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党团范文>>公文范文>>瓮棺的出现与研究

瓮棺的出现与研究

标签:时间: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葬俗,是人们精神文化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原始宗教信仰在其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反映。瓮棺葬,是古代以瓮或罐等陶器为葬具来安置死者的一种葬俗。这种葬俗起源于史前时期,曾见于世界许多地区,在我国史前时期的晚段——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较为流行,以后一直沿续下来。直到解放前,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还保留有这种习俗。本文作者对瓮棺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进而探究其中反映出的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面貌,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 瓮棺 瓮棺葬 葬俗

瓮棺葬的起源甚早,在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分布和流行。在我国,瓮棺葬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期就已出现,广泛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并且一直延续到历史时期。

1.瓮棺的概念与涵义

1.1瓮棺的概念

瓮棺为史前时代最早采用的葬具形式,我国古代称瓮棺为“瓦棺”。《礼记·檀弓》就有“周人……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疡”①的记载。其他如《盐铁论》、《古史考》、《后汉书》、《太平广记》等文献中也有记述。目前,有关史前瓮棺葬的考古发现已经涉及我国十九个省区,且以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较为常见。考古发现中各时代遗址也多有瓮棺葬发现,最著名的要算辽阳三道壕西汉瓮棺墓群。据现有资料,已知在全国范围内,含有瓮棺葬的史前文化遗址计有八十多个,发现有瓮棺葬近一千一百座。

1.2瓮棺葬的内涵

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等地遗址发掘出的瓮棺上,都有一个小孔供灵魂出入,这是古人灵魂观念的反映。古人认为人有灵魂,在人入睡或死后,它可以离开肉体,进入他乡,灵魂是不会死的;先人和伟人的灵魂与生时一样具有高超的本领。

1.2.1人们相信“灵魂不死”观念的反映

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人的肉体最终是要死亡,而人的灵魂是永远不死的。在人体死亡时,灵魂也就离开肉体去另外一个世界——阴间,就成了鬼,鬼就是已死亡了的人的灵魂。于是人们为了安慰死者的灵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葬俗形式。如青海卡约文化瓮棺葬,凡是作为上部使用的陶盆或陶瓮都在底部凿有圆孔,采取头高脚低方式放置。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瓮棺葬中也穿有小孔,同时在河南龙山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云南元谋大墩子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有孔瓮棺。这可能是由于原始的宗教信仰而给死者的灵魂留的出入口。由此可知,原始社会的瓮棺葬是说明灵魂不死观念的有力物证②。

1.2.2仿生巫术观念的表现

瓮棺葬一般都埋在人们居住区的周围,少量与成人葬在一起。这种习俗主要是基于原始人的情感:成人们大约舍不得或不放心小孩幼小的灵魂孤独地置于公共墓地的荒野之中,于是就将他们葬在居住区内了,这样可以长相厮守。这表明原始居民已经认为死者的灵魂是四处游荡的,但他仍然依恋着本氏族的尘世生活。此时,躯体对于死者的“再生”是极其重要的,而墓穴则是生者给死者提供的一个“住宅”。还有一原因是:小孩太小,未行“成丁礼”,即未到成年,故不能埋进本族成人的公共氏族墓地去。解放前,我国云南西盟地区的佤族、景颇族,甚至已进入阶级社会的广东连南瑶族等都还保留有这种古老的葬俗。

1.2.3模拟巫术观念的表现

模拟,即彼此相似的事物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是原始巫术的一个重要原则。原初民认为通过模拟便能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这种巫术相信两种类似的事物相接触能产生一种力量,一旦得到甲方,也能得到乙方;致残甲方,乙方也受致残。瓮棺葬所用的葬具瓮、釜、罐、缸等有着圆鼓腹的陶器与孕妇具有相似的形象,因而容易被原初民看成是孕妇或女阴的象征。在齐家文化的彩陶上,往往绘有极似女阴的菱形图案。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一件双耳罐上绘着一个全裸的孕妇。类似的情况在古籍中也有记载。《易·辞》云:“坤,阴物也。”《易·说卦》云:“坤为釜。”意即釜是一种“阴”物。瓮棺葬把死者尸体放入象征女阴的瓮、罐、釜中,就意味着模拟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的情形,其目的无非是让死者转生。在这里,瓮棺代表的是受孕的子宫,在瓮棺的盖上或底上凿出的小孔,就不仅是供灵魂进出的通道,而且可以象征婴儿降生下来的阴道。

