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示范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供大家参考。
示范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坚持以***关于“三农”工作指示批示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现将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
、办事处开展以“我的家乡、我的情怀”为主题的演出活动10余场,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欢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60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强化对乡村旅游品牌的培育引导,选取南北堤村为沿黄乡村振兴示范村,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切实发挥“文化传承示范、生态示范、村庄治理改革示范、产业示范”的“四个示范”作用,着力打造样板、探索经验。充分发挥水稻乡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高品质打造水稻田园片区,引入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业态,大力发展文旅康养经济,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西干渠生态廊道和黄河生态廊道为依托,大力发展采摘、餐饮、住宿等农家乐旅游。利用“水稻乡花西社区西瓜节”、“孙庄村科普文化节”活动和沿黄生态带,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观光农业等三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4.以改善农村环境为抓手,推动生态振兴
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印发《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月评比实施方案》,以“考”字为突破口,运用评比结果倒逼工作见实效;以“十大行动”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大讲堂进社区”活动6次,制作视频6个,覆盖600余人,工作做法被省委农办在全省推广。
5.以夯实基层基础为关键,推动组织振兴
持续推进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对村(社区)阵地建设进行规范提升。目前,全区55个涉农社区均有活动场所,全部达到200㎡以上。提升经济基础。把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抓党建促组织振兴的重要专项任务,纳入年度基层党建10件实事和述职评议考核。着力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全区55个涉农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建强组织基础。建立村(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动态监测机制,按照不断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要求,推动全区每年常态化排查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对党的组织生活和活动不经常、信访矛盾纠纷突出、民主管理混乱、“村霸”等黑恶势力干扰侵蚀、宗族宗教势力渗透蔓延、村容村貌脏乱差的村党组织进行整顿。
二、存在问题
1.产业带贫动力不足。我区农业以低端种植业花生、西瓜为主,规模小、品种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产业项目带动能力不强。全区属禁养区,没有养殖业,农业总产值仅占2.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主要依靠扶贫干部推销、消费扶贫、政府采购等方式,没有形成一条成熟的供需渠道。
2.脱贫群众存在返贫风险。个别贫困人口虽然已经脱贫,但是其脆弱性的属性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区纳入监测体系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70.8%;60岁以上占比26.07%,重残重病占比36.27%,无劳动能力占比47.32%,老龄化问题严重、患病人员较多,劳动能力严重不足,一旦缺少政府及社会帮扶,就可能发生返贫。
3.干部业务水平需进一步加强。今年,3个涉农乡场办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5个已脱贫社区两委班子调整了三分之一,14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轮换调整。乡场办新到任领导、驻村干部和“社区两委”对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政策不熟悉,出现了个别低保户子女未及时享受到教育帮扶等情况,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对政策认识和理解上仍是制约工作效率提升的短板。
4.工作开展不细致。因帮扶人员更换多,帮扶力量不能及时到位,政策落实不扎实,管理不规范。如个别监测对象家中无明白卡,明白栏信息更新不及时,个别收入、家庭务工信息与实际不符;政府购岗存在无签到表、工资表的现象。
5.问题整改不扎实。具体表现为:一是个别社区的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整改情况不具体。如杨桥社区自查问题表述为:对照排查发现工作队对监测户周艳华识别程序不熟悉,对分包户户情不熟悉。整改措施仅为加强帮扶人排查力度,无具体措施及数据支撑。二是认领问题不全面、存在选择性认领现象。如武国定省长通报的9条问题,个别社区只认领2条问题,无自查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情况均不具体。
6.人居环境改善未建立长效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个别社区未实行网格化管理,不能严格落实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村组干部包户制度。二是宣传氛围不浓厚。个别乡场办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有待加强、宣传方式有待创新,未能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个别乡场办不能高效统筹推进、统筹落实各项环境整治任务,不能切实将任务和责任夯实到村,细化到户到人。
二、明年工作谋划
1.以“强班子、强集体经济”为抓手,深入开展涉农社区“四清两强”行动。清资产,保障集体权益;清村霸,弘扬清风正气;清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清“六乱”,建设美好家园;强化基层两委班子建设,强化基层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在3个涉农乡场办分别确定2个重点社区作为试点,探索实践,形成治理实效,并在全区推广,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坚决贯彻“北美”理念,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效率推进“北部片区”建设。扎实做好总投资2.5亿元的沿黄生态廊道s312综合整治提升、总投资1.5亿元的金明大道北延道路综合提升、总投资5.06亿的元连霍高速十三大街站主体工程、G230XX段等项目;大力实施黑岗口黄河文化项目、宋都文化产业园项目,把“北美”样板区打造成为XX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展示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3.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高起点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023年5月底前完成总投资0.6亿元南北堤改造项目。完成大堤路政指示牌、村标村徽等导视系统设立;完成围墙修缮新建,强电、弱电入地,党建引领标识新建及空心院改造;完成村内道路修缮及4000余平方绿化提升;完成1.5公里排水系统及环村水景新建、300户户厕改造;完成1座2000平方米的驿站、黄河应急指挥中心及社区党群活动中心、2座垃圾收集点、3座公厕的建设及照明设施完善,结合黑岗口黄河文化生态风景区7项景观节点,着力打造南北堤专属的村容村貌与产业联动发展,集黄河观光、文化展示、农家民宿、主题游乐、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文旅示范带。
4.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总投资1亿元的水稻乡社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重点提升富平等沿黄社区道路、污水管网、绿化、街景整治等基础设施。一是投入上再加强。投入1500万元整村推进户厕改造;推进总投资100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农田水利设施综合改造项目,建设灌溉机井,疏通农田内现有的毛、斗、渠,对损毁的4700米河堤及10座桥梁进行修复重建,对村庄绿化提升。二是考核上再严格。以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月评比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各乡场办结合区级“月评比”工作机制,由乡党委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和各社区书记,对辖区内涉农社区按照“示范、提升、整治”三个类别进行每月自评比,奖优罚劣,营造“学先进、比干劲、看成效”的浓厚氛围,在对比中看变化、找差距、比不足,进一步掀起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高潮。三是机制上再健全。持续引入市场化保洁公司,负责涉农社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清洁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健全村容村貌管护“十大行动”长效机制;社区两委带头、党员示范、群众互联,开展义务清洁志愿服务,通过爱心积分奖励、“星级文明户”评比,以“美丽庭院”评比为抓手,完善户容户貌保持长效机制。
7.探索城乡结合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及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要求,对现有帮扶政策延续41项,优化17项,调整新增18项。推动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民生政策、特殊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扶持措施;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改善,做好“两业”帮扶、兜底保障、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和分类帮扶,构建防返贫坚实防线;发挥“万企兴万村”实效,强化作风能力建设,努力探索具有示范区特色,区乡村三级联动,行业部门、驻村工作与社会扶贫三支力量相结合,慈善力量汇聚的全覆盖、多梯次、高标准长效帮扶机制体系;以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查看全文
false