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汇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我们坚持以壮大产业、有效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金融扶持等项目为重点,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个,计划投入资金亿元。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到位项目资金亿元,已实施各类项目个,其中:产业类项目个,基础类项目个。比如,乡项目,聘请专业从事西瓜、甜瓜产销一体化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运营,主要种植西瓜、甜瓜、黄瓜等优质瓜果,集智慧农业示范、科研院校合作、精品西瓜甜瓜生产、优质种苗繁育、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五大板块于一体,西甜瓜月中旬进入成熟期。比如,乡村车间建设项目,已完成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购置了先进生产加工设备,深挖辣椒品牌价值,推出“”品牌系列鲜剁椒酱产品,构建完善的辣椒全产业链,打造可溯源的鲜椒酱绿色产品。比如,总投资亿元的乡镇集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万元,新建改建、、、等个乡镇和中心村污水处理厂,剩余的个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比如,总投资万元的个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项目,在全市率先完成,基本满足了目前全县农村群众养老需求。
(四)着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一是强化示范引领。围绕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和达标村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着力打造镇、镇、乡、镇、乡等个乡镇集镇区和个市级美丽村,确保“十四五”末全县美丽乡村达标村全覆盖,示范村达到%以上,精品村达到%以上。二是坚持综合整治。全面巩固河长制,实施惠济河综合治理和境内河、河等条干支沟渠治理项目,推动河湖流域环境进一步巩固提升。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加快推进森林公园项目建设,累计实施乡村绿化、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万亩。建立化肥农药减量机制,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到了%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以上。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坚持贴近乡村居民实际、贴近乡村居民利益、贴近乡村居民生活,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弘扬生态文化,增强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县广大乡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五)坚持党建引领。我们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乡村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夯实基层组织根基。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乡村振兴等工作。全县选优配强了个村支部书记,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二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域推广镇村“三治融合”先进治理经验,完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全力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增强了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一村一大学生”培育计划,整合利用大专院校、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创办市场经营主体万余个,带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
四、创新乡村振兴机制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落实。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健全完善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齐心协力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县委农村工作和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建立统一高效、分级负责、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责任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完善乡村振兴联系点和驻村帮扶制度,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联系点制度,为县、乡党委政府负责同志确定乡村振兴联系点,县级干部带头包乡包村联户,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继续向任务重的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三是健全完善长效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这次换届,我们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将一批年轻干部配备到乡镇、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年轻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不够足,要做好后续干部轮训工作,开展乡村振兴全面培训,落实分级培训责任,提高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四是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坚持“周例会、旬调度、月推进、季观摩、年考核”常态化推进机制,月有“工作清单”,周有“作战任务书”,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地。五是健全项目管理模式,按照“谋项目、严审批、强推进、精管理、建机制、重绩效”的工作思路,用好脱贫攻坚项目“”管理模式,确保项目谋划科学、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六是健全完善实施督查督导机制,对重大项目跟踪问效、真督实查,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七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突出重点工作实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培养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以严格考核倒逼工作落实。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如“三农”带头人短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道路仍存在短板,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需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有限,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等等。在下步工作中,将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安排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一是持续做好有效衔接。落实“党***决定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从脱贫之日起设立年过渡期”的总要求,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精准分类建立“两类人群”台账,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各项工作,做好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村乡村振兴。二是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按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布局,突出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乡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继续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出台《关于支持乡镇建设芦、等农业产业园方案》,全县、种植面积力争达到万亩、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个、市级个、县级个。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先行,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布局分类。加快推进高速、、、及、城郊村、脱贫村等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全部完成达标村的基础上,每年培育美丽乡村精品村个、示范村个以上。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与创建省级生态县、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相结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四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探索“百名乡贤返乡村、百家企业帮百村、百个支部联乡村、百名干部下乡村”的“四百行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争当乡村振兴全市标兵、走在全省前列。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