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执法局局长在全省交通运输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超限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坚持以交通强国试点为牵引,以联合执法为抓手,创新执法模式,持续加大治超力度。一是推动治超纳入交通强国试点。根据交通运输部意见,积极申请将治超工作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及时向部强国办上报了我省试点方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案。去年10月6日,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我省为治超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要求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在源头治超、联合执法、信用监管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二是治超执法成效持续提升。会同省公安厅在全省开展了为期100天的消灭“百吨王”专项整治行动,采取相邻市县自行组合、跨区域异地联合执法等方式,推动专项行动扎实开展。2023年,全省累计查获违法超限超载货车5.49万余台次,其中“百吨王”2506台次。XX、XX、XX、XX等市查处“百吨王”数量较多,均在100台以上。据部路网中心通报,2023年全省高速公路入口超限率下降为0.01%,居全国前列。三是货运源头治超不断加强。注重加强货运源头监管和违法追踪查处,公示重点货运源头1199家,倒查货运装载源头4142家次,其中责令整改1466家次,处罚2676家次,仅XX就查处1929家,占比46.57%。XX市对超限30%以上的货车逐车开展源头倒查,全年办理源头违法案件77起,罚款83万元。四是科技治超有序开展。研究出台《非现场执法实施办法路域环境治理精准发力。各地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严厉打击涉路违法行为,有力保护了公路路产路权。一是积极开展路域环境集中整治。下发了《关于常态化开展公路路域环境“四违”治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清除公路通行安全隐患。XX市整合执法支队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路产保护科人员力量,充分发挥7个道班100余人员力量,协同巡查、快速处置,严厉查处涉路违法案件。XX市联合公路局、农村公路管理所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会商协作机制,联合开展公路巡查。XXXX县执法大队向镇政府下达《禁打禁晒限期整改通知书》,有效减少了公路打场晒粮现象。二是探索实施违法建筑卫星遥感监测试点。与省地质测验院合作,选取XX、XX等地部分路段作为试点,探索利用卫星地图数据实施监督检查,有效减少人力投入,提高执法监管效能。三是开展全省路政执法档案和典型案例评选。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日志档案》《路域环境调查档案》、路政执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对XX、XX、XX、XX、XX等地优秀档案和案例进行了通报表扬,进一步推进路政执法案卷、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四是全力做好“四好农村路”现场会、迎国检等重点工作。多次赴兰考驻地督导,兰考县积极做好“四好农村路”现场会筹备工作,受到了会议代表的一致好评。根据迎国检工作需要,安排专人对迎检路段全部预检一遍,现场办公,及时整改存在问题,XX、XX、XX、XX、XX等市主动协调,积极作为,认真整治迎检路段路域环境,为我省监测评价排名大跃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五是圆满完成高速公路沿线广告设施清理工作。各级执法机构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联合公安、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扎实开展清理高速公路沿线广告设施专项行动,累计清理广告设施5664处,提前2个月圆满完成清理任务,全省高速公路路域环境明显改善、通行安全明显提升。
监督检查,累计开展督导检查61次,查处违规违纪问题2起,处理3人,发出整改意见书33份。XX县为158个举报件兑现奖金8万元。二是严厉整治执法乱象。针对XXXX、XX、XXXX区及XX执法负面舆情,迅速启动调查核实和追责整改工作,XX县3人被判刑,1人被开除公职;XXXX和XX区相关分管领导被政务警告,中队长被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XXXX县值班中队长被行政警告、免职、扣除2个月绩效工资,超限检测站站长被诫勉谈话,站内执法人员换岗调整。三是从严查处投诉举报线索。坚持有案必查、有违必纠,对问题线索从严从快查处。采取异地执法、现场督办的形式,先后对XX、XX、XX、XX等9起问题线索进行了现场查处,取缔了7个“黑站点”和违规驾校,督促对3家运输企业进行了处罚,封停违法违规车辆37辆,对相关执法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6人受到降职免职处理。
全面强化运输市场常态化监管。坚持以系统性思维统筹谋划,加强客运市场执法监督指导和统筹协调,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一是依托平台加大非法营运打击力度。完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运政执法模块,提升平台布控、查处、反馈闭环处理效能,严厉打击“两客一危一货”非法经营、异地经营、关闭动态监控等违法行为。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协同配合,加大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和通城道路的联合执法力度,对高度疑似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拦截查处,进一步提高拦截查处成功率。二是开展跨区域集中整治。加大路面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结合五一、国庆、两会等重点时段,采取加密卡点、错时执法、区域联动、联合执法等措施,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联合执法行动。针对黑客车、黑网约车、黑组客点多发频发、运输市场混乱地区,组织开展跨区域集中整治行动,有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组织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专项治理。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机动车维修市场开展专项治理,澄清底数,督促企业向社会公示服务收费信息,重点打击维修企业使用假冒伪劣配件、擅自改装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经营秩序。
等措施,加大网约车平台执法监管。探索推行对网约车持续抓好货车超限超载治理。以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统领,创新工作举措,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治超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全面推进试点建设。抢抓交通强国试点机遇,发挥试点先行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选择2个省辖市、1个直管县下大力抓好大件运输执法监管。切实吸取湖北“12.18”桥梁侧翻事故教训,抓紧研究出台大件运输管理办法,全面提升大件运输执法能力水平。一是压实大件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梳理排查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大件运输企业基本情况,确定重点源头单位,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督促生产企业如实填报《调运单》,指导运输企业安装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加强车辆通行动态监管。二是加大路面执法力度。督促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严格落实收费站入口比对,加大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巡查力度,强化大件运输车辆特别是重量100吨以上三类大件运输车辆执法检查和重点抽查,有效防范车证不符、大车小证问题发生。三是强化运行轨迹全程监管。利用超限检测站、收费站、ETC门架车辆通行数据,开展大件运输车辆通行核查,将涉嫌“办短跑长”、不按许可路线、时间通行的车辆和企业违法违规情况推送各地执法机构,各地要认真调查核实,严格依法查处。
