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落后的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以及不完善的水质处理,使得鱼病发生频繁,池塘的整体养殖效率大大降低。对目前国内外的池塘养殖模式、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改进与总结。
关键词池塘养殖技术;高效;健康;改进;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S96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并逐渐向着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
谷序文等[2]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者对高效益的追求,我国水产养殖朝着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而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势必伴随着高生物负载量和高投入量,因此需要更高的养殖技术和水体环境。
陈昌齐[7]报道我国传统的池塘养鱼方式是以“饵料生物和水体空间的充分利用”作为技术基础,围绕如何培育良好的水质:80.
[3] 董双林.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分类[J].中国水产科学,2011,18(5):1205.
[4] 沈洪.国外商品养鱼发展现状[J].中国渔业经济研究,1996(2):47.
[5] 张建华,丁建乐.国外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13,40(4):40.
[6] 陆忠康.论国外水产综合养殖系统的模式[J].水产养殖,1989:16.
[7] 陈昌齐.论池塘养殖技术改进[J].淡水渔业,1999,29(2):41.
[8]李德梅.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J].科学养鱼,2006(12):19.
[9] 崔世华,练小琴,张永旺.高效养殖池塘清淤改良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0(21):27.
[10] 姜忠聃.海蚕、缢蛏、中国对虾池塘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3(3):53-54.
[11] 廖国璋.国外池塘单性罗非鱼概况[C].1997:39.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
[12] 胡世然,李建光,张竹青,等.日本锦鲤池塘高效养殖效果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6):127-128.
[13] 时圣华.池塘轮捕轮放技术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10(17):23-24.
[14] 李保民,曹仲国.池塘水质调控技术[J].渔业致富技术,2010(21):28-29.
[15] 刘倩,李道亮,马道坤,等.水产养殖水质pH值智能变送器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138.
[16] 刘星桥,孙玉坤,赵德安.工厂化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5):527-53.
[17] 邴旭文.中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报,2004,20(3):251.
[18] 胡雄英,吴仕根,毛东山.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7(3):24.
[19] 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等.基于流程编码的水产养殖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159-164.
[20] 刘晃,陈军,倪琦,等.基于物质平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61-166.
[21] 徐丽英,于承先,邢斌,等.基于PDA的集约化水产饲料投喂决策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2):250-254.
[22] 王海华,徐厚民,黄江峰,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水产科技,2003(1):9-1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