1.2.4原始社会人们“凶”死的一种葬俗

在原始社会,个别成年人死后也用瓮棺埋葬,多为二次葬,不埋在房屋附近,也不在公共墓地,而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一般认为这些成年人属于非正常死亡的“凶死”者,因而采取特殊的葬仪,以示惩罚③。

2.瓮棺葬的特征

2.1葬具的运用

瓮棺葬大体有四类不同的埋葬方式,其葬具的组合是:陶罐与陶缸,大陶盆与大陶瓮,两个陶瓮,单陶瓮棺。这些葬具均用于小孩,并未发现有成人二次葬之痕迹。在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葬具多用瓮钵相扣,庙底沟文化多用尖底瓶作葬具。根据实物观察,用作“瓮棺”的葬具,其绝大多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有的器物在出土时,其表面还留有一层黑灰或草泥土痕迹。

2.2瓮棺的放置

瓮棺的放置大致可分为竖立、斜置和横放三种情况。一个遗址中多兼有两种以上放置法。一般来说,合口式或多器相扣者多平放,合盖式多竖立。西安半坡遗址所出瓮棺葬多向西倾,与该遗址成人土坑葬头多向西的埋葬习俗相吻合。瓮棺葬的墓圹可分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种。其底部和周壁多不甚整齐,形制也不很规则,有的范围不甚清楚,甚至没有明显的墓圹;长一般不超过l米,宽0.5米左右,深度亦多不大,大都为挖一与瓮棺器形相仿而略大的坑穴,置棺埋葬了事。瓮棺葬只有少数墓有随葬品,约占统计总数的9%。就单位瓮棺葬的随葬品数量来看,大多比较贫乏,只有一至数件陶器或装饰品等,多置于瓮棺内,少数放在棺旁的填土中。

2.3瓮棺葬的葬法

依尸骨相对于瓮棺的放置方法不同,瓮棺葬可分为两种:一是将尸骨全部装进瓮棺中,考古学界称之为“装入葬”,这种葬法占瓮棺葬的大部分;二是只用器物套头、盖头或盖、套住上半身,而其他部分暴露在外,称“非装入葬”。这种葬法并不流行,仅有几例发现于山东曲阜西夏侯、江苏连云港市二涧村、吴县草鞋山等墓葬中。瓮棺葬绝大多数用来埋葬婴儿或儿童,只有极少数用来埋葬少年或成人。从考古资料来看,在“装入葬”中,幼儿一般全躯放入,大多仰身直肢,也有仰身屈肢者;成年人或少年一般则实行二次葬,只装殓主要骨骼。“非装入葬”,则无论幼童或成人,一律为仰身直肢或仰身下肢微屈的一次葬④。

2.4瓮棺葬的地点

大多埋于房屋周围,绝大多数无随葬品。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虽然文化性质各异,但以上的特征都是瓮棺葬法特有的、共同的。

3.瓮棺的葬地和分布

3.1瓮棺的葬地

第一种:瓮棺葬埋葬在居住地附近,有的是埋葬在住居附近,有的是埋葬在居住地附近或城墙内外。侯马铸铜XXII号遗址的15座战国早期瓮棺葬,散乱地分布在活动硬面的两侧,并与房址、灰坑等混杂在一起;燕下都武阳台21号遗址和郎井村10号遗址的瓮棺葬,与简易的土扩墓、房址、灰坑等混杂在一起;天津巨葛庄的2座即发现于遗址附近,且墓扩为不甚规则的椭圆形。

第二种:瓮棺葬同其他类型的墓葬混杂在一起,只不过使用了不同的葬具。如咸阳塔儿坡墓地,9座瓮棺葬与其他类型的390座墓葬交错分布,并且其墓葬的形制结构、随葬品及其放置、墓向等均基本一致。

第三种:以瓮棺葬为主的丛葬墓地。如滦县韩新庄5925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的战国和汉代瓮棺葬261座,一般由几座或十几座构成一组,当为丛葬墓地。

3.2瓮棺的分布

在仰韶文化中,瓮棺葬是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其分布几乎遍及仰韶文化分布区,而以渭水流域的半坡类型为最盛,出土数量最多,使用广泛。在考古学文化类型上,存在过这种葬俗的共有近二十种文化类型:黄河上游地区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中游地区有李家村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下游地区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此外,在东北松嫩平原、西南横断山区和地处东南的台湾岛也有零星发现。瓮棺葬遍及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北及吉林、内蒙古,南达云南、广东,西至甘肃、青海,东至山东、江浙一带乃至台湾。但大多集中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且在时间序列上先后时期的文化类型中均有发现。仰韶文化分布区是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最盛行的地区,发现瓮棺葬遗址50多处,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瓮棺墓700多座,占全国总数的1/3。

