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经验分享100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安全经验分享100例3篇
第一篇: 安全经验分享100例
安全一直是每个人最应该关注的,没有安全就没有生命。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危害安全的事,甚至有些是小事,但都需要我们注意。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安全经验分享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供大家参考选择。
安全经验分享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吊筐吊耳开焊,吊装过程坠落
1。事故、事件描述
2006年10月某日,配制班人员在一楼吊装化学品,当时吊筐里面有一吨化学品,距离地面四米左右,吊耳突然开焊,吊筐突然从空中掉落,砸落到地面,险些砸伤人。
2。原因分析
1)吊筐未作定期检查。
2)吊料之前没有仔细检查确认吊耳是否牢固,在吊料时吊筐吊耳突然开焊。
3。推荐采取的防范措施
1)对吊筐做定期检查,保证完好。在使用前加强对吊筐完好程度进行确认。
2)吊装作业时下方设置警戒线,由专人监护,防止坠落伤人。
安全经验分享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梯子滑倒发生摔伤
1。事故、事件描述
2000年某日,刘某按领导安排清理走廊高处墙壁卫生,在使用扶梯的过程中,因水泥地面光滑,梯子摆放角度不合适,又无人把扶监护,登梯过程中梯子失稳滑移倾倒。将刘某双膝磕伤,被送进医院检查,幸未造成骨折。
2。原因分析
1)扶梯摆放不规范,角度不合适而失稳。
2)无人扶梯监护。
3。建议采取的防范措施
1)使用扶梯时角度要合适,防止扶梯打滑而摔倒。
2)加强安全管理,特殊作业一定要有监护人,作业前要安全提示。
第二篇: 安全经验分享100例
酒后乘车遇险情
一、 事故经过
2010年2月12日晚上当事人甲与几个朋友一起聚会,因为之前相约好聚会要喝酒,所以大家都没有驾驶机动车来,到晚上23点的时候聚会结束,然后等的士准备各自回去,因为太晚了一时间找不到车,后来就近叫了一辆三马车,就一起坐车回去,车开到半路的时候其中一个朋友说前面就到他家了,叫三马车司机停车,车上声音比较嘈杂,司机没听清,车速已减慢,但没有完全停下来,此时要下车的人直接从车上跳下来,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不能动弹,车完全停下来后我们立即跑过去扶他起来,但他已经昏迷不醒失去知觉,面部伤得很严重,我们立即把他抬上车送往医院急救。后续治疗面部缝了6针,头部经过CT检查没有影响到大脑,手脚等地方轻伤。直到春节前的几天还在医院住院治疗,前后花费2000多元治疗费。
由于伤者在送到医院后情况紧急,没有人注意到三马车司机偷偷的溜走了,没有能够追究到司机该负的责任。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经验教训
(1)当事人意识到不能酒后驾车,但没有意识到酒后坐车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所搭乘车辆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为规范运营车辆、司机是否有驾驶证等;
(2)由于酒精的作用,当事人往往过高估计自身能力,认为平时可以做到的事情喝酒之后也一样可以办到,所以很容易判断失误导致事故;
(3)由于没有现场把开车的司机留住,得不到相应的赔偿。
四、事故防范措施
(1)坚决不能搭乘无营运证的摩托车、三马车、以及柳微面包车等,因为无证经营,就不能确保乘车人的安全以及造成事故后的赔偿等问题;
(2)饮酒者最好有个清醒的人在旁边看护,以便及时制止其做出的不安全行为;
(3)搭乘营运性质的车辆要尽可能记住车牌号或司机姓名等,以便在发生事故后司机逃逸或者其他事件发生后可以快速的找到证据。
机电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1Okv高压电触电事故。经现场的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住市区医院。经医生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和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二、 事故经过
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接着宁某和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不一会儿,他们听到有轻微的电焊机似的响声。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看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他判断是刘某触电了。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的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他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的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他胸前,没有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这时于某已跑出门,去找救护车和卫生所大夫。经过十几分钟的现场抢救。