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领航专题片观后感篇一
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红军长征途中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红军的坚强意志。
我了解的一个长征小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不满11岁的王新兰,也踏上了万里长征路。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她感觉整天整天地走,整夜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上队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她个子小,人家走一步她就要跑两三步,她是跑着参加长征的。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笑话,她走到哪,哪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放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一个月,她能开始吃东西了,脸色也好了许多,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肩而过,她的病好了。
她顺利地完成了长征,11岁的王新兰“跑”完了长征,展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堪称生命的奇迹。
像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红军战士,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百年华诞,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