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括的五大项目之一。手工艺大师在职业成熟期均有精湛技法和专长。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手工艺大师的研究多集中于艺术领域,并仅限于对其作品风格的鉴赏,缺乏对专长获得的实证研究。因此,文章从职业科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以京派牙雕大师为例,探究其专长中蕴含的领域知识、特殊技能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揭示其专长获得的各种影响因素,丰富我国手工艺大师专长研究成果。
关键词:专家;大师;专长获得;手工艺
作者简介:严婧玥的方法对大师工作室的徒弟们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牙雕大师及徒弟进行了工作观察,结合访谈信息,通过大师和徒弟在各自任务上具体操作的不同,分析牙雕大师专长构成。实物分析法主要是根据相关大师的口述史、专访、专著及宣传手册等搜集资料。结合以上三种研究方法,以期从学术理论高度对其进行记录性保护,回答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大师这个问题,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培养等提供专长获得的有益经验,并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以及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三、职业成熟期专长的构成
大师代表了在各自的领域内具备高超的技艺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人。“目前由国家制定标准而公选出来的大师,惟有‘工艺美术大师’一种”[3];而专家是指在某专门领域经过至少十年的学习和训练,拥有在此领域最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这些知识和技能创造社会财富,得到官方和同行认可,并能够在面对不同问题情境中的任务时敢于挑战自我,不断丰富自我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的极少数的人。所以,本文认为“专家”和“大师”具备同样的内涵,只是运用场合不同。
专长主要是由知识、技能和能力构成。其中的知识是为专家独有的、专属于某领域的一类知识,而技能也有别于常人走路、开车等常规的普通技能,同时专家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特殊能力。对于特定领域中的专家来说,他们不但拥有特定的领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专长来进行实践性的思考及行动。
具体到牙雕大师的专长,即其拥有的、不同于常人或初学者的一类关于雕塑的和美术、艺术、文化等相关领域知识、特殊技能以及由此与二者相关的包括反思、交互、创造在内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一)领域知识
1.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学科系统化知识。在专家层级的个体拥有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学科系统化知识[4]。以京派牙雕人物的比例举例,初学者往往会机械遵循“五短身材”的美的基准,即身子与头的比例为5∶1[5]。但是处于专家层级的大师一般都不会简单遵循如此“铁律”,而是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知识”:
“雕刻艺术实际上就是一个视觉艺术,你感觉这个舒服就可以了,所谓的5∶1也好,或者是7∶1也好,现在弄一个7∶1,或者是8∶1,脑袋做得非常小,他是为了夸张人。”
为了凸显李白气宇轩昂的特征,牙雕大师大胆采用了“八个头长”的比例雕刻人物。
2.隐性知识是专长知识构成的主要特征。隐性知识是指未被精确化的另一种形式的人类知识,比如我们在实施某种行动之时怀有的关于行动对象的知识。虽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专长中的具体比例未知,但是专家在其专长领域内具有更多的隐性知识[6]。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