刘某的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这时,闻讯赶来的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的),他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但是,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是严重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这次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刘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刘某对业务不熟。1992年,工厂竣工时,设计的双路电源只施工了1号电源,2号电源的输电线路没架设,但是,总变电所却是按双路电源设计施工的。这样,2号电源所带的设备全由1号电源通过1号电源联络柜供电到2号电源联络柜,再供到其它设备上,其中有1条线从2号计量柜后边连到2号主受柜内少油断路器的下部。竣工投产以来,2号电源的电压互感器、主受柜、计量柜,一直未用,其高压闸刀开关、少油断路器全部打开,从未合过。刘某担任变电所所长工作已经两年多,由于他本人没有认真钻研变电所技术业务,对本应熟练掌握的
配电线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在总变电所的墙上有配电模拟盘,上面反映出触电部位带电),反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把本来有电的2号进线主受柜少油断路器下部误认为没有电,所以敢于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去打扫灰尘。业务不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月21日,总变电所已经按计划停电一天进行了大修,总变电所一切检修工作都已完成。时过3日,他又去高压设备搞卫生。按规定,要打扫,也要办理相关的票证、采取了安全措施后才可以施工检修。他全然不想这些,更不去想自己的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把自身的行为和安全联系起来考虑,足见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车间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特别是车间主管领导和电气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由于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考核,对职工技术业务水平了解不够全面,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学习和具体的工作指导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事故防范措施
(1)全厂职工要认真对待这次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开展一次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职工学习和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2)在全厂开展一次电气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在电气管理、电气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认真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此类触电事故重复发生。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确实把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的职工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带动和影响其他职工,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保证生产安全。(4)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切实做到从上至下认真管理,从下至上认真负责,人人都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工作事业心,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无资质冒险施工,罩棚坍塌送了命
一、事故经过
某销售公司经营部委托当地某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拆除某加油站旧混凝土罩棚,双方签订了《工程服务安全生产合同书》。该安装公司又将该工程委托给某施工方施工。
该工程于2007年7月13日动工。7月20日,工程只剩4根混凝土支撑柱和4根混凝土梁未拆除。9时许,施工人骑在梁上切割钢筋,10时左右,结构轰然倒塌,骑在梁上的施工人随梁坠下被挤在锯断的两根混凝土梁中间,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提高个人安全意识的修养,上下楼梯把扶手,养成良好的习惯。
2)雨雪天气原则上禁止走室外走梯,以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灭火器使用不当
1。事故、事件描述:
2001年5月中旬一天,加热炉顶部着火,甲某在地面将灭火器安全销拔出,提灭火器爬上炉顶,压下灭火器压把儿,匆忙中没有把住喷嘴,由于压力作用灭火器喷嘴四下摇摆,超多干粉喷到甲某嘴里、脸上,一时喘可是气来,差点因窒息从炉顶掉下。
2。原因分析:
1)着急灭火,灭火器操作失误。
2)安全操作技能差,消防器材使用不熟练。
1)加强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培训和实际演练。
2)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做到应对突发事件有条不紊。
后面还有多篇日常安全经验分享!
