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强和重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和基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文化现状存在很多问题,需坚持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为根本,从多方面积极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和谐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
1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特色不突出、精力投入少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存在的问题有:
1.1校园文化中存在一些的功利色彩,不良风气和思潮在校园中仍有一定的市场
随着社会不良风气及就业导向等方面的影响,校园中功利、浮躁的读书色彩有所抬头。位高、权大、钱多就意味着“成功”的价值趋向在当前社会有蔓延趋势。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功利,注重眼前个人利益和实惠的追求,忽视精神追求。对自我价值认可多数的是以功利为尺度,对他人追求功利的成功表示肯定和羡慕,对社会则表现出功利性的期待。
1.2校园业余生活匮乏、单调,不能满足学生的愿望和需求
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远离家乡,平时很少回家,课余时间多在校园内度过,然而学校、社团、班级组织的活动有限,并且一些活动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所以有不少学生业余生活单调,只有靠上网消磨时间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沉溺于网络的学生会愈加不愿意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导致更加远离业余文化活动,网络上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有一定数量的不健康网页和网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工作在新时期更加紧迫、复杂和艰巨
当代大学生自尊、自信,自我,情感丰富且具有不稳定性。他们单纯、平坦的成长经历,进入大学后在现实生活中会常常遇到各种冲突、矛盾和挫折。往往会感到难以承受压力,产生彷徨、压抑、苦闷、孤独、恐惧、冲动、无助等负面心理,甚至个别大学生采取极端的行动。
1.4大学生家庭经济地位的差异在校园内有所表现,形成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不同学生家庭的收入差距较大,来自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大学生同处一个校园、共宿一个公寓、共用一个餐厅,目前对20%在校大学生的贫困面来说,想在所有大学生中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努力缩小差异、扩大共同点,是对高校校园建设、育人观念等工作的一个挑战。
2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营建
新时期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内容较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课余文化生活、校园精神风貌、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共同的理想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精神文化健康向上。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存在于高职院校师生、管理人员自我意识中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精神氛围,师生们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教育观念、归属意识,群体心理、集体舆论、人际关系,以及升旗仪式、英雄雕塑、文娱体育科技活动。高职院校师生们对学校要有归属感,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这种归属感表现在:全体师生们自我意识中都有建设、维系学校文化的责任意识;学校全体师生能够以自己的价值观、言行、气质、信念和精神传承本校的优良文化;同时吸纳兄弟学校的和谐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的发展,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只有建立在以学校内涵发展基础上又要注意创新的学校文化,才能保持学校文化的生命活力。高职院校领导、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方面,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寄托,有道德和价值的追求和向往。
(2)专业文化突出。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职业性。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亮点。能紧跟和前瞻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积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和课程体系;以产业、行业、企业为主导,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学生以专业和职业为荣,以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职业为最佳选择和感到无上光荣,同时也能努力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3)技能文化强大。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立足点是以服务为宗旨,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上,要尽可能突出“技能”的特点,让学生彻底从中学应试教育所形成的知识本位而导致的死记硬背的习惯中幡然醒悟、改弦易轍,心悦诚服的以能力为本位、技能为核心,以有职业能力为荣。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能为核心的一种好形式,要做大做强做精。
(4)就业文化优质高效。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高职院校在质量价值观和质量管理活动等方面产生新的影响和考虑新的选择。在这种变革过程中逐步形成高职院校就业导向质量文化。已有专业遵循市场规律,以报考该专业人数来确定招生情况,这做得比较好。新办专业也要遵循市场规律,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需求,就业前景。一当把学生招进来,全校上下就要开始谋划如何才能让学生多快好省地成才,以便于顺利就业。管理部门,尤其是招生管理机构,直接、专门、精心谋划学生就业。教师在教育教学时也要心系学生就业,专业教师应考虑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到实用的职业技能。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除了从学生的职业岗位必须的思想政治素质下功夫以外,还要考虑让学生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其他公共基础学科的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与自己所教学科相对应的能力而努力。后勤服务部门要考虑到,学生需要一付好身体,才能使他们在就业竞争时取胜和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而使学生败下阵来,使学校其它部门在为学生成才、就业上所付出的劳动付诸东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