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党团范文>>公文范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在2020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县举行第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下午,我们用半天时间实地参观考察了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部分点位情况,刚才,县委书记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接下来,还将分别举行授牌和交接仪式。可以说,这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成效明显,在此,对精心筹备此次活动仪式的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县相关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近年来,在党***、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全社会通力合作”的良好示范建设和创建工作格局。2016年9月,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县等10家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鹤庆县金翅鹤村等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省第一,县庄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全市累计减贫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实现了整市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族、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五通十有”,2019年省对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被评为“好”的等次。扎实开展民族团结“七进”活动,把每年8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全面深入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白市人民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坚持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市社会大局继续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今天,我们参观考察学习的县,结合族县的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和实施以“民族团结+”的“双促双推”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达到相辅相成、共促共进的效果。其中,族、族“整族脱贫”等扶持人口较少和特困民族工程,艺术节、节等文旅融合发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特色、亮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各县市、各部门要以此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为契机,对标对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好的经验、做法、成效吸纳到本区域、本单位、本行业的创建工作中,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同志们,******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做好今年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活动,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因地制宜、全面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借此机会,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我市历来强调“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市发展战略,把推进示范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基工程、百年工程、亮点工程”,紧紧围绕“将建设成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目标,扎实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清形势,把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各项任务要求抗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决落实“一把手”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合各自实际和职能职责,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海保护、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研究、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从更高层面做好创建工作。

二、牢牢把握主题,提升创建水平。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康之年,把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的主题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可以说是正当其时、合乎其势。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和坚决兑现“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增进民生福祉深入融合起来,以推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宗旨,积极组织发动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切实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在实现脱贫摘帽的基础上,要继续下大力气巩固脱贫成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两防一抓”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就业和产业帮扶力度,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要着眼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长远发展,科学谋划和编制“十四五”规划,全力争取实施一批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补齐民族地区各个领域的短板弱项,努力让全市各族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更大的获得感。

三、创新方式方法,深化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充分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等舆论传播主阵地,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性活动、文化影视作品等载体,大力宣传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在洱海保护、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引导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突出示范引领,打造典型亮点。我市始终立足示范全国全省、坚持先行先试,在深化创建上积极探索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继续用示范引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把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和迎接国家复检复验作为重头戏,全面、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进军营“七进”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创,持续推动创建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一线、重点行业、窗口单位等,打造“一县一特色”创建品牌,努力形成典型带动、百村示范、千村跟进、全面提升的创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推广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着力打造培树一批新的、有特色、有影响、有看点的示范典型,让创建工作更加富有活力、富有特色、富有质量,不断提升示范创建成效。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党团范文的资讯,请访问:公文范文
    下载文档

    看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有关联欢晚会主持词范文锦集7篇主持词是主持人在节目进行过程中用于串联节目的串联词。在当今中国社会,主持词的实用频率越来越高,相信写主持词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联欢晚会主持词

    摘 要:本课题主要研究MT8980芯片在数字电话交换系统中实现忙音、回铃音控制的功能。在简单介绍电话局向用户发送的信令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分析,给出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的连接

    办公室工作总结篇1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身的组织建设:  1、继续加强执行办公室规章制度,加大对干部和助理的监督教育,提高自身的意识和修养,加强团队凝聚力努力把办公室塑造成为团学干部的群体示范形象

    物流业的年终工作总结篇1  回顾近一年的工作,对照德能勤绩四项标准,能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现将主要情况小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小结  我所在的部门是物流部,首先在20

    建军节是为了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和艰辛历程,激发将士们扞卫国家的斗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军94周年建军节微信祝福问候  1、你行囊上绣的那朵红五星,是我千丝万缕的牵挂。

    思想汇报是申请入党的人或党员为了使党组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自觉地争取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定期用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爱学范文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入党思想报告3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入

    20xx年天津景点的导游词(精选19篇)20xx年天津景点的导游词 篇1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旅游活动。我叫王,是本车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这位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海洋运输合同(11篇)海洋运输合同篇1买方:(以下简称甲方)卖方:(以下简称乙方)买卖双方签订本合同并同意按下列条款进行交易:(1)品名及规格____(2)数量____(3)单价____(4)金额

    2023网络客服工作计划安排(9篇)2023网络客服工作计划安排篇1一、提升沟通能力作为一名客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锻炼个人的沟通能力,不仅是面对网络群体还是现实群体,我认为交流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冬季是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正确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病,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2012年12月11日15时,本刊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