4.瓮棺的结构与类型

4.1瓮棺的结构

瓮棺葬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使用不同的陶器组合成瓮棺作为葬具。因此,对瓮棺葬的考察首先应当从瓮棺入手,主要包括瓮棺所用的陶器和由陶器组合所形成的瓮棺结构和类型。

瓮棺所用陶器战国秦汉时期的瓮棺葬,就其构成瓮棺的陶器来说,最为常见的有釜、瓮、盆,次为鬲、罐、钵,以及少量的舟形器、筒形器、管道、甑、豆、壶、奁等。另外,有的瓮棺还使用陶器残片、瓦等。鬲夹砂陶,短颈,通体饰绳纹。侯马XXIIW55:1,夹砂黄褐色,折沿,圆肩;口径22.4厘米,高37.2厘米。战国早期。咸阳CLM8:1,短颈,平肩,矮足;口径25.8厘米,高26.2厘米。秦代,凤县郭家湾M4等2座瓮棺葬也使用陶鬲作瓮棺。目前所见使用鬲作为瓮棺者,均为汉代以前的遗存。

罐较少使用。丰润东欢坨M1和M2各出土1件,小口,圆肩,平底,战国中期。釜较为常见,且数量多。按器形可分为小口釜和大口釜两种。小口釜均为夹砂陶,小口,圜底或尖圜底。一般通体饰绳纹,分为二型。陶釜根据其出土情况看,集中发现在河北、北京、天津和辽宁等战国燕文化及其波及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可以看做是战国燕文化及其后续文化的特点之一。瓮数量较多,形制多样,有大口瓮、小口瓮、筒形瓮及少量尊形瓮、折腹瓮、双耳瓮等。瓮流行于关中和河南一带,并且在关中地区是瓮棺普遍使用的器物。筒形瓮还见于辽阳城南玉皇庙等地,数量不多,但年代从战国早期到西汉,且山东、河北、辽宁都有发现。

4.2瓮棺的类型

4.2.1儿童瓮棺葬

很多原初民认为未及成年的孩子还不是真正的人,他的生也不是完全的“生”。当未成年的小孩夭折了,就是仍留在真正的生门之外,留在通向转生的最后阶段,需要借助怀孕这一中介过程来实现。因此,通过用瓮棺象征子宫,让夭折的小孩重回子宫,获得转生的机会。瓮棺葬所突出的转生主题,能够解释为什么一般瓮棺葬中没有或很少有随葬品,既使有随葬品也很少有生活用品。瓮棺葬是对生育过程的模拟,死者是在“子宫”中受孕的“胎儿”,胎儿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可由“子宫”供给,因而也就不需要通常意义上的生活用具。多数瓮棺葬没有随葬品概缘于此。

仰韶文化的墓葬已发现有2000多座,其中三分之一是埋葬小孩的瓮棺葬。棺式的组合在各文化类型中也是有其不同的风格的。就仰韶文化而言,半坡类型多瓮钵相扣,庙底沟类型多小口尖底瓶葬、下王岗类型多罐钵相扣,等等⑤。

在距今4800—4300年尉迟寺遗址发现的墓葬中,儿童瓮棺葬很有特色,数量也最多。瓮棺葬葬具为日常生活用具,通常由两件大口陶器相扣而成,用于个体较大的幼儿则直接用打碎的陶片铺盖。还出现了以大口尊为葬具的高规格瓮棺葬型制,在部分大口尊上发现了“日、月、山”形刻画符号。

瓮棺葬具则多使用实用器,器类亦显复杂多样。如土门遗址的小孩瓮棺为平底罐和尖底瓶组合,邱公城遗址的小孩瓮棺葬具为鼎和豆或夹砂罐与器盖组合,等等。

4.2.2成人瓮棺葬

瓮棺葬绝大多数用来埋葬婴儿和儿童,只有极少数用来埋葬少年或成人。骨骼大多保存不好,瓮棺内往往仅残留一些头骨、肢骨残片。在河南郑洛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却接连发现有成人瓮棺葬。尤其是1989年,汝州洪山庙遗址发现了一处大型多人合葬墓,合葬的136座瓮棺大多为成人瓮棺葬,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根据目前的资料,这些成人瓮棺葬似乎也一定程度地遵循着氏族公共墓地的埋葬原则。因为成人瓮棺葬一般都有特定的埋葬区域,而且位于居住区附近。与小孩瓮棺葬或分别埋葬,或混葬一处,但绝不与竖穴土坑墓混葬。汝州洪山庙遗址的墓葬与居住遗址相距很近,居址在东,墓葬位于西南部,几乎连在一片;瓮棺按一定次序摆放,靠近西侧有一排南北向的小型儿童瓮棺葬,其余均为大型成人瓮棺葬。中山寨遗址的两排成人瓮棺葬位于遗址北部(村北),而同期的竖穴土坑墓则位于遗址西部(村西)。鲁山邱公城遗址则似以房屋建筑为界,成人瓮棺葬集中在东侧,西距房基0.4米;而同期的小孩瓮棺葬则集中在房基西侧。尽管邱公城遗址成人瓮棺葬与房屋建筑的共时性尚难确定,但也不至于从根本上影响其他遗址的证据。