灭火器砸脚事故
1。事故、事件描述:
2002年9月某日,车间安全员及操作工甲某在一楼贴灭火器职责牌,将灭火器由器材箱内拿出,放到地上撕掉灭火器上原先的职责牌。因有事安全员离开,安排甲某独自处理。甲某在安全员走后,将灭火器从器材箱里拿出,放在器材箱沿上撕标签,灭火器从器材箱上滑落,砸在脚上,造成脚趾骨折。
2。原因分析:
1)甲某安全意识不强,对将灭火器材放到器材箱沿上(器材箱底部窄,本体轻)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2)甲某劳动保护穿戴不齐全没有穿防砸鞋。
1)加强安全教育,做事要稳,不要图省力。劳动保护要佩戴齐全。
起重无人指挥造成砸死事故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某年7月4日,某厂采油作业二区组织更换抽油机基础工作。在拆吊游梁时负责指挥吊车的宋某应吊车司机要求回站取绳子。在此期间,吊车在无人指挥的状况下,把游梁吊离抽油机支架,在接近地面时,驴头绳辫子上的悬绳器掉入井场的基础块夹缝之间。41平台工人常某突然跑到基础块上,试图拿出悬绳器,由于吊车司机操作不稳,致使驴头下端碰到基础块上弹出,砸在正提解悬绳器的常某身上造成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
1、规章制度未得到真正落实,在本次组织的吊装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缺少司索证和指挥证,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2、安全作业票制度未真正落实,作业票资料缺少指导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没有预见和采取预防措施。
3、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对吊车移动作业的危险程度认识不清,盲目进入危险区域工作。
三、防范措施
1、起重作业前,务必召开现场会,有专人负责,并设立明显的作业区域标志。
2、特殊作业人员务必加强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
3、起重作业务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可拆卸部件,须发单体分享起吊,严格执行“十不吊”。
4、起重作业时,任何人不得进入作业区域,个性是重物或起重臂下。
5、现场作业人员务必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务必系好安全带,带防护用品、用具。
6、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杜绝“三违”行为。
吊运脚手杆坠落险伤人
1。事故、事件描述:
2007年3月底,某区进行短停检修,各楼层均有施工作业,检修人员用四楼电葫芦进行木杆子吊运,准备在四楼搭架子作业。检修人员在一楼固定好挂钩后,便离开现场,此时岗位操作工并不知情,当木杆子吊到三楼时,有一根木杆松动脱落,坠落到一楼地面,幸亏当时一楼现场人员离事发地较远,没有发生事故。
2。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对吊运作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淡薄。监护不利,没有设警戒线、警示牌。
2)岗位操作工对本岗位施工作业监护管理不到位。
1)专人吊运,专人监护,作业期间拉警戒线。
2)吊运物必须要绑固牢靠。
跌入地沟膝盖受伤
1。事故、事件描述:
2007年某月某日早晨7点左右,甲某打扫卫生时,不慎右脚踏翻地沟盖板,出于本能反应大腿自然屈膝,一下跪在另一地沟盖板上,膝盖受到严重创伤,并且不能弯曲。
2。原因分析:
1)现场地沟盖板存在缺陷,管理不到位对地沟盖板更换不及时。
2)甲某对环境观察不细,自我保护潜力不强。
1)应经常检查地沟盖板是否完好,消除存在的缺陷,防止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2)提高安全意识,保证自身安全。
高层墙皮脱落险伤人
1。事故、事件描述:
2004年夏季一个傍晚,约19点左右,室外下着雨,甲某和乙某回休息室,刚走到E区休息室的门口,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回头一看,离甲某和乙某不远的地面上有一堆碎石。原先是四楼窗户外面的一块约1米×1米的水泥墙皮脱落下来,刚好落在甲某和乙某走过的南侧中间小门处。险些酿成一齐人身伤害事故。
2。原因分析:
外墙年久失修损坏没有发现并处理。
1)巡检时不要在墙根底下走,尤其是遇到大风、雨雪等天气,巡检时更要格外注意高空坠物。
2)对高空墙面和其他的高空易坠落物加强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交叉作业险酿火灾
1。事故、事件描述:
2008年4月某日19:00时左右。某区进行技术改造,加固楼板和管线碰头作业。施工任务由某炼化化建公司负责,此时该项目已进行多日正处在收尾阶段。当晚施工单位为抢进度连续进行作业,现场施工项目多,作业人员也较多。在上方为钢梁粉刷防腐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没有拿稳油桶掉落在地。恰逢旁边在加固楼板的动火作业中,火花飞溅引燃了掉落的油桶。幸好旁边监护人员及时将初起火灾扑灭。
2。原因分析:
安全意识不强,交叉施工作业风险识别不到位。
严格施工管理,严控交叉施工作业。
灭火人员墙头跌落
1。事故、事件描述:
2002年夏季的一天夜班5:00左右,甲某巡检时发现临厂靠近我单位大墙附近地面堆积杂物冒烟起火。甲某立即报告班长、值班长。值班长组织用地下消火栓接消防水带灭火。甲某和乙某骑在墙上,手持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头,准备灭火。当其他人员打开消防水阀,由于水阀开的较快,消防水压力较高,甲某和乙某同时被迅速膨胀、绷紧的消防水带挑到墙下,幸好没有受伤。
