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结合理论实践,从监理预控和质量管理措施两个方面分析提高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的方法,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监理预控;质量管理
引言:
水工金属结构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构件,其制造质量直接决定了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运行的稳定性。但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做了如下分析。
1、水工金属构造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方法
1.1进场物资检验
水工金属构造制造的原材料、外购件等要进行全方位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采购的原材料要具有质量保证书,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标准和相关要求。
1.2下料检验
下料检验时,应按工艺要求对预留的焊接收缩量和机械加工部位的切削余量进行检验。钢板或型钢下料后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验应符合GB/T -2008中的规定。下料检验采用钢卷尺、钢直尺、直角尺、游标卡尺、弦线、等高垫块等检验器具。
1.3机械加工检验
凡经过机械加工的零部件,要对加工表面的光滑程度、规格、尺寸、形状等进行全方位检验。尺寸检验应要符合GB/T3177規定,形状和位置误差检验应符合GB/T1958规定。在进行单件生产水工金属结构零部件生产时,要采用游标卡尺或者千分尺对器具的形状、尺寸、位置误差进行全过程检验。
1.4焊接质量检验
焊接是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的总体质量,所以必须对焊接质量进行全方位检验,可分三个步骤进行检验:第一,焊前检验。包括: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的检验、坡口表面质量检验、焊件的组对检验等;第二,焊接过程检验,通过温度计、湿度计等对焊接环境进行监测,为保证焊接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采用红外测温仪对焊件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等进行全过程检验;焊后检验,包括焊缝外观检验和焊缝无损检测两个环节。焊接裂纹、焊瘤、夹渣、咬边、表面气孔等通过目测或者5~10倍放大镜进行检查。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TOFD检测等,发现质量不达标的焊缝,要重新焊接,焊接完成后再进行全方位的检验,直到焊接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为止。
2、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措施
2.1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由于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技术性,大大增加了质量控制管理的难度,在具体制造过程中,为最大限度上提升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的质量,就必须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打造出一套符合本生产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大量实例表明,把影响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的全部因素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技术、工艺、流程等全部统一结合到一起,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可大幅度增加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在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措施,把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的产量和质量紧密结合到一起,进行全方位控制,就可以形成一个有机质量管理体系,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恪尽职守,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相互配合协调,努力完成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计划。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是目标管理和系统控制,所以质量管理体系完整度和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的高低有非常大的关系。
2.2落实系统控制
系统控制是提高城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在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中,把制造的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等,根据内在联系机制,合理划分为若干即相互独立又相互独立的系统。而每个 控制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控制环节,每个控制环节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控制点。在具体控制过程中,为最大限度上保证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的质量,每个控制环节、控制点都要有专业的责任人进行负责,通过环环相扣的方法进行全过程控制,促使整个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以便最大限度上保证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的质量。
2.3组建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法规系统
完整的质量管理法规系统包括:相关的技术指标、制造商管理手册、各项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在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中,通过质量管理法律系统,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而且还能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促使生产水工金属结构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逐步提升。质量检验也是保证水工金属结构质量的关键和核心,所以,生产水工金属结构的企业,必须要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检验控制系统,并成立专业部门全权负责水工金属结构检验工作。同时还要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对水工金属结构质量进行全方位检验。质量检验人员要根据不同水工金属结构的特点和检验标准,对各个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如果存质量不达标的构件则要及时设计人员、生产人员、监理人员取得联系,找到发生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深入分析了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人、机械、材料、方法、工艺、环境是影响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的关键,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需要通过监理预控、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系统控制、完整的质量管理法规系统才能最大限度上保证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崇先. 分析水工金属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J]. 低碳世界, 2016(35):141-142.
[2]戴科荣. 水工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的质量控制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 2015(1):126-126.
[3]杜宇. 水工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