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教育大纲要求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教学当中,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全面型人才。而德育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融入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德育教学,使德育教育渗透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智都逐渐走向成熟,所以他们迫切需要良好的德育教育来引领他们对社会形成认识,因此小学阶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品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维,进而为学生成长提供保障。
一、在教材中寻找德育教育素材
小学数学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小学教学对德育教育的一点要求,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小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而德育教育的培养能增加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小学生寻找到一套有效地学习办法。首先,小学教材中缺少足够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寻找一切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教学内容,并在课上教学时将这一内容进行展现。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向学生介绍此种知识点的产生过程。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小学生讲述祖冲之与数学的故事:“祖冲之出生于我国南北朝时期,是如今的河北省人。祖冲之从小学习许多关于天文、数学方面的知识,并且他刻苦实践、勤奋好学,最终他成为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它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贡献,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具体数值。秦汉以前,圆周率以“以一径三”的方法计算,我们把它称为“古率”.后来由于古率误差过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还有剩余”,不过究竟剩余了多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到了后来的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法”,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和衡量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六边形,求得π=3.14,最后他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π的值越就精确。祖冲之在刘徽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最后求出π在3.与3.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称之为约率,后来将其改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通过对祖冲之事迹的讲解,小学生不仅可以全面了解数学,还能以祖沖之的精神为榜样,向祖冲之学习刻苦钻研、不屈不挠的品质,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精神,使德育教学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
二、教师的言传身教
无论是哪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不仅是小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小学生行为的影响者,因为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完善,在平时生活中存在模仿比自己大或者比自己优秀人士的一举一动的现象,所以教师的每一种行为和做法对小学生都会产生影响,教师应该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打造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形象,这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教育小学生,在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使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完成对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影响和熏陶,从而达到使德育教育融入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目的,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设计教学过程,使德育教育融合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学很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设计数学教学过程,使其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教学课堂中充满欢乐,愉快的完成一节课的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考虑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要保证课程进度,使计划中的教学目标在四十分钟内完成。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位数的除法内容时,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谈话,引入课程主题:“同学们玩过气球吗”,同时教师在演示课件中出示一张带有各种颜色的气球图片,由于很多学生都爱玩气球,所以小学生会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学生回答:“玩过!”教师进行下一部分,“三年级一共4个班召开班会,要在教室布置上各种颜色的气球”然后教师再问:“假如一共有4个红颜色的气球,每个班可以分得几个呢”学生回答:“一个”,教师再问:“那假如有8个蓝气球,每个班可以分得几个篮气球呢”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回答:“不知道。”这样教师能够成功引入教学课程,讲授完成一位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再问学生:“开完班会之后,我们要将这些气球怎么处理呢”学生开始相互讨论,有的学生说扔进垃圾桶,有的学生说把气球内的气体放出去再扔进垃圾桶,教师给予学生们指导,并对学生们展开德育教育:“气球会污染环境,所以我们要将气球中的气体放出去之后再扔进垃圾桶中的不可回收箱,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卫生。”这样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完成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提高了道德品质,做到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情况具有深远的影响。数学学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很多小学生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常常出现认真学习一段时间后又放弃学习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连贯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然后再培养小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让学生明确的意识到“问题=困难”,即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首先克服困难,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怕困难、寻找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进而形成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品质。
比如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出现书写不规范、计算马虎以及糊弄的现象,教师针对这些现象对学生讲述一个小故事:早上,小芳睁开眼睛,一看,呀!八点半了,于是她马上穿上衣服,准备去吃早餐。小芳对餐厅的服务员说“来一碗鸡蛋面,多加一些胡‘叔’!”服务员乐呵呵地对小芳说:“小朋友,你认识我?我就是胡叔呀!”小芳说:“我要那种能吃的胡‘叔’呀,怎么会是一个人呢?”“小朋友”服务员说:“我的确不是能吃的。”小芳说:“我是要一粒粒的,有种特别味道而且长得像粉那样的胡‘叔’呀。”服务员说:“那不是胡‘叔’,那叫做胡椒呀小朋友。”小芳说:“哦”然后看了看手表,已经八点五十分了!饭也不能吃了,小芳拿起书包,直奔学校。到了学校,小芳迟到了,老师让她写检讨,小芳写:亲爱的老师,十分抱“前”,我没能按时起床,我下次一定让“把把吗吗”早点儿“咬”我起床。老师看小芳还没吃饭,就让同学帮她买早餐。小芳写了张纸条:我想吃一个“含苞苞”,多加点“熟菜”。同学回来了,给小马虎带来了一朵花,还给小芳带来点煮熟的菜。因为是小芳自己写错了字,所以她只好忍着饥饿。下午做作业时,小芳又写了三十个错别字,被老师罚抄了十遍正确的写法,抄得小芳手都发麻了!从此以后,小芳再也不敢写错别字了。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能够意识到马虎给自己日常生活带来的麻烦,因此学生在生活中会避免马虎现象的出现。最后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有所改善,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形成了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小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能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利用好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完成德育精神的培养、将德育教育融合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具体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德育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又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德育素养。最后使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同步完成,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兰.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185.
[2]孟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神州,2017(8):134.
[3]李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4):58.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