握。同时,他的抽象思考反映出他与对他早期作品有启悟作用的身体经验的疏离,也反映出他对他所熟知的澳大利亚的情感,融进了对乡村的惯常的爱之中,这种爱已被放大至全体。下一代更为年轻的诗人完成了布莱多蒂所论述的从流亡诗歌到游牧诗歌的转型,如约翰内斯·博布罗夫斯基和米夏埃尔·汗布格尔。他们以新的方式发展了克拉默流动的、无所有权的居住概念,他们认可归属地的短暂无常,肯定与他人共享土地的必要,甚至肯定了在遭受惨痛的背井离乡后,通过行走在“无主之地”仍能在流动中安居的可能性,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游牧主义在诗歌中的表达。
(责任编辑 潘亚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