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建筑界人士关注。而全过程管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式,不便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按期完工,还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实在非常适合应用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为此,本文概述了全过程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作用,全面分析了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弊端,并指出了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要点,旨在为相关建筑业工作人员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内涵;作用;应用难题;应用要点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又是建筑行业的发展根本。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其工程质量问题,通过科学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最大化地确保建筑工程合格优质。唯有如此,建筑企业才能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嬴得较佳的社会口碑,得到国民的一致认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远存在与发展。
1 全过程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主要指对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一系列环节和相关工序进行科学严格的监控管理,以在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如期合格交付的同时,建筑企业自身也能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至于全过程管理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全过程管理有助于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全过程管理方法从确定管理目标,追求管理效益出发,通过运用多种差异化的管理手段,科学合理地组织与统寿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要素,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也随之缩短,建筑企业为此所付出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将大大减少,其工程收益自然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筑资源的科学配置。全过程管理在实践应用中统一组织与科学调配建筑工程自规划设计至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相关建筑资源,然后以较为科学合理的成本将各项建筑资源,在最合适的时间放置在最佳的位置,从而使这些建筑资源密切配合,共同发挥出最大的效能[1]。
2 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难题
2.1 建筑企业人员对全过程管理普遍的认识不足
全过程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化管理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许多建筑界人士对它的认识较为有限。有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甚至片面的认为全过程管理就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日常管理。管理人员只需做好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人员管理即可。这种狭隘的管理观念无形中就简化了全过程管理的内容,势必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的提升与施工质量的增强。
2.2 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急剧上升,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难以满足整个建筑市场的需要,许多农民工都纷纷加入了建筑施工的队伍。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相关施工设备的应用也不熟练,同时安全意识也较差,就无形中加大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与全过程管理的难度。再加上目前我国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建筑业大学生,他们普遍的缺乏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人员管理经验,所采用的全过程管理方法与管理水平也有限,所以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也不高[2]。
3 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3.1 在施工准备阶段,注重对建筑工程相关方案合同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开始施工前,建筑企业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与管理。在对建筑项目展开地质、水文、气象、自然环境等多项因素实地勘测的基础上,编制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将建筑工程相关的工程质量要求,以书面形式固定与保存下来,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来约束与确保后续施工方的一系列施工行为规范合格;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要科学管理好相关的工程项目合同,这些合同一般包括建筑企业和发包单位签订的工程发包合同、建筑企业与各种材料供应商签订的建筑材料供应合同以及建筑企业与相关劳务公司签订的工人用工合同等等。这其中当属发包合同最为重要。建筑企业只有管理好发包合同,才能在后期面对分包单位出现的违规施工、施工质量不合格问题,在协调无果后,积极诉讼,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建筑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还必须重视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工作。在采购材料时,采购人员要多方面考察,尽量选择那些行业信誉良好,材料质量优质而材料成本又相对经济的品牌材料供应商,从源头上有效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第一,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一方面,相关施工現场监管人员应该严把施工材料的入场关,每次材料进场前,工作人员要严格检查材料的质量,以避免假冒伪次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另一方面,施工材料在现场的放置必须整洁有序,对于一些自身需要防潮、防高温的施工材料,工作人员必须科学放置。第二,加强对相关施工设备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庞大繁琐的工作,其在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各式各样的施工设备,这就需要监管人员科学配置施工设备,定期检测施工设备的性能,以确保每台施工设备都能正常运转,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最佳效能。第三,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规范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艺,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基础,所以相关的工程监管人员必须定期的进行工地巡检,以确保施工人员依据相关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规范施工,严格杜绝作业人员违规施工的行为。第四,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是普通的农民工,他们的安全意识弱,对施工风险的抵御能力差。这就需要工程监管人员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安置相关的安全防护栏,为作业人员配置完备的施工安全套装。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施工手册,以在强化工人安全施工意识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有效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3]。
3.3 加强建筑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验收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合格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其工程验收工作,一方面积极准相关的施工数据和施工记录,为相关部门的验收提供尽可能完备的资料。另一方面,如果验收不合格,建筑企业应依据相关部门提出的建筑工程验收意见,及时进行整改与重新施工,以进一步提高其施工质量,确保二次验收通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与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工程施工要求相符。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管理管理方式,不但能够增加建筑企业的工程效益,还有助于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建筑人员对全过程管理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大多数施工人员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全过程管理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应用难度。这就需要相关建筑业工作人员明确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要点,从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与验收等多环节入手,有条不紊地落实好全过程管理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晶华.水运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探索[J].人民长江,2017,48(3):102-105.
[2]谢晓莉,卢明湘,李萍等.都江堰工程对现代水利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8,37(30):51-54.
[3]叶荣源.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7,(32):173-174.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