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实施至今,已有大量的企业成功实施了税收筹划。但随着社会法治建设的规范、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大,税收筹划潜在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在实践中,与取得筹划成功的企业相比,还有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因实施税收筹划失败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本文将探讨软件生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时,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企业将如何规避风险,实现以最小风险获得最大收益。
【关键词】 软件产品 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优惠 风险
一、软件高新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概况
软件生产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软件高新)是以软件产品开发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产品,指信息处理程序及相关文档和数据,包括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除了享受境内一般居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以下两类税收优惠:一类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文件规定,我国境内新办软件企业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政策。优惠期满后,按税法规定,可按高新技术企业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另一类是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文件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或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企业能否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应符合《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软〔2013〕64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的规定,取得相应资质,软件产品还需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另一方面,应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具体规定。
二、软件高新享受税收优惠成本以及风险分析
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过程中,不仅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进行税收筹划,而且可能会面对由筹划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1、软件高新享受税收优惠的成本
结合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流程,其付出的成本可以归纳为三类。
首先,资格认定成本。企业要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和软件产品证书和软件企业资质认定(双软),必须符合国科发火〔2008〕172号和工信部联软〔2013〕64号的规定,在知识产权、产品范围、人员学历比例、研发费用比例、高新和软件收入比例、企业科技能力等方面达标。因此,企业在申请认定相应资格前,就要根据认定条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自我调整。
其次,税收优惠审批成本。企业税收优惠规定看似不复杂,但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制定了大量的管理规定,审批难度远超企业想象。企业为获得专业性的、高质量的税收筹划指导,不得不求助于专业中介机构。而这种中介服务的收费都相当昂贵,特别是有些中介机构的服务费与筹划效益挂钩,它将企业取得的税收效益按一定的比例计算分成,对于预期收益较大的税收效益,如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分成数额也是相当可观的。
最后,风险管控成本。即使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认定,获得了相应资格,在此后的税收优惠审批和认定资格年审、复审等工作中,企业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完善自身管理。
2、软件高新享受税收优惠的风险
(1)税务审查风险
税务部门为加强税收管理,会对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工作。通常,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认定后,在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时,在税务流程上采用“先备案后审查”的模式,即企业每一年申请税收优惠备案后,税务部门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进行税务审核。这类审核往往较为严格,税务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企业提供除备案材料之外更多的涉税资料,而且同时会通过实地核查,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若税务部门与企业、中介机构在对资格认定标准以及税收政策的解读上存在着差异,往往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2)经济、法律以及信誉风险
根据税法,企业报送的材料应当真实、合法、有效、齐全。倘若企业法律意识不强,面对高效益高回报的诱惑,忽视税收筹划基于合理合法的基本前提,在税收优惠备案中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中介代理人出于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不认真履行义务,致使企业在税务审核的时候,被税务机关发现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的,企业不仅要停止享受优惠,补缴税款,此前投入的大量筹划成本得不到补偿;同时还要受到行政处罚,涉及偷逃税犯罪的,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此外,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如果筹划失败,还会给企业商誉带来负面影响。特别对于信息披露有更加严格规定的上市公司来说,税收筹划的失败对企业业绩和商誉影响往往直接体现在股价变动上,风险损失巨大且难以控制。再者,如果企业是因弄虚作假导致筹划失败,对企业信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例如:税务机关会采用降低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的方式,在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进行限制;银行会在信贷政策、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限制企业;政府部门会对企业申请各种补助、津贴、政策福利及奖励等方面进行限制。总之,无论企业是失信于市场,还是失信于机构部门,都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3)经营管理风险
企业设立之初选择“软件”加“高新”的经营模式,就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定位、产品选择、研发生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资本运作等一系列经营业务。而这些经营业务的好坏决定着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软件高新企业选择享受税收优惠,如果税收筹划实施成功,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但一旦实施失败,企业将要面对发展战略受影响,甚至有可能整个发展战略彻底失败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有计划上市的企业,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企业在IPO财务审核中需要提供由税务机关出具的“企业近3年内有无税收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受过税务部门处罚”的情况说明。如果在准备上市阶段由于税收筹划出现税务违法违规问题,势必将影响企业顺利上市。
三、软件高新享受税收优惠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进行税收筹划,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与控制的,需要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依据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的认定标准及税收优惠管理要求,对出现的风险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与税务部门、政府机关的沟通,充分熟知税收优惠政策
软件高新税收筹划是一种依托税收优惠政策而开展的筹划方式。而税收政策实施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如财税[2012]27号第三条提到新办软件企业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至于2017年12月31日之后是否继续实行该政策,还未明确提出;此外,不同税务部门对相同政策规定的解释、执行和审核力度亦有一定差异,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有些地方的税务部门认为“研发活动的试制品或研发产品直接对外销售或者作为企业销售产品的组成部分,其研发试制品或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材料、燃料及动力等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实行加计扣除,而另一些地方的税务部门对于该类费用又允许加计扣除。因此,对于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企业不要吝于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应充分了解企业税收政策的最新执行情况,及时掌握主管税务机关的最新管理要求。
2、谨慎选择中介机构,提高法律风险意识
优秀的中介机构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能给予正确的建议,能严谨编制审批资料,能指导企业正确整改,少走弯路。因此,企业在选择中介机构时,一方面要考察中介机构的能力与经验,了解其执业水平的同时,还要了解其是否拥有较多与本企业类型接近、地域接近、筹划时间也较接近的筹划成功案例;另一方面,要评估中介机构的职业道德,了解中介机构的法律意识和履行义务的责任心,评判中介机构的职业道德水准,防范其产生道德风险。
企业在申请税收优惠备案时,一定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随着各政府部门间信息的广泛共享,对于企业报告的信息,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与工商、社保、外管、银行、行业组织等部门和机构交换信息进行查证,虚假的材料很容易被核查识别。因此,企业要加强法律意识,不要抱侥幸心理,合理合法办事,建设和维护企业的法律形象,保证企业的商誉和信用不受损害。
3、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全面统筹企业资源
软件高新税收筹划涉及到企业的产品、生产研发、营销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资金运作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其税收筹划的难度,不只是准备行政审批资料这么简单,需要企业有全盘运作的意识。对于一个软件高新企业来说,首当其冲的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品技术含量和定位的问题。该问题强调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还要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并属于符合条件的软件产品。其次,要取得相关资质。合理整合企业资源,满足研发人员占比、研发费用占比、收入占比、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品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的指标等条件。再次,规范账务处理。对研发费用进行专账管理,嵌入式软件产品分别核算嵌入式软件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的成本,这不仅是税务机关审核的要求,更是企业控制研发成本,制订研发策略,加强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最后,建立和完善企业审计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每年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的认定要求自行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早预警,切实整改。
总之,企业在确定实施软件高新税收筹划时,切忌为筹划而筹划,要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设计方案,充分评估筹划成本、效益和风险。只有把实施软件高新税收筹划作为推进企业战略发展的契机,才能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争取筹划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顾爱红:浅谈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管理与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2(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