类似于儿童瓮棺葬的是,成人瓮棺葬通常也是成组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洪山庙遗址,在面积约22平方米的墓穴中出土了136座瓮棺,其中122座是成人瓮棺。伊川土门遗址在不到5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有10多座成人瓮棺。阎村遗址的情况也是如此,10多座瓮棺集中在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范围内。临汝中山寨遗址发现的瓮棺葬群分两排整齐排列。鲁山邱公城遗址的5座成人瓮棺葬,呈梅花状堆葬在一起。

成人瓮棺葬的埋葬方式一般为葬具立置,有随葬品者甚少。至于成人二次葬,李仰松先生在论及仰韶文化瓮棺葬时认为是一种处理“凶死”者的葬俗,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想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即在偌大的区域内的不同文化类型中,成人瓮棺葬当不会都一致局限于处理“凶死”者,或有其他宗教意识寓于其内。在某些地方,或许就并无什么特殊含义。成人二次葬,应同土坑葬一样,是仰韶文化带有特色的一种普遍性葬俗,实行二次葬恐怕只是为了使尸骨易于葬入瓮棺而已。

5.结语

总之,瓮棺葬、石棺葬、水葬、火葬等葬俗都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反应。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化。”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万物有灵”观念逐渐变为人的“重要性”,“灵魂不死”观念。于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有了各种各样的葬俗。葬俗充满着人类对生与死的思考与幻想,包含着人类对自身终极归宿的关怀,凝聚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注释:

①礼记(四部丛刊本).VOL2:5.

②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③房列曙等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

④刘蕙荪.中国文化史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⑤李仰松.谈谈仰韶文化的瓮棺葬[J].考古,1976,(6).

参考文献:

[1]刘宝山.青海化隆上班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J].青海文物,1995,(9).

[2]格桑本,陈洪海.宗日遗址文物精粹论述选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

[3]张凯.中国文化史.燕山出版社,1992.

[4]胡世庆等.中国文化史.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房列曙等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

[6]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郭立新.考古人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238.

[8]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刘蕙荪.中国文化史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党团范文的资讯,请访问:公文范文
    下载文档

    看过《瓮棺的出现与研究》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大家晚上好!我们是九号参赛选手。 我叫xxx,我来自xxx 其实说实话,我们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以后的相处中能开心,融洽。 我的爱好是旅游。 我的爱好是运动。 其实爱好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

    企业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方案(2022年7月7日)根据《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现制定高新区企业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参加范围1、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在企业所

    姓  名:李XX目前所在地: 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 身材:167 cm  52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7工作经验:2年人才测评:个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手  机

    生日宴上该如何感谢来宾,如何发言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生日宴会答谢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生日宴会答谢词范文(一)  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感恩的日子。  看到有这么亲

    酒店工作总结篇1  本人**,**俱乐部总经理兼***大酒店总经理,在PETER董事长及达声总部的领导下,率领两酒店全体员工完成总公司制定的各项经营、管理指标,奇特提高酒店的服务品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

    文案本意是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呈现的表现过程、发展过程与深化过程,多存在于广

    公务员(Civil servants),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乡镇公务员考核工作总结3篇,

    家母去世讣告范本(通用3篇)家母去世讣告范本篇1今有我村村民之母因病久治无效不幸痛于农历X月X日下午X点寿终内寝享年X十X岁经本村治丧委员会研究定于农历X月X日上午十点举行追悼仪式并葬于祖茔之侧望各位

    大一新生自我介绍作文(一)大家好,我是______,来到这里,我非常的兴奋,因为我又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朋友了。我是一名学习一般,相貌一般,体格一般的内向学生。我沉着冷静,比较和善,也比较好相处,

    社区活动主题方案(3篇)社区活动主题方案篇1活动目的:扩大目标人群感知、了解纽爱多奶粉,促进产品尝试性购买促进销售渠道建设,为销量提升奠定稳固基础。通过依靠央视网是性的媒体平台,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