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预算管理、财务会计等工作提出要求,与过去相比明显提高,当然,资金投入的力度也逐渐加大,将二者相结合成为了大势所趋。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将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相结合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接下来又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能够提高二者结合有效性的策略,例如,改进预算审核制度,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引言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因此,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将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相结合,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对企业发展具有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当在对该策略加以落实的过程中,受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共同影响,预算审核的缺少、二者无法有效对接等问题,逐渐浮出了水面,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将各部门力量进行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企业盈利面临着不必要损失。
二、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面临的结合问题
(一)缺少预算审核
保证预算合理、财务会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即为预算审核,现阶段,部分企业在对编制进行预算时,并未认识到审核把关的重要性,导致无论是在编撰还是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审核机制的作用始终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除此之外,监督体系与程序的缺乏,间接增加了预算更改的几率,预算执行力被减弱,财务会计工作面临的压力随之增加,企业的发展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二)无法做到有效对接
由于大部分企业内部负责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工作的部门,联系并不紧密,沟通和交流的缺乏,导致各部门相互分离的情况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工作的开展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一方面,专项资金缺少清晰、具体、明确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财务预算较易被各种因素所影响,进而发生变化,因此,这需要有关人员做到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对其加以调整,会计核算却并不存在这种問题,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量始终无法减少,工作的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
三、将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相结合的策略
(一)优化相关科目
将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进行优化,尽量弱化二者在本质上存在的区别,不仅可以增强结合的紧密度,还能够提高结合的有效性。在对编制进行预算前,有关人员首先应当详细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再以此为依据,完成编制的预算工作,保证预算编制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另外,在评价预算编制所应用方法的科学性时,会计科目具有的指标应当被视为重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会计和预算编制内容的契合程度,使会计编制提出的要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规范性和超前性是预算编制所具有的主要特性,因此,有关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改进预算编制,使其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只有这样,预算不适应及相关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二)改进预算审核制度
通过调整预算审核体制和手段的方式,实现预算管理和会计审核一致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预算审核体制,保证预算审核具备应有的合理性,与此用时,建立起以预算为对象的监督管理体系,使其在促进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信息时代的来临,无形之中提高了数据信息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建立数据信息所适用的管理体制,加大对预算、预算执行进行审核与监督的力度,不仅能够实现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预算进行远程数据监督,预算支出自然会变得更加科学,发生超支问题的几率也会有所下降,核算精准度的提升成为必然。
(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用现代化预算方法取代传统预算模式,消除传统预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实现重点关注资金情况的目标,具体来说,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管理者应当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填补传统预算编制漏洞的方法,则是从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求出发,完成预算工作。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并非每家企业都适合应用综合预算方法,只有在具体了解了企业的情况,并获取了开展相关工作所需的数据后,才能确定所应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后期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井然有序。
四、结论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关系并非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互相对立与对方而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想提高预算管理具有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财务会计在审核、监督方面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预算体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平台,预算管理的价值也能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呈现。(作者单位为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作者简介:吴雨珂,女,1998,辽宁沈阳,回,本科在读,会计学,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