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由“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它们的发展轨迹显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现代服务业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创业环境,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机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损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第三产业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本文将现代服务业范围界定为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 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江西省依托区位优势,进行结构调整,完善法规政策,改进投资环境,在加快工业发展、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行业,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1 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的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411.9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921.2亿元,每年增速均达10%左右。
2.1.1 总量扩大迅速。江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63.2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692.42亿元,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持续在14%左右,占服务业的比重由39.89%上升到43.16%。
2.1.2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资本的投入,投资可以创造新的生产能力,带动产出增长,近年来江西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总量上持续增加。江西服务业投资总额从2004年的112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673.6亿元。尽管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从绝对值上有明显的增加,但从投资结构上看出现了“二升三降”的趋势。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4年的726.9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555.23亿元,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由64.39%上升到69.56%。
2.1.3 吸纳就业成效显著。随着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不仅能吸收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口,还能吸纳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出来的就业人口。2011年,江西省服务业从业人员898.8万人,比2004年增加190.9万人,年平均增长3.85%;2011年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159.27万人,比2004年增加49.87万人,年平均增长6.51%。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11年从业人员34.73万人,比2004年增长334.13%;其次是租赁与商务服务业,2011年从业人员16.91万人,比2004年增长127.74%。江西现代服务业的迅速成长为社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2.1.4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它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劳动生产率越高,说明产业发展的绝对水平越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由服务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口之比计算得出。江西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72万元/人提升为2011年的4.36万元/人,提升了2.53倍。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回报率的特点,因而现代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传统服务业,2011年江西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10.63万元/人。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增加值比重低,整体水平落后。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为50%。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14%,而江西仅为33.02%。
从省内看,1997~2000年,江西服务业比重由36.2%艰难跃升了4.6个百分点后形成拐点,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增加值比重继续提升。这与江西省目前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有关,江西省工业发展未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缓慢,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2.2.2 对外开放程度低,外资利用数额少。尽管江西省加大了现代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努力营造现代服务业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但是,从总量上看,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引进外资明显不足。2011年江西省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是万美元和万美元。外商投资领域仍主要在房地产业,随着近年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投资金额有所下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投资比例较大的行业,2011年实际使用外资分别是万美元和万美元。金融业、教育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仅为3225万美元、1万美元。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近几年来没有吸引任何外商投资。外资到来的同时,经常会伴随着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引进,因此各行业之间引进外资的不平衡,也会造成部分行业资金和技术的落后。
2.2.3 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行业占大头。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在服务业中占56.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仍然是江西省服务业的支柱行业。江西省传统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高,虽然现代服务业持续增长,但还没有成为产业增长的主体。
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看,房地产业遥遥领先,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一直属于弱势行业。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在增加值的总量上各行业持续稳步上升,但不少行业的比值不升
反降。
3 促进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1 采用“双缸发动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齐头并进
按照工业化发展速度,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三个时期。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经济指标之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为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为工业化后期。江西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元,以当年的汇率换算,超过了3000美元,也就是说,江西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过渡。这就意味着江西的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比重开始下降,传统工业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江西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中,工业的迅猛发展积极推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制造业提供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江西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型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业的行业。
江西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努力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帮助工业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强大的工业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企业的信息资讯需要咨询服务业;企业的融资需要金融服务业;企业的设计规划需要评估服务业等等。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企业在产品创意、设计、研发到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环节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减少企业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利用江西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优势,在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采用“双缸发动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2 政策因地制宜,更新与时俱进
近几年,江西出台了一些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并针对几个重点行业构建了初步的产业政策框架,同时,成立了服务业领导小组。但现有政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全适应,主要表现在:政策管制过多;有些政策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各行业之间缺少配套;不少政策和联席会议制度流于形式,实质作用不强等。
江西要协调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关系,促进二、三产业相互衔接和融合发展。在产业扶持政策中,对现代服务业的财税、用地、人才等各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省级服务业发展政策更多的具有框架、指导、鼓励作用,因此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政策应更具有可操作性、时效性、多样性,不能只是简单的转发。同时,在总体政策出台后,其他的相关政策应及时补充、完善和具体化。
现代服务业具有许多共性,同时各行业也有各自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不同的行业面临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应考虑到各行业的成长规律和所处的阶段,对同一行业的不同阶段,政策也应有相应的改变。
目前,我国对服务业统计的方式方法还在探索研究中。服务业覆盖面广、小企业多、动态性强,新兴行业层出不穷,客观上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这使得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统计数据匮乏,服务业的政策制定及理论研究、投资建议都难以找到足够的依据。政府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改进服务业统计制度和方法,完善行业运行监测体系。
3.3 培养本土人才,引进外来人才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拥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服务人员非常短缺。2010年,江西省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只有6.86%,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8.93%。
因而需实施高起点、高定位的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以大型现代服务业建设项目、科研开放课题为纽带,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创造人才引进、留住、用好的环境,建立和健全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制度。从长期看,不仅要引进外来人才,更应培育本土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江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依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企业培训等教育平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培训力度,鼓励高校和职业学校面向市场需要,调整专业,针对性地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人才。完善专业人才分配体系,引导人才流向适合、适应、适当的岗位。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