2。原因分析:
1)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操作技能低,应对突发事件的潜力差。
2)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
1)加强应急培训,增加预案演练频次,提高安全设施操作技能。
2)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风险识别水平。对应急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到位。
梯子滑倒发生摔伤
1。事故、事件描述:
2000年某日,刘某按领导安排清理走廊高处墙壁卫生,在使用扶梯的过程中,因水泥地面光滑,梯子摆放角度不适宜,又无人把扶监护,登梯过程中梯子失稳滑移倾倒。将刘某双膝磕伤,被送进医院检查,幸未造成骨折。
2。原因分析:
1)扶梯摆放不规范,角度不适宜而失稳。
2)无人扶梯监护。
1)使用扶梯时角度要适宜,防止扶梯打滑而摔倒。
2)加强安全管理,特殊作业必须要有监护人,作业前要安全提示。
吊筐吊耳开焊,吊装过程坠落
1。事故、事件描述:
2006年10月某日,配制班人员在一楼吊装化学品,当时吊筐里面有一吨化学品,距离地面四米左右,吊耳突然开焊,吊筐突然从空中掉落,砸落到地面,险些砸伤人。
2。原因分析:
1)吊筐未作定期检查。
2)吊料之前没有仔细检查确认吊耳是否牢固,在吊料时吊筐吊耳突然开焊。
1)对吊筐做定期检查,保证完好。在使用前加强对吊筐完好程度进行确认。
2)吊装作业时下头设置警戒线,由专人监护,防止坠落伤人。
误踩钉板扎伤脚
1。事故、事件描述:
2000年某天夜班时,甲某巡检施工现场由于天黑视线不好,一脚踩中地面上一个带钉子的木板,被钉子扎伤。
2。原因分析:
1)没有佩戴手电等照明用具。
2)带钉木板清理不及时,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1)夜班巡检时要随身携带手电。
2)对一些因为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及时处理。
冬季生产安全须高度重视,深刻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科学规范管理,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1、整理单位、专业历年冬季生产事故事件,进行风险预警,提高防范意识,落实防控措施,发动全员排查治理。
2、提高对异常的变化的敏感度,重视虚惊事件,查找管理短板,举一反三,落实改善。
3、不断总结推广好的做法,推动冬防规范统一管理,进一步健全各层级冬季生产管理体制,明确各层级权责,抓职责落实,抓监督检查。
针对某勘探公司机关食堂因开水器漏电,造成一名服务员触电身亡。结合公司实际情景,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井队服务人员防范意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用电人员懂得掌握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
2、用电设备配备相应的漏电保护器开关、注明警示标志。
3、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接地保护、接零保护,是否连接牢固,起到保护作用。
4、用电设备操作地面应放置绝缘胶皮,防止电器漏电发生触电。5、谁属地、谁管理、谁负责,禁止乱岗操作用电设备。
6、使用电器前,必须检查电源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电器带病带电工作
7、湿手不能接触正在使用的用电电器,否则易触电。
8、用电设备定期检查、维修、职责到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解决。
9、对用电设备维修时,必须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维修”警示牌。
食堂人员触电事件
事件经过描述:
触电经过:2014年1月1日12点10分,某勘探公司机关食堂,女服务员张某,在用开水器接热水准备洗冻鸡时,(开水器漏电,触电后)摔倒在开水器旁边,手抓开水器底部,另一名服务员手带橡胶手套,把她拖开,立即送往塔指医院,现场诊断,疑似触电死亡。
事件原因分析:
1、开水器空气开关不贴合要求,应使用带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
2、开水器未进行接地处理;
3、电工日常检查不到位;
4、生活服务班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
5、生活服务班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
整改预防措施:
1、所有电器必须使用带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独立控制;
2、所有电器设备必须进行接地处理;
3、电工必须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发现不贴合要求之处,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应及时上报,找专业修保单位进行维修处理;
4、管理员要不定期地对所有属地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对属地内的所有安全状况有清晰的认知;
5、定期对生活服务班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服务班所有人员知晓工作中的各项安全风险,并明白如何规避安全风险。
行文流畅,一气呵成。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