有序推进交通执法信息化建设。在去年科技执法“上台阶”的基础上,今年要“迈大步”,加速科技赋能交通执法。一是统筹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一盘棋。站位智慧交通总体布局,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性、战略性工程,设立全省执法信息化建设专家库,加快构建新型交通执法信息化体系。出台执法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总体谋划统筹全省执法信息建设建设框架,省级系统主干延伸到市县,全省共建共用。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推进各地执法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每年资助一批、推广一批、应用一批,通过3-5年发展,基本形成全省交通智慧执法生态发展新体系,突破数据壁垒,提升执法效率。二是建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整合现有系统信息资源,加快构建道路执法智能感知系统,全面构建“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的XX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实现对重点车辆全天候不间断的交通监管。三是加快推广“不见面”执法系统。提高终端配备率,打造智慧执法文化品牌,实现执法现场全感知、执法数据全入网、执法服务全覆盖、执法任务全透明、执法流程全追溯,执法案卷全上传。四是加快推进非现场执法设施建设。省厅将连续三年,分别按照约40%、30%、20%的比例进行建设资金补助,鼓励各地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支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融资方式加快系统建设,今年将划拨补助经费近1亿元,力争年内新建160套非现场执法设备;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公路时将非现场设施建设列入工程预算,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步立项、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运行。
(七)加快构建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防范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一是深化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研究出台全省执法监督工作办法,规范执法监督工作程序,提升执法监督效能。抽调省、市、县三级人员,组建执法监督队,采取“全面巡查”和“局部督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不间断的督查暗访,发现问题,严肃查处,通报全省。二是建立定期考评通报制度。研究制定《执法监督工作手册》,统一执法督查暗访标准,实行“月督查季通报”制度,每月安排不少于5天时间,对各地执法工作情况开展明查暗访;每季度对各市(县)督查情况、案件办结率、执法案件数量、12328投诉举报数量等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开展执法监督典型案例评选,年内评选15-20个典型案例,不断提高执法监督效率和质量。三是压实执法监督责任。对督办和交办事项实行统一编号,建立交办、承办、督办、办结和回访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办理时限,责任压实到人,提升执法监督质量。把承办单位的案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工单落办效率作为衡量执法监督工作的硬性标准,并作为年度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有奖举报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发挥好“社会监督员”作用,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交流会,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开展执法监督,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共治格局。四是加大责任追究。对负面舆情、群众举报、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要从快调查,从严处理,及时回复;对群众实名投诉举报的,要做好回访工作;对省厅督办的问题调查处理不及时的,要予以通报,造成反复上访的,要追查责任;对一些问题突出、比较普遍的单位,要组织开展约谈,被约谈2次以上的,取消评先资格。
(八)切实增强交通执法队伍软实力。着眼打基础、利长远,提升执法队伍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突出抓好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常态化治理,科学组织执法满意度评估和绩效评价,有效规范执法行为,有力提升管理水平。制定全省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实施办法,推行执法人员学时管理,增加线上培训、测试频次,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定期进行量化排名。组织现场模拟办案、队列会操、应急处置等比武竞赛活动,切实提高执法人员实操能力和办案水平。二是完善综合执法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等,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配合做好《XX省高速公路条例》修订工作,为高速执法提供法律支撑;统一全省执法文书样式,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经常性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提升基层执法人员办案水平。三是加大执法保障力度。组织执法服装招标采购,统一规范交通综合执法服装、标识,擦亮执法窗口形象。强化执法宣传报道,总结先进成效和典型经验,通过“执法宣传月”等活动载体,加大宣传攻势,讲好执法故事。四是深化服务型执法。转变执法理念,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把服务群众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予以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确保执法刚柔并济、文明规范。加快推进“司机休息室”建设,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联百企驻百站”等行动,对运输企业实施“一对一”“直通车”式服务,持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同志们,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赋予交通执法人新的使命,我们重任在肩,责任重大,让我们以锐意进取、革故鼎新、锲而不舍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XX交通执法工作迈上崭新台阶,